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死,對劉備、孫權、曹丕有何影響?

縱筆畫江山 發佈 2020-01-02T05:35:10+00:00

曹操之死,對劉備來說,面臨著一次奪回荊州的重大機遇,促使劉備加快了伐吳的步伐。劉備清楚,曹操死後,曹丕志在鞏固內部,一時不會對外用兵,因此,方敢傾力東征孫權。

曹操之死,對劉備來說,面臨著一次奪回荊州的重大機遇,促使劉備加快了伐吳的步伐。劉備清楚,曹操死後,曹丕志在鞏固內部,一時不會對外用兵,因此,方敢傾力東征孫權。

劉備在曹操死後的戰略決策具有極大的冒險性,沒有充分考慮到東征孫權可能出現的惡果。夷陵之敗是劉備集團在曹操死後戰略性的失敗。這次戰略性的失敗,主要責任在於劉備,而諸葛亮等人也未能對當時的政治形勢作出深刻的預測。尤其是諸葛亮,可能考慮到隆中對策的戰略,未能對劉備東征孫權可能遭遇的失敗進行全面的分析。

當然,劉備夷陵之敗,有戰略失誤,也有戰術失誤。東征孫權是戰略失誤,連營七百里是戰術失誤。劉備如果調整戰術,還不至於戰敗。曹丕聽說劉備連營七百里,譏笑其不知兵,是有道理的。劉備夷陵之戰,元氣大傷,已沒有力量向北方或東方進攻,只能休養生息。

因此,曹操之死,對於劉備而言,他的應對措施存在嚴重的問題,導致了軍事行動的失敗。可見,劉備並沒有用好曹操之死這張牌。

曹操之死,對孫權來說,卻面臨著劉備報復的難題,他這時也不敢對北方有所行動。可見,曹操之死,正趕上劉備與孫權交惡。這為曹丕減輕了來自於外部的軍事壓力。劉備一心想奪回荊州,孫權主動向曹丕稱臣,"卑辭事魏,受其封爵,恐魏之議其後耳"。

由此換來了北方邊境的暫時和平,得以一心一意對付劉備,最終取得夷陵之戰的大捷。孫權成了曹操之死的大贏家。這就是陳壽認為孫權"有勾踐之奇",給了孫權一個"讚譽"之評的原因。

曹操之死,對曹丕來說,面臨的重大政治問題是進行改朝換代的工作。在改朝換代的同時,要穩定好內部。劉備與孫權的結仇,為曹丕順利接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對於孫權的主動稱臣,曹丕樂得送個順水人情,爽快答應了孫權的要求。

曹操死於劉備與孫權交惡之時,劉孫已不能聯合起來對付曹操。曹操死於此時,對於曹丕來說,可以無憂於劉孫聯合北進了,而曹丕也可安心於代漢建魏了。但是,在劉備進攻孫吳之時,曹丕熱衷於代漢稱帝,卻失去了從北方進攻吳國的機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