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古國——虞國,「假道伐虢」的來歷

堰風來襲 發佈 2020-01-02T08:01:17+00:00

姬昌是季歷的兒子,但季歷兄弟中排行最小,照理與君位無緣,但古公亶父為了讓這個將來能為家族帶來興旺發達的孫子姬昌上位,不惜廢長立幼,將君位傳給季歷。

《史記·周本紀》有一段記載古公亶父的話:「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點出文王姬昌的來歷。姬昌是季歷的兒子,但季歷兄弟中排行最小,照理與君位無緣,但古公亶父為了讓這個將來能為家族帶來興旺發達的孫子姬昌上位,不惜廢長立幼,將君位傳給季歷。兩位哥哥太伯和虞仲也作出了讓國的聖賢姿態,為了表示自己的立場,他們「亡如荊蠻,文身斷髮。」即離開故土,去往荊蠻之地,也就是後來的吳越之地,跟當地的土著一樣紋身斷髮,融入當地生活。《史記·吳太伯世家》又出現了一段記載:「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虛,是為虞仲,列為諸侯。」是說武王克殷後,去東地尋訪當年兩位伯伯的後代,找到了周章。原來經過兩代耕耘,周章已在吳地立足,武王正式冊封吳國。周章還有一位弟弟叫虞仲,武王將他封到周畿之北的夏墟,是為虞國,為了區別吳(虞)國,也叫北虞。虞國在今山西平陸縣以北一帶,與南虢國(山西三門峽市陝州區)僅一河之隔。



「虞」的甲骨文是虎頭人身狀,是一個人戴著虎頭面具或披著虎皮的象形,或來源於原始族人的某種祭祀活動。「吳」的甲骨文有「大聲喊叫或說唱」的意思,推測「虞」的來歷跟祭祀時手舞足蹈且舞且唱的習俗有關。也有認為「虞」來源於原始族人的狩獵行為,他們披著虎皮偽裝成猛獸巡視山林尋找獵物,當發現獵物便一邊奔跑呼喊同伴前來助陣,一邊回頭張望,緊盯獵物去向,所以「虞」也有一層「欺騙」的意思,如爾虞我詐;又因為「虞」來源於手舞足蹈的祭祀活動,故「虞」字又多了層娛樂之意。周代有官職「虞候」,也叫「虞人」,專司山林川澤。虞部族起源很早,傳說中有虞朝,與之並列的還有唐朝,西周虞國應該屬於古唐虞之地。



西周虞國的歷史不見史載,只有一件傳世銅器「虞侯政壺」在博物館裡自言自語訴說自己來自西周。虞侯政是虞國唯一一位被記錄下來的國君名字。我們雖然無法得知虞國從西周到春秋以來的發展歷程,但它的結局卻家喻戶曉。我們都聽說過「假道伐虢」、「唇亡齒寒」這些熟悉的成語,它們都來自虞國和虢國(南虢)。虞國和虢國是一對辱齒相依的鄰居,面對逐日強大的晉國,本該同病相憐,同仇敵愾。虞國國君卻鬼迷心竅,被利益沖昏了頭腦,收受晉獻公的賄賂,借道給晉國,虢國因此亡國。虢國一滅,虞國已孤掌難鳴,很快也被晉國吞併。小國林立的萬邦時代,諸侯之間的某些行為往往會直接干涉或影響他國朝政,甚至國運命脈。大國要實現一統,也習慣採取寵絡一方來離間、打壓小國之間的團結,分散他們的力量。虢國的滅亡跟虞國國君的貪婪有著密切聯繫,但反過來虞國國君對虢國存亡的不聞不問也加速了自己國家的滅亡。說起來也是小國之間的信任危機出了問題,如果小國們能洞察細微,相互配合,面對強敵覬覦能實現齊心一致,結局很可能就不一樣了。



虞國雖是小國,但國內也並不缺乏真知灼見之人,比如宮之奇、白里奚。公元前655年晉國向虞國賄賂借道時,宮之奇曾疾力反對,在屢勸無果後,宮之奇預感到大禍來臨,帶領族人避往他鄉,躲過了一劫。而白里奚則不幸成了晉國的俘虜,被晉獻公當作陪嫁隨女嫁往秦國,沒想到成了秦穆公的座上賓,成就了秦國的霸業,歷史真是神奇。



但晉獻公為什麼非要滅掉虢國,而且不止一次的借虞道前去征伐?說起來這全是當年虢國國君虢公林父造下的孽。當年曲沃武公凌駕於晉國國君之上,虢公林父看不下去,建議周天子出面干涉,於是周天子派虢公林父率領一幫諸侯討伐曲沃武公,結果以失敗告終。曲沃武公最終取而代之,成為晉國國君。晉武公去世後,晉獻公即位,晉獻公自然不會忘記當年虢國聯合諸侯討伐曲沃之事,這成了他出兵向虢順理成章的事。雖然虞侯的貪婪直接導致虢國和虞國的滅亡,但晉虢兩國的恩怨也是直接因素,算起來虞侯也是個冤大頭,再加上自己目光短淺,只圖眼前利益,認賊為友,又不肯虛心納諫,最終淪為虞國的罪人。

文/堰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