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野生靈芝栽培方法有哪些?仿野生靈芝栽培技術!老農說說技巧

新農人助力 發佈 2020-01-02T05:40:47+00:00

靈芝富含有機鍺、靈芝多糖成份,具有美容保健、健腦安神及解毒止痛等效果,近年來被廣泛用於保健品及醫療臨床,需求量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靈芝出產技術不斷改進,特別是仿野生靈芝培育真實給靈芝出產拓荒了優質高產高效益的途徑。

靈芝富含有機鍺、靈芝多糖成份,具有美容保健、健腦安神及解毒止痛等效果,近年來被廣泛用於保健品及醫療臨床,需求量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靈芝出產技術不斷改進,特別是仿野生靈芝培育真實給靈芝出產拓荒了優質高產高效益的途徑。那麼今天老農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仿野生靈芝栽培技術!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品種選擇。仿野生靈芝「長腳紫芝07-6」、「彎腳紫芝06-5.5」兩個紫芝(黑芝)品種株形端正,色澤油亮,品種適應性強,海拔300米以上地區均可種植。

2.栽培材料選擇。主要以闊葉段木為主。選用材質硬、單寧含量高的樹種材料做栽培菌材產量高、質量好、回報期長,而選用材質疏鬆的樹種材料做菌材則出菇期短、產量低、質量差。研究表明,麻櫟、栓皮櫟、梨樹、楊梅樹、青崗、楓香為上,桃樹、泡桐、鹽膚木次之,鋸末農用下腳料更次,儘量不要用含有芳香油的樹種及針葉木。


3栽培菌材製備。所選用菌材樹齡以5—20年為宜,於農曆9月落葉後至翌年2月抽枝前砍伐,削平樹釘截成15厘米長,裝入26厘米x50厘米x0.05毫米的靈芝專用栽培袋中,注意不要讓木質纖維扎穿袋子,以免造成後期污染。

4.混合料的加入與比例。混合料是填充袋內段木與段木之間的主要物質,它是靈芝菌絲體初的營養源。其配方為:闊葉木屑75%、細米糠或麥麩21%、白糖或紅糖1%、石膏1%、硫酸鎂0.1%、合成色素0.3%、合成蛋白腖0.54%、靈芝生物素0.06%、腐質土1%,料水比為5:5。將硫酸鎂、生物素、色素、合成蛋白腖、白糖溶入水中,與上述原料拌勻,填人已裝好段木的栽培袋中,注意段木與段木之間的空隙一定要填實,料面超出段木面2厘米即可封袋,並立即進入滅菌程序。


5.滅菌。滅菌可採用高壓或常溫蒸籠,無論採用哪一種滅菌,都要考慮料之間的水蒸氣流通,以收到充分滅菌的效果,採用高壓滅菌的,升火前應打開放氣閥門,當水蒸氣大量噴發時,關閉放氣閥,加大火力,當壓力錶盤為0.15兆帕首次放氣時開始計時,在此氣壓下持續4個小時即可停火。當壓力表降至0帕時,打開放氣閥排氣,把壓力鍋門打開自然降溫。採用常用滅菌的,在蒸籠底部一角放一支溫度計,升火後溫度至lOO°C時開始計時,維持12個小時後停火,悶上一夜,然後打開蒸籠門讓其自然降溫。

6.接種。當料溫降至40°C時,移入接種袋或接種箱中,然後放人酒精、棉塞、包紮帶、氣霧消毒盒、火機、接種鉤、菌種,菌種用百菌清或5%升汞水浸洗,同時清除有紅、綠、黃等色雜菌的菌種,每四筒料放一包菌種。一切就緒後封閉接種箱,點燃消毒盒20分鐘後可實現接種,接種時操作人員預先用75%酒精消毒雙手,然後小心伸入接種箱中,從尾部撕開種袋接種,種頭接近棉塞處的表皮棄之不用。

7.培養。接種完畢。筒料馬上放入培養室培養,此時培養室溫度保持24—30°C。12小時後種子開始萌發吃料,20天後當菌絲長至筒料一半時,把接種端袋口稍稍打開通氣培養,菌絲長滿後,零星出現原基時,進入菌棚排場管理。


8.入土排場管理。場地選擇背風、水源好、日照短的場所,搭好遮陰棚,高度要求2米以上,陰度要求五分陰五分陽,四周開排水溝,中間開廂,廂寬2.5米,長不限,廂與廂之間留30厘米人行道,把移到芝場已長好的筒料外袋撕掉。並排緊靠人行道兩旁,然後用地膜覆蓋防雨,在地膜上撒上細土,以不見地膜為宜,4—5天後扒開細土,撕開地膜,觀察菌絲已恢復。並且相互連接時,即可把地膜全部取走,蓋上細土,土高出筒料2厘米,上面撒上樹枝、樹葉等,此後經常噴水保濕,當氣溫升至18—24C時會大量現蕾,此時可根據需要,摘除太密的菌蕾,以防靈芝開傘時形成連體芝。如需要製作特大靈芝,可加厚覆土,在需要長芝的地方讓菌筒小面積裸露,用草木灰水噴洒這個部位,進行定點刺激、定點出菇,如在這個部分出現多個芝柄。即可以除小留大,選無蟲害的一個芝柄。製作一個特大靈芝需要做好預算:「長腳紫芝07-6」每百千克柴種一年可產五年,首年可產l千克干品,第二年可產2千克干品,第三年可產1.5千克干品,第四年可產1千克干品,第五年可產0.5千克干品。如果想人土當年製作一個5千克重的靈芝,則一定要放足500千克菌材。如果想製作更大的靈芝,那麼就要考慮配方上的生物素的加足量。靈芝是保健品,所以整個製作過程中不能用多菌靈、敵敵畏等含硫物質。如果靈芝出現害蟲,可用紫外線燈於夜間滅殺。每晚滅殺4個小時即可,每50平方米放上一支紫外線燈。如菌體上已經出現害蟲,那就只能用手工捉殺,或摘除出售。


仿野生靈芝栽培方法有哪些?仿野生靈芝栽培技術!老農說說技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