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留史料最多的一位宮廷西洋鐘錶師:汪達洪

紫禁書屋 發佈 2020-01-02T08:17:55+00:00

清乾隆 紫檀框群仙祝壽插屏鍾高一三四厘米 寬一一一厘米 厚二七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汪達洪是法國人,乾隆三十一年來華,是乾隆中後期造辦處最為重要的鐘表和機械技術骨幹之一。

歡迎關注紫禁生活館~

在宮廷服務的西洋鐘錶匠師中,汪達洪(Jean Matthieu de Ventavon)可以說是留下史料最多的一位。

汪達洪是法國人,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年)來華,是乾隆中後期造辦處最為重要的鐘表和機械技術骨幹之一。據這一年九月初六日兩廣總督楊廷璋的奏摺:

據通事成林等報稱,佛郎濟亞國巴姓即吧沁,附搭該國夷船到廣。臣傳詢吧沁,據稱諳治外科,情願赴京效力,並同伴來廣一人,名喚汪達洪,熟諳天文,兼習鐘錶等技藝,均屬精巧,亦情願赴京效力等語。現為之製備衣履,擬委員於九月中旬伴送啟程……

三年後,汪達洪在北京寫給歐洲的信中說:「抵京整整一年後,我作為鐘錶匠被召至皇帝身邊。」而他開始服務宮廷的具體時間則是乾隆三十二年十一月十八日,這一天乾隆皇帝下諭「著西洋人汪大功進如意館行走」,從時間看,這個「汪大功」無疑就是汪達洪。

通過汪達洪寫給歐洲的信件,我們得知他對自己在北京宮廷的生活的看法——忙碌、充實而自由:

至於我,我每天都要進宮,因此無法與教友們一起待在城裡,我的職務使我必須待在海淀,陛下平時就住在那裡。……此外,如果我只做皇帝吩咐的活計,我就尚有喘息機會,但親王、大臣們也要找歐洲人修理他們的鐘表,而且此類物件在這裡還真不少,會修理的卻只有羅馬傳信部一位神父和我兩個人。因此,我們豈止是忙,簡直是不堪重負……

而我之所以對修理鐘錶有點興趣,也只因為希望自己對宗教有用……

再說,我們在宮中幹活很安穩。我們手下有幾名工人聽我們使喚,沒有任何人打擾我們。


原文作者:郭福祥(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9年11月刊《清宮裡的西洋鐘錶師》(因篇幅有限,原文有刪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