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還是消亡 看了幾齣戲,對當前京劇現狀有了進一步的感知

聽聽京劇 發佈 2020-01-02T06:47:31+00:00

年終之際,天津作為戲曲、曲藝大碼頭,各劇院紛紛獻演拿手好戲,閒暇無事我興之所至連續看了幾齣京劇。說實話,作為一個自認有些欣賞水平的戲迷,已經很久沒進過戲院了,總覺得現在的中青年演員水平不高票價不低,看多了前輩大師、老藝術家們的音配像,再看明場演出,似乎有一些寡淡無味、不過癮的感覺

年終之際,天津作為戲曲、曲藝大碼頭,各劇院紛紛獻演拿手好戲,閒暇無事我興之所至連續看了幾齣京劇。說實話,作為一個自認有些欣賞水平的戲迷,已經很久沒進過戲院了,總覺得現在的中青年演員水平不高票價不低,看多了前輩大師、老藝術家們的音配像,再看明場演出,似乎有一些寡淡無味、不過癮的感覺。

但通過觀看劇場演出,發現以前對演員、觀眾的一些看法是不太準確的,同時對京劇總體發展的觀點得到了更進一步的印證。在這裡和大家聊聊幾點個人淺見,就算是我對這幾齣戲的觀後感吧。



一:中青年演員水平整體來講雖然說不上多高但還過得去

看了趙秀君的《狀元媒》、楊少彭、王艷、劉嘉欣的《大探二》,覺得這些中青年演員還是有一定功力的。不論是趙秀君得自張君秋先生親傳的張派,還是楊少彭家傳的「高調楊派」,再到王艷的「直硬化」的梅派,以及劉嘉欣缺少輕重虛實變化「一道湯」嗓子的裘派,雖談不上地道,也算是出色完成了演出。既沒有粉絲吹捧的那麼好,也沒有那麼不堪。總體印象就是「過得去」。和老藝術家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語,和同齡演員相比就是佼佼者了。



二:京劇不是沒人看 觀眾遠比想像中的要多

隨著多媒體的發展,印象中覺得進劇場看演出的觀眾不多了。出乎意料,諸如趙秀君、楊少彭、王艷等中青年演員的演出,觀眾給予了極大地關注和支持,不僅一千多人的中國大戲院能保持九成的上座率,而且劇場氣氛十分火爆熱烈,叫好喝彩不斷,單從劇場效果來講,當年張君秋、楊寶森的演出都沒有現在如此的受追捧。可見在諸如津、京等地由於京劇文化積澱深厚,京劇還是擁有很大的觀眾群體的,只要是名家甚至是所謂的名家演出,還是會有很多觀眾買票的。

三:觀眾群體以中老年為主

為了看看哪個年齡段的觀眾居多,也算是搞一下社會調查吧,我特地提前進場,站在劇場前廳觀察,隨著對陸續進場觀眾、以及隨後落座附近周邊的人的簡單目測,發現現在進劇場觀看演出的以40---65歲中老年為主體,年輕人所占比例目測不超過10%。這也就進一步證明了觀眾群體在老化,京劇確實在滑坡。也許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青年人步入中年後,會對京劇有重新的認識,畢竟當下的年輕人大多受過比較好的教育,有文化做基礎,對國粹、國學的欣賞還有待於他們人生閱歷豐富提高。

至少目前看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悲觀。



四:觀眾欣賞水平隨著演員水平的下降而下降

劇場效果十分火爆,叫好聲不絕於耳,但幾乎所有的彩聲均來自於演員演唱的賣力氣。凡是大托腔、翻高音、拉長腔都能獲得滿堂彩,琴師拉個流行了幾十年的花過門也能迎來一片掌聲,雖然這個過門拉的比當年首創者楊寶忠、李慕良、汪本貞、何順信等相去甚遠。這一片欣欣向榮中蘊藏著更大的隱性危機,當演員的「演出態度」重於「表演水平」時,當藝術演化成「力氣活」時,博大精深發展為通俗易懂,京劇藝術逐漸淪為「把式」了。

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當演員靠「賣力氣」拿好,觀眾為「賣力氣」叫好時,說明了演員、觀眾水平是在整體下滑。觀眾喜歡演員賣力氣,演員為了迎合觀眾更加賣力氣,互相作用下,演員、觀眾齊心合力的非常「賣力氣」的把京劇從巔峰推向了低谷。這其實也就是當下青筋暴露、臉紅脖子粗的「吼派」、「喊派」大行其道的深層原因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