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李義府為何走上不歸之路,又為何遇赦不赦

貪吃的駱駝 發佈 2020-01-02T03:51:09+00:00

當時駱駝還小,只是把它當故事看,並沒有深入考慮,但是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駱駝開始習慣胡思亂想,當想到李義府時,心裡產生了一個疑問,都說人之初,性本善,那李義府是怎樣變成一個「蓄邪黷貨,實玷衣冠;稔惡嫉賢,載虧政道。」

唐朝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無論是朝堂上的帝王皇后、賢臣良將,還是體制外的高僧大德、能人異士,他們都在歷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輝。當然在璀璨的星光背後,歷史的黑洞也同樣引人入勝,從今天起,就讓我們撥開層層的迷霧,去看一個真正的大唐。——貪吃的駱駝


駱駝知道李義府是源於家中的一本《成語典故》,那裡面有一個成語叫「笑裡藏刀」,說他對人表面上如冬日陽光,溫暖和煦,但背地裡卻如三九寒冬,冷風刺骨。當時駱駝還小,只是把它當故事看,並沒有深入考慮,但是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駱駝開始習慣胡思亂想,當想到李義府時,心裡產生了一個疑問,都說人之初,性本善,那李義府是怎樣變成一個「蓄邪黷貨,實玷衣冠;稔惡嫉賢,載虧政道。」的人呢?(他的老領導唐高宗李治對他的評價)今天駱駝就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下。

據歷史記載,老李(李義府簡稱)出生於四川的一個小縣城,他的祖父曾當過縣丞(縣委副書記),他的父親歷史上沒有明確記載,估計還不如他祖父。老李進入體制靠的是文章寫得好,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從九品的門下省典儀,後來他又被推薦給了當時的太子李治,當了李治身邊的一個著名閒散文人(「與太子司議郎來濟俱以文翰見知,時稱來、李。」),在李治登基後他也水漲船高,做了弘文館學士(皇親貴族子弟的老師)。


對於出生於基層,沒有背景靠山的老李來說,坐到這個位置,已經可以被稱為「鳳凰男」了。如果不出意外,李義府會帶領自己的家族跳出原來的那個圈子,進入一個更高層次的圈子。但是,意外出現了。他不知道怎麼就得罪了當時的大佬長孫無忌,長孫無忌打算把他「左遷壁州司馬」,這就相當於把一個清華的文學教授貶到一個地方高中去代體育課,而當時的李義府已經年過四十了,李義府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

正反李義府驚慌失措時,他發現了一根繩子,「上欲立為後,畏宰相議,未有以發之。君能建白,轉禍於福也」(李治打算立武則天為後,長孫無忌等人不支持,如果老李能占到帝後一邊,那麼還能有救)。對老李來說,這是一根能把他拉出溺水的救命的繩索,也是能把他的清高和自尊都勒死的白綾。李義府以前雖然也有曲辭諂媚之舉,但基本上還屬於拍馬屁的性質,這次性質完全不一樣,他將面臨和以前的同僚和上司決裂的危險,不過糾結再三之後,李義府還是決定賭一把。


從歷史記載中我們知道,老李這一把暫時算贏了,他上了勸立武后的摺子後,「帝悅,召見與語,賜珠一斗,停司馬詔書,留復侍」。隨後他又隨著武后的權柄日益增大,他的升官之路也是平步青雲。不過好景不長,他的官位做到右相時就戛然而止,他也因為種種不端,被高宗貶回四川,最後他憂憤而死,「義府憂憤發疾卒,年五十三」。其實從李義府的人生經歷可以看出,他早年也是一個有理想的文學青年,為什麼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呢?


駱駝分析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一是他自認為自己有才,如果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凡人,他可能一輩子會呆在四川,不會不遠千里跑到西安。可是他又過於高估自己了,在權貴面前他迷失了自己,當才不配位時,悲劇自然而然就發生了。二是他得罪了長孫無忌,以及長孫無忌背後的門閥勢力,如果不是長孫無忌要把他打落塵埃,他可能不會鋌而走險走上絕路。三是李治事前的縱容和事後的撒手不管,老李的黑化是一步一步形成的,如果李治能早點敲醒他,他可能不會墜入深淵。


其實駱駝還有一些疑問,在李治統治後期和武則天的統治前期,他們為了和朝中長孫無忌這樣的傳統勢力對抗,他們吸納了不少品行不端的人員,但直到武則天統治後期,她才對這些人進行清洗。當時坐上右相位置的老李,可能品行不端,但是一顆紅心肯定是向著帝後二人的。李治完全沒必要一棍子打死,而且在​李治到泰山封禪後,曾經大赦天下,但老李卻不再被赦之列。所以駱駝一直也沒想明白,如果哪位朋友有想法,歡迎交流。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貪吃的駱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