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悝變法的指導思想說起,聊聊魏國為何能且只能稱霸一時

飛魚說史 發佈 2020-01-02T06:09:14+00:00

——《資治通鑑·周紀》三家分晉,韓、趙、魏始成諸侯,自此中原大地上出現了七個強大的諸侯國,是為戰國七雄,而戰國時代也在此時正式拉開序幕。

序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資治通鑑·周紀》

三家分晉,韓、趙、魏始成諸侯,自此中原大地上出現了七個強大的諸侯國,是為戰國七雄,而戰國時代也在此時正式拉開序幕。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要找出比韓趙魏三家還高興的諸侯國,當屬秦國。

晉國沒有被卿大夫瓜分時,是堵在秦國「東門口」的一塊大石頭,當晉國一分為三,秦國卻興奮地手舞足蹈,因為它覺得這塊大石頭能被分批搬走了。

但緊接著,它發現實際情況和自己想得根本就不一樣,因為自己根本搬不動剛剛從晉國分裂出來的新鄰居,甚至這個新鄰居還有把自己徹底壓垮的可能。

這下最為高興的秦國,卻成為了最為憋屈的一個。

而讓秦國從天堂掉下地獄的,不是別人,正是魏國,它和韓、趙一樣,是戰國七雄里最晚立國的諸侯,但又和韓、趙不一樣,因為它是戰國初期當之無愧的霸主。

那麼魏國為何能後來居上成為了戰國首霸?當我們帶著這個疑問看向帶領魏國稱霸的魏文侯時,魏文侯卻大聲吶喊道:別問我,問李悝,這究竟是為何呢?

本篇筆者就從李悝變法的指導思想說起,聊聊魏國為何能且只能稱霸一時。

李悝變法的指導思想——子夏儒學。

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公元前446年,魏文侯繼位,它是魏國歷史上當之無愧最有作為的君主,沒有之一,在魏文侯的手下有一大批能人,如吳起、樂羊、西門豹、翟璜等等,當然還有李悝,此外魏文侯還有一個老師卜子夏,正如上述引用記載,孔子去世之後,子夏就去往了魏國,並且被魏文侯尊為老師。

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孔門十哲之一,而我們熟知的「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出自《論語·子張》)」就是子夏提出的,當然子夏的主張有很多,此處暫不細論。

魏文侯以子夏為師,那麼魏文侯的思想和子夏勢必會如出一轍,如果思想主張不同,又怎會被尊為老師,所以又可以說,魏文侯治國的思想基礎正是子夏的儒學,也正是在這種思想意識下,當時的魏國形成了以卜子夏、段干木、田子方等為首的「儒家顧問團」。

子夏在魏國傳教輔政的幾十年時間,弟子並不是只有魏文侯一個,當時魏國主要的政治人物,幾乎均以子夏為師,如《史記·儒林列傳》記載: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厘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

之所以會形成這種情況,主要有兩點原因:

  • 子夏的思想被國君認可,並且成為了魏文侯的治國思想。
  • 魏文侯的臣子們思想覺悟高,積極向國君思想靠攏,自然亦尊子夏為師。

《漢書·藝文志》記載:《李克》七篇,子夏弟子,為魏文侯相,根據《史記·魏世家》和《資治通鑑》等文獻記載李克和魏文侯的事跡可知,李克和李悝其實就是同一人,由此可見,李悝也是子夏的其中一個弟子。

魏文侯的變法,李悝是實際的操刀者,而從魏國發展的走向和李悝變法內容來看,子夏儒學的思想其實正是李悝變法的指導思想。

說到這,不少人會有疑問,認為子夏屬於儒家,而李悝變法倡導的是法家,這並不合理吧,其實不然,在戰國中後期,儒家另外一位大能荀子,不也教出了法家思想集大成者的韓非嗎?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說白了是儒家內部出現了不同派系,而子夏的儒家思想和孔子也有著迥然不同的差異,從儒家思想的傳承上來看,子夏的「儒」,更有「離經叛道」的味道。

子夏儒學的「另類」,還表現在孔子去世後,儒分為八,而其中並沒有子夏之儒,這是韓非在《韓非子·顯學》中的論斷,那麼是不是韓非對子夏之儒看不上呢,當然不是,因為韓非認為子夏之儒在這」八儒「之上,郭沫若先生也曾在《十批判書》中指出:韓非子稱「儒分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為將之視為法家。

而孔子在世時,就曾批判子夏為政「欲速」和「見小利」,《論語·子路》記載: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就是在告誡子夏為政要穩,不要總是盯著「小利」。

其實子夏的這兩種傾向,在治國上就表現為了追求變革和看重經濟發展,而李悝的變法也正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進行的,我們接下來就看看李悝在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變革。

李悝在政治方面的變革。

上文我們已經提到子夏是魏文侯、李悝等人的老師,也就是說在早期魏國的變法中,是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而儒家思想中的選賢任能等思想,在魏國選用人才能方面,也起到了相當重要的積極作用。

不過如果深究魏文侯的用人之道,其實在理論方面宣傳的是儒家思想,而在實際中還是採用了李悝的法家主張,正如《說苑·政理》中記載的李悝提出兩項主張:

  • 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
  • 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其父有功而祿,其子無功而食之。

其實這就是李悝變法中政治改革的核心,這兩項主張也都得到了魏文侯的認可,而繼李悝之後吳起和商鞅的變法,其在政治上的改革也是以「廢除貴族的世卿世祿制」為核心的。

其中的「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又數商鞅變法之後的秦國貫徹的最好,因為自商鞅變法後,山東諸侯國就成為了秦國人才的儲備庫,源源不斷的「外國」人才在秦國強大的路上貢獻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由此可見李悝變法的影響之大,在當時的魏國,李悝的這兩項主張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威力,最直觀的現象就是魏國在魏文侯時期(也僅僅只是魏文侯時期)人才濟濟,四方人才蜂擁而至,最終把早期魏國的改革推向高潮。

李悝在經濟領域的變革。

馮友蘭曾在《中國哲學史新編》一書中寫道:(李悝)所講的盡地力,著重的並不是農業技術,而是推行封建制的生產關係,以提高農民的積極性,並採取一種措施保證糧價的穩定,以保證農民的生活。

由此可見,在李悝的變法中經濟領域的改革主要針對農業,其中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盡地力之教」,另一個是「平糴法」。

  • 我們先來說說盡地力之教。

魏有李悝,盡地力之教。——《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李悝這項變法措施的制定和落實,其目的是為了提高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從而增加糧食的產量,盡地力,意味著鼓勵民眾墾荒,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私田」和「土地買賣」,所以可以說這項政策其實也是對原有土地結構(井田制)的顛覆。

井田制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土地國有制度,出現於商朝,到西周時已發展很成熟,但是經過春秋時代的連續動盪,這時候鐵農具和牛耕也開始普及,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進而出現了大量私田,這也導致了井田制慢慢瓦解。

盡地力的實施,使魏國可耕種的土地面積在這一時期快速增長,傳統的奴隸主貴族經濟也被徹底打破,大批原本屬於奴隸主貴族的莊田,通過開阡陌的方式,轉入了新興地主階級和農民的手中,可以說魏國經濟的全面轉型,在此過程中已經完成了。

那麼該如何盡地力呢,對於這點《漢書·食貨志上》中有記載,曰:李悝為魏文侯作盡地力之教,以為地方百里,提封九百頃,除山澤、邑居參分去一,為田六百萬畝,治田勤謹則畝益三升,不勤則損亦如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耕耘田地勤奮的話則每畝產量會加收三斗,但不勤奮則會減去三斗,也就是說出了「盡地力」的關鍵在於讓民眾勤於耕作和嚴於對農田的管理,這也說明了李悝的盡地力並不涉及農業技術和生產關係。

  • 我們再來說說平糴法。

管氏之輕重,李悝之平糴,弘羊均輸,壽昌常平,亦有從徠。——《漢書·食貨志下》

根據上述記載,我們可以得知每種政策的實施,都是有緣故的,李悝在魏國實施「平糴法」也不例外,那麼李悝為何要實施平糴法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要知道什麼是平糴法。

古人的造字其實很有意思,「糴」(音dí),是由入和米兩字組成,根據字面意思就是把米買進來,而和它相對的字是「糶」(音tiào),是由出和米兩字組成,它的意思則是把米賣出去,那麼平糴其實就是控制糧食買入的價格。

上文我們已經提到李悝的盡地力只是鼓勵民眾勤於耕種,並不能保證農民的實際收益,而平糴法卻可以保證,由此可見,李悝這兩項改革其實是相互聯繫的。

《漢書·食貨志上》記載:糴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故甚貴與甚賤,其傷一也,善為國者,使民毋傷而農益勸。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買進穀物太貴會傷害士、工、商這些階層,而太便宜又會傷害農民階層,士、工、商受到傷害就使民眾離心離德,而農民受到傷害就會出現國家貧困,因此糧價太貴和太便宜,影響到社會的安定,而李悝實施平糴法的緣由和目的就是為了不傷害到士、工、商等階層,而又使農民更加勤於耕田。

那麼平糴法是如何實現這一目的的呢,說白了就是「取有餘而補不足」,也就是官府在豐年糧食價格下跌的時候以平價收購農民多餘的糧食,而在荒年糧食價格該上漲的時候,再在把這些糧食以平價賣給農民。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得知,李悝通過這兩項改革措施的制定和實施,不僅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而且保證了魏國的財政收入,這樣一來也就達到了社會穩定和國家富強的目的。

而在此基礎上,魏國又在軍事制度上做了改革,以重金打造出了令天下諸侯聞風喪膽的「魏武卒」,這也進一步為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條件。

李悝變法為何只能強魏一時?

綜合李悝在魏國的變法,我們可以得知這些變法措施是魏國稱霸的基礎,那麼魏國為何沒能在李悝變法下一直強大,乃至完成統一呢?不少人認為這是因為魏文侯之後的君主都不具備魏文侯的雄才大略,進而導致了李悝變法並不徹底。

其實這只是一方面,而李悝變法本身就具有的局限性,這也決定了它不可能像後來的商鞅變法一樣,從根本上強大一個國家,我們就來進一步說說李悝變法的局限性。

  • 李悝變法未能觸及根本的政治制度。

李悝在政治上的改革,其實只是看似雷厲風行,他主張「奪淫民之祿」,在當時也已經觸及到了用人制度的根本,但如果從最終的效果來看,並不理想,可以說魏國的用人之道,只在魏文侯時期發揮了作用。

在接下來的魏武侯和魏惠王時期,魏國的用人政策又回到了老路,吳起和商鞅先後從魏國出走,就是明證,這也進一步說明了李悝在政治上的變革,其實只是一時政策措施,並沒有制定出可以維持長久不變的堅持任人唯賢的用人政策。

李悝在政治方面的另外一個改革措施是制定了《法經》,但其主旨並不是改革或者調整當時的法律制度,而是補充和完善已有的法律條文。

這更進一步說明了李悝變法在政治方面是粗淺的,並沒有觸及到根本的政治制度,這也決定了其發揮的作用不能長久,而發揮出的威力也是有限的。

  • 李悝變法未能從根本上改變經濟制度。

在春秋中後期,計口授田和按畝徵稅等已經開始在諸侯國中實行,比如說魯國的「初稅畝」、秦國的「初祖禾」及晉國的「郭偃之法」,這也就是說李悝變法中的「盡地力」和「平糴法」中的一些措施並不全是李悝首創。

而他的經濟改革之所以能在魏國達到富國的目的,其實是因為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李悝把這些已有的經濟措施系統化和科學化了,並且對其進行了有效的執行,而李悝變法並沒有像商鞅變法那樣,直接以法律的條文明確地提出廢除井田制。

當然這些局限性是用我們以今天的眼光看的,但這卻不能否認它在當時的進步意義,就秦國成就統一大業而言,李悝變法亦對其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為商鞅變法是以李悝變法為藍本的,只不過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結束語:

魏國為何能成為戰國首霸?歸根結底是因為李悝在魏國的變法,使得魏文侯奉行選賢任能、發展經濟、加強法制的政策,這些變法的舉措,讓魏國在綜合實力上遙遙領先於其它諸侯,所以魏國成為戰國首霸,亦在情理之中。

李悝變法終究是以經濟政策的調整為中心,並沒有觸及社會制度方面的革新,這也就導致了魏國在實際發展中是缺少後勁的,這也就是說魏國其實從魏文侯去世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只不過變法的餘威猶在。

而在魏惠王統治時期,魏國無論政治還是經濟制度都回到了老路上,也就是說在魏惠王時期李悝變法的餘威早已消失不見,這也說明魏國的衰落其實早已註定,而魏惠王又奉行四處開戰的政策,則進一步加速了魏國衰落的進程。

對此,您怎麼看?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論語》、《資治通鑑》、《韓非子》、《說苑》、《中國哲學史新編》、《十批判書》等。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