「臘八到、粥飄香」,京滬兩地寺廟熬煮分送臘八粥

長寧政法綜治 發佈 2020-01-02T03:29:36+00:00

「在一個密封的容器里,放入蒜和醋,再加上一點冰糖,直到除夕晚上才開封,就著香噴噴、熱騰騰的餃子,既有蒜香,也有醋香。」

來源:澎湃


南北習俗大同小異,蘊含諸多美好願望

臘八這天的習俗,南方和北方雖然不盡相同,但大同小異。羅澍偉說,喝臘八粥是南北共有的習俗,不同之處在於味道與配料。由於北方寒冷,人們習慣在臘八粥里加一些糖,而南方的臘八粥不僅有甜的,還有鹹的。在選料方面,南方的種類更齊全一些。「北方有二三十種,而南方達四十種以上。」羅澍偉說。

另外,有別於南方的是,北方還有泡臘八醋的習俗。「在一個密封的容器里,放入蒜和醋,再加上一點冰糖,直到除夕晚上才開封,就著香噴噴、熱騰騰的餃子,既有蒜香,也有醋香。」羅澍偉說。而在江西等南方的一些地區,臘八這天要戴上假面具,祈求新的一年順順利利。安徽等地則要吃豆腐或做豆乾,寓意一年平平安安、和和美美。

南北習俗雖有不同,但都蘊含了人們諸多美好願望。臘八一過,年就要來了:它是春節的序曲。有人說,春節從臘八開始到二月二龍抬頭結束;也有人說,春節從臘月二十三的小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但在羅澍偉看來,不論哪種說法,蘊含著團圓、祥和、富裕、康寧、平安等主題的春節寄託了中國人的美好情感和對未來的無限期盼。(新華社)


08:32

喝臘八粥增福添壽,選料賦予美好含義

「臘八到,粥飄香。」臘八這一天,我國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羅澍偉介紹說,為了紀念佛祖,中國的佛教徒們在臘八這天熬煮臘八粥。後來,這種習俗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於是就形成了喝臘八粥的習俗。

羅澍偉表示,臘八粥的製作方法,宋人吳自牧在《夢粱錄》卷六「十二月」條中說:「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周密在《武林舊事》卷三「歲晚節物」中說:「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記載都很詳細。而臘八粥選料也都由民間賦予美好的含義,如桂圓象徵富貴團圓,百合象徵諸事和睦,紅棗、花生比喻早生貴子,栗子象徵大吉大利等等。

「喝臘八粥一方面表達出人們用樸素的方式慶賀當年豐收,同時也寄託了來年吉利的美好願望。」羅澍偉說。(新華社)


08:32

臘八源於古時「臘祭」,傳遞進入「年關」信號

臘八節的前身是古代的臘日,臘日在上古時代是最重要的年終祭祀日。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說,古人們要舉行冬祭,用收穫的穀物、捕獲的獵物祭祀眾神和祖先,以求來年五穀豐登、家人平安吉祥,俗稱「臘祭」。由於「臘祭」活動常在與來年銜接的十二月舉行,故稱該月為臘月。「臘祭」的日子最初是在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進行。

魏晉南北朝時,「臘日」在原有習俗的基礎上,又融入了佛教的文化遺存,增添了新的含義,才固定在臘月初八這一天,因此有了「臘八節」。

進入臘月後,農曆春節的腳步就越來越近了,人們盼望過年的心情也就越發強烈和迫切,家家戶戶都開始「忙年」了。民諺說「小孩小孩你別饞,吃罷臘八飯,馬上糖瓜粘,盼到新年穿新衣,吃好飯,還有人給壓歲錢」「過了臘八新年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等。

從這些民諺中不難看出,臘八向人們傳遞進入「年關」的信號,是大年的開場鑼鼓,預示著春節的來臨。(新華社)


08:16

「臘八到、粥飄香」,京滬兩地寺廟熬煮分送臘八粥

「臘八到,粥飄香。」臘八這一天,我國南北方都有喝臘八粥的習俗。1月2日是農曆臘月初八,澎湃新聞記者在上海玉佛寺和北京雍和宮直擊兩寺僧眾熬煮、分發臘八粥的活動。(澎湃新聞記者 :張成傑、忻勤、江海嘯、史含偉,導播:桑文浩,編輯:顧亞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