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三國:魏蜀吳三國建國路線執行比較。

變形金剛也會飛 發佈 2020-01-02T03:55:04+00:00

建國路線其實就是政治綱領,每一個政治集團都有自己的政治綱領,綱領是決定一個政治集團以後怎麼走、往哪兒走等關鍵性路線性質的大計。

前面我們介紹了魏蜀吳三個國家的建國路線。什麼是建國路線?建國路線其實就是政治綱領,每一個政治集團都有自己的政治綱領,綱領是決定一個政治集團以後怎麼走、往哪兒走等關鍵性路線性質的大計。因此來說,制定建國路線固然重要,如何執行建國路線更加舉足輕重。

下面我們來具體研究一下魏蜀吳三國建國路線的具體執行情況,三個國家建國路線的執行過程也凸顯了主公強謀士弱和主公弱謀士強的區別。

魏蜀吳三國主公和謀士強弱對比。

先比較一下,魏蜀吳三國的主公,也就是自己政治集團的掌控人,魏國的掌控人是曹操,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曹操在政治上比較開明,加強中央集權,抑制地方豪強;用人唯才是舉,不論出身。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被稱為「亂世之梟雄治世之能臣」(《三國志.武帝紀》),毫無疑問,論能力和水平,曹操當之無愧的在三國主公之首。

再說一說孫權,十九歲就接替孫策成為孫吳集團的主公,可謂少年得志,他廣招人才,聘求名士,安定了江南地方大族之心,穩定了江南局勢,曹操就讚嘆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吳歷》,就是孫權能力最好的證明,因此其排在三國主公第二的位置也無可厚非。

再說一說蜀國主公劉備,登上政治舞台初期,顛沛流離,到處寄人籬下,我們印象當中,劉備的最大武器就是哭吧,都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這不無道理,當然劉備也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但是和曹操、孫權比起來,他也只好屈居第三了吧。

再看一下謀士的謀略水平。這個我想不用多說了吧,諸葛亮當之無愧的排第一,魯肅作為吳國的外交家,次之,毛玠提出來魏的建國路線之後,我們再也找不到其他有大作為的記載,所以其排第三。

政策制定的好壞,謀士謀略水平至關重要,因此魏蜀吳三國建國路線的謀略水平,魏國不如吳國,吳國不如蜀國。但是政策、路線執行的好壞關鍵在主公,「火車跑的快,全看車頭帶」,主公水平和能力的差距,直接造成了魏蜀吳三國建國路線執行情況大體上是蜀國不如吳國,吳國不如魏國。

魏蜀吳三國建國路線執行情況分析對比。

先說曹魏建國路線的執行情況,眾所周知,曹操的能力和水平都非常高,因此在路線執行過程中,曹操通過對毛玠的路線進行改造,將「奉天子以令不臣」改造成為「挾天子以令諸侯」。也許你會說,這不都是一回事麼?其實不然,這個改造看似簡單,實際上解決的是路線為誰服務的關鍵問題。「奉天子以令不臣」還是為東漢王朝服務,而「挾天子以令諸侯」就變成了為曹魏集團服務了,讓曹魏集團站上了政治制高點,既然是為自己集團服務的,那執行起來也就順暢多了。再就是「修耕植畜軍資」,毛玠並沒有提出什麼具體的實施方案,曹操不愧是有頭腦的政治家,他根據當時東漢時期的歷史條件,創造性的實施了屯田制度,並且達到了「所在積穀,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三國志之《武帝紀》》)滿意的效果,為曹魏集團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質基礎。一個好的集團領導者不是被制定好的路線牽著鼻子走,而是根據情況的發展,及時調整路線,讓其更好的為自己的利益服務,這一點,毋容置疑,曹操做到了。

孫吳集團的建國路線是魯肅向孫權提出的,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魯肅首次向孫權提出來建國路線,一直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孫吳集團才消滅了黃祖集團,完成了建國路線的第一步。這中間整整八年的時間,我們抗日都勝利了,你說說這能說執行的順利麼?當然魯肅後來也根據形勢的發展,及時的提出來聯劉抗曹新思路,對路線進行調整。後來劉備入川 後,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孫權又發動了襄樊之戰,戰勝了關羽,奪取了荊州,實現了魯肅建國計劃的第二步,儘管實現了,但又是11年以後的事情了,完成第一、第二步整整用了19年的時間,你能說路線執行的順利?魯肅建國計劃的第三步就是占領益州,我們都知道,後來劉備占領了益州,孫吳集團再想占領益州已經沒有可能,所以建國路線的第三步根本沒有實現,你能說路線執行的順利?因此來看,孫吳集團建國路線的執行過程,儘管按部就班,但也是差強人意。

最後再說一說蜀漢,應該說,開始時形勢的發展的確是按照蜀漢的建國路線走的,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來諸葛亮的謀略水平的確是高。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劉備從孫權手中借到了荊州,實現了建國路線的第一步「有荊」,有了發展的根據地。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劉備發動益州之戰,入川,占領了益州,實現了路線的第二步,實現了「跨有荊、益」的戰略構想。說到這裡,好像一切順利。我們上面分析過《隆中對》的得失,有一條就是荊州和益州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建立一個政治集團是非常困難的,通訊難,運兵難。劉備在占領益州後,並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及時對蜀的建國路線進行調整,主動放棄荊州。也許有人會說,主動放棄那不是傻子麼?荊州可是富庶之地。實際上我們知道,荊州正在因為是富庶之地,也是四戰之地,是魏蜀吳三國必爭之地,其實在赤壁之戰中,三個國家就為了爭奪荊州進行過驚心動魄的戰爭,劉備應該說是僥倖獲得了勝利。但是爭奪荊州的戰爭並沒有結束,還會繼續下去,後邊的襄樊之戰就證明了這一點。蜀國作為三個政治集團中實力最弱的一個,再次獲得勝利應該是很困難的,襄樊之戰中關羽全軍覆沒就是證明。因此來說,劉備入川是正確的,但是入川後就應該對建國路線進行調整,戰略性的放棄荊州,把荊州還給東吳,這樣讓曹魏和孫吳為了爭奪荊州而戰爭,自己「坐收漁翁之利」豈不是更好,那樣也會給蜀漢喘息發展的機會。其實這樣的戰略放棄,曹操和孫權都做過,孫權為了聯合劉備,放棄對荊州的控制權,將荊州借給劉備,何嘗不是一種戰略放棄?公元219年,曹操主動放棄漢中不也是一種戰略放棄麼?從結果看,孫權和曹操的放棄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劉備沒有及時調整建國路線,戰略放棄荊州,最後造成關羽手下幾萬士兵的覆滅。後來劉備更是不顧眾人反對,發動了夷陵之戰,結果大敗,使蜀漢遭受了又一次巨大損失,精兵強將幾乎損失殆盡。由此來看,蜀漢建國路線的執行應該是不理想的。

魏蜀吳三國執行建國路線效果的不同,也造成了魏國(西晉)逐漸強大,占據了主動,先後滅了蜀國、魏國實現了中國的又一次大一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