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預報與保險公司

讀書醬 發佈 2020-01-02T05:20:18+00:00

剛聽到海嘯和人命傷亡數字攀升的消息時,我是震驚;但聽到多個國家的地震局官員至少兩小時前就探測到了地震,只是由於官僚作風延誤了通報,而要避免悲劇,許多人只需要十五分鐘就可以逃到安全的地方時,我的第一反應是:災難預報的工作,應該交給市場化的保險公司操辦。

聖誕節期間在印度洋沿岸出現海嘯,吞噬了數十萬人的生命,遠近聞名的度假勝地,轉瞬間成了被愁雲慘霧籠罩的苦海。

這固然是天災,但也是人禍。剛聽到海嘯和人命傷亡數字攀升的消息時,我是震驚;但聽到多個國家的地震局官員至少兩小時前就探測到了地震,只是由於官僚作風延誤了通報,而要避免悲劇,許多人只需要十五分鐘就可以逃到安全的地方時,我的第一反應是:災難預報的工作,應該交給市場化的保險公司操辦。

這次海嘯四十年不遇,四十年不算短。大家想想,假設海嘯波及的八個國家的地震局官員,持續四十年,每年都發出一次誤報,直到今年才說中,那我問:一,對地震局官員而言,97.5%的誤報率能讓他們保住烏紗帽嗎?二,對死難者而言,2.5%的準確率能說服他們聽從警報,花十五分鐘跑到高處,躲一躲滅頂之災嗎?

答案是顯然的:一方面,地震局官員不願意承擔這麼高的誤報率。為了降低誤報率,他們大事化小,三緘其口,互相推諉;一旦出事,他們卻不可能負起他人生命的責任。另一方面,同樣的誤報率——準確率——卻能拯救數十萬人的生命!遊客沒有理由不接受準確率高達2.5%的救命警告。換言之,各國地震局官員與老百姓的「利益嚴重不對稱」,是這次海嘯造成重大人命傷亡的重要原因。

有什麼機制,能克服這種不對稱?有!是市場化的保險公司。保險公司的職能,可以歸結為三個環環相扣的部分,即準確評估風險的或然率,對投保者提出合理的行為約束,並分攤個別投保者遭遇的損失。這三合一的職能,完全適用於對自然災害的預測和預警。



首先,保險公司有強烈的動機,對天氣、地震和海嘯等自然災害,進行恰如其分的探索、分析、評估、公布和預警工作。如果某個保險公司高估了災害發生的機率,它就會向投保人索取過高的保費;這樣,它就會被其他索取較低保費的保險公司趕出市場。反過來,如果低估了災害的機率,它就必然會遇到意想不到的索賠,最終被自然災害打敗。

結果是精算。這已經是保險業的基本事實。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險種,就有不同的賠率,背後都有大量的專業知識和統計數據支持著。競爭中的保險公司,時刻都在孜孜不倦地修正著精算的結果,追求著對各種或然事件的更準確把握。

據說海嘯前夕,印尼的地震局官員以傳真方式向其實已經退休的內政官員通報情況,而澳大利亞使館向另外某國使館傳遞的消息,被認為不合乎外交慣例而被擱置。要是讓市場競爭中的保險公司負責預測和預警,延誤了就得支付天文數字的賠償,它們至於連電話都不會用嗎?

當然,如果讓保險公司從事災難預報,它們為了減少災害引起的索賠,很可能會增加誤報的次數,從而增加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問題是,誤報不可能毫無節制地增加,因為保險公司之間有競爭,而減少誤報,從而減少經濟損失,也是保險公司的競爭目標之一。

更重要的是,預防災害是有代價的。五年前,強烈颶風「弗洛伊德」吹襲美國,當風向未明朗之際,東南沿岸二百多萬居民,在官方的敦促下緊急疏散。數以萬計的汽車造成大塞車,被佛羅里達州政府稱為和平時期最大規模的疏散行動。後來雖然證實天氣預報錯了,但緊急疏散的決定,絕不應該受到責備。

道理很簡單,為了避免無法確知的意外和災害,我們不得不在事前多付一點代價。從事後看,因為颶風並沒有吹到,緊急疏散的確造成了諸多不便和經濟損失;但若颶風真的吹到了居民區,那麼你事後無論再作多少次疏散,也無法挽回颶風所造成的人命和財物損失。

再有,讓保險公司來從事天氣、地震和海嘯的預報,還能加強對投保人的行為約束。不守規矩的投保人,得不到賠償。如果保險公司對遊客發出了警報,遊客就有義務疏散,否則災害一旦發生,投保人就得不到賠償。這種由保險合約賦予的約束力,也有助於減少高危地區和高危時期的潛在傷亡。

願死者安息,也願市場機制能幫助加強人類追求知識和傳遞消息的動機!

引導閱讀《經濟學通識》2005年1月6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