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馬伊琍談家庭現狀:完美平衡事業和家庭,是最大的騙局

龍廣凱淇工作室 發佈 2020-01-02T07:09:36+00:00

不同於其他人的誇誇其談,馬伊琍當機立斷地回答:「肯定不能平衡好!」更是直言不諱道:「那些看似光鮮亮麗、家庭事業雙豐收的成功女性,背後肯定都有一大堆幫手!」她也在對話中,首次透露了自己在維持家庭和工作中的諸多無奈,我看了十分感同身受:我從做媽媽起,晚上從來不出來的。

都市女性廣播《母愛好時光》

前段時間,我看一個視頻時,再次被馬伊琍的耿直所折服!

在採訪中,記者老生常談地問到了馬伊琍,關於「家庭和事業如何平衡」的話題。

不同於其他人的誇誇其談,馬伊琍當機立斷地回答:「肯定不能平衡好!」

更是直言不諱道:「那些看似光鮮亮麗、家庭事業雙豐收的成功女性,背後肯定都有一大堆幫手!」

她也在對話中,首次透露了自己在維持家庭和工作中的諸多無奈,我看了十分感同身受:

我從做媽媽起,晚上從來不出來的。

你要跟我談工作就請你跟我談(工作),不要找我出來吃飯,對不起,我沒有這個空!

你必須犧牲自己的時間,比孩子睡得更晚。

然後孩子睡著了之後,摸著黑打開手機,開始看劇本,或者回工作的簡訊。

或許,在大家眼裡,馬伊琍是一個「實力派女演員」+「模範媽媽」的完美結合。

但事實上,她經常為了拍戲工作,一連好幾個月無法回家好好陪伴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們想聽聽媽媽的聲音,她卻在熬夜拍戲。

好不容易中場休息,想看看孩子,一看時間,已是深夜,孩子們早就睡得香甜。

其實,大多數的父母都像馬伊琍這樣,為了生活,即使知道前方的路很難、很險,也義無反顧地咬牙堅持。

因為,倘若不這麼做的話,如何給到我們寶貴的孩子現在和未來,一個衣食無憂、安逸富足的生活呢?

可凡事想要得到預期的結果,就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我們為了給孩子足夠的物質,就不得不犧牲相應的時間,去陪伴孩子成長。

三十歲到四十歲,是女人一生中最關鍵的十年,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選擇就會伴隨著危機。

女人人到中年,才知道,你過去吃過的苦根本不夠苦。

中年危機,不僅是男人在經濟上的危機,還有女人面臨的尷尬和困惑。

愛情經受著考驗,當戀愛時的激情被婚姻生活逐漸消磨殆盡,是否冒著被辜負的風險?

事業和家庭不能兼顧,但又不能不顧,既要想辦法賺錢又要照顧好家庭。

張愛玲曾說過:「人到中年,一睜眼,全是要依靠她的人,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人。」

大大小小,雜七雜八的事情都需要女人去規划去整理,這些都默認似的全都壓在女人的身上。

相信那些生完孩子後,再次回到職場的女人,應該都對姚晨所說的話很有感觸。

所謂的獨立女人,既要聽得見自己內心的聲音,又要扛得住隨時會面臨的危機,不得不隱忍人生中的無奈和不完美。

人到中年的姚晨,回顧她近半生的演藝生涯,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迷。

曾站在頂峰,也曾落入低谷,雖然有太多遺憾,依然滿懷期待。

那些在平衡事業和家庭之間陷入困惑的女人,一定要記住姚晨說的這句話:

「因為努力工作,我才有了選擇的權利;因為當媽媽,我才了解了生命的意義。」

兩者之間,不論你做出哪種選擇,你都會有得有失。

在雞湯之外,一個媽媽的一天的真實世界基本是這樣的:

每晚斷斷續續不足四五個小時的睡眠之後,要硬撐著起床,從被窩裡把娃拎起來塞進洗手間催他洗漱,如果是二胎媽媽,就要餵飽大的餵小的。

然後才有時間心急火燎撈一件衣服把自己收拾收拾。

如果娃還沒有到學齡,那就要硬著心腸把抱著你大腿哭的小崽子拎開衝出門,卡著點衝進單位,別人嫌你不求上進,殊不知一早上你剛剛從一場戰役中浴火而來。

白天一天忙得腳不點地,快接近孩子放學的時候提心弔膽就怕領導突然派個任務。如果是背奶媽媽,更是苦不堪言,設置母嬰室的公司不多,大多數媽媽都縮在廁所小格子或者隨便哪個會議室里擠奶,一忙一累就焦慮奶量減少。

晚上下了班,累的電力只剩半格,能宕機嗎?當然不能,老人幫你帶了一天娃了,這個時候交還給你無可厚非。於是,職場女性下線,居家媽媽上線,無縫銜接。

小崽子的蓄電能力那是剛出廠的設置啊朋友們

那是我們這三十郎當歲的電池性能可比的?開玩笑!直接把你累的放到!我身邊的職場媽媽們哄娃哄得娃沒著自己先著的那是一抓一大把。而更多的時候是等娃睡著了還要摸著爬起來熬夜,不為啥,熬得是自由!

美國心理學家哈洛曾做過一個令無數人瞠目結舌的實驗。

他讓新出生的小猴就與親生媽媽分離,在出生後的165天中和兩個媽媽在一起,分別是「鐵絲媽媽」和「絨布媽媽」。

「鐵絲媽媽」胸前掛著奶瓶,可以24小時提供奶水;而「絨布媽媽」沒有懸掛任何東西,但是它柔軟、溫暖。

原本以為,出於活下去的本能小猴會喜歡粘著「鐵絲媽媽」。

可結果卻徹底顛覆人們的預期:幾乎所有的時間裡,小猴都會掛在「絨布媽媽」的身上。

小猴只有在飢餓難耐時,才會匆匆跑到「鐵絲媽媽」那裡吃奶,只要一吃飽,就又迅速回到「絨布媽媽」身邊。

因為這個「媽媽」能給它真真實實的溫暖、安全感。

不過由於「絨布媽媽」無法與小猴正常交流互動,小猴子很快就呈現出了孤僻、自閉、抑鬱的症狀。

甚至有的回到猴群後,絕食而亡。

後來,哈洛重新改造了「絨布媽媽」,給它安裝了電池,可以活動,讓它照顧小猴。

同時保證小猴每天有半小時可以和真正的猴子一起玩耍。

最終,這樣哺育長大的小猴終於能夠重回猴群,過上正常的生活。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的3大必備條件:觸摸、運動、玩耍。

而這三種條件,哪一個不是父母應該並且可以給予到孩子的呢?

只是我們在拼搏的時候,都常常忙得忘了,陪伴對於孩子成長的意義。

物質,只能給到孩子一時的快樂,並不能保障他們的一生。

陪伴,雖然肉眼無法察覺,但它卻像細水長流,永遠影響著孩子。

真正的陪伴,從來不是單純在身邊,而是讓孩子感受到愛的陪伴。

「親子陪伴」這個詞在父母眼中,已經不算新鮮詞彙,很多人都會自覺執行。

但是,又有多少人做到真正意義上的陪伴呢?

有多少人看著孩子玩玩具,卻坐在旁邊不為所動,翹著二郎腿,玩手機玩得不亦樂乎呢?

周末在麥當勞點了餐給孩子,任由孩子吃,自己卻幹著自己的事情?

沒有任何互動和交流的親子陪伴,都是無效的陪伴。

生活中的不易時有發生,我們沒辦法全部解決,只能量力而行。

責編:琬璘

審核:英姿

終審:凱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