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電影這些年:成長、反思、未來

電影情報處 發佈 2020-01-02T09:34:31+00:00

不過在中國,眾籌電影的發展時間其實還不算長,最早的第一部眾籌電影只能追溯到2013年的《十萬個冷笑話》,當時製作方通過「點名時間」發起眾籌,至此開始眾籌電影成為電影投融資里的一個熱門話題。

作者 / 圈圈丸


如今在影視行業里,"眾籌"這個詞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眾籌電影也變成了一種被投資業和電影業越發接受的一種模式。


不過在中國,眾籌電影的發展時間其實還不算長,最早的第一部眾籌電影只能追溯到2013年的《十萬個冷笑話》,當時製作方通過「點名時間」發起眾籌,至此開始眾籌電影成為電影投融資里的一個熱門話題。


《十冷》眾籌介紹


而近幾年通過眾籌模式取得巨大成功的電影,當屬《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影片不僅實現了高口碑高票房,開啟了國漫崛起的強勢之路,更關鍵的是在當時它讓89位眾籌者獲得了本息總和3000萬元的收入,遠超他們當時投入的780萬元眾籌資金。


《大聖歸來》的眾籌形式得到許多媒體讚揚


從那以後,有別於傳統融資模式的眾籌也日漸頻繁的出現。在越來越多的眾籌影視項目里,當然有渴望經費然後專心製作的好作品,但也有一些居心叵測,利用眾籌來獲取非法盈利的人攪亂市場。


近年來的眾籌電影騙局


總的來說,眾籌雖然成為一個電影投資里的"新時尚",但眾籌卻並不是一個足夠安全的投資模式,它還有待完善和發展,而各種眾籌電影從「眾籌」那裡得到的利益也不一樣。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眾籌電影目前的發展歷史與現狀,以及未來的方向在哪兒。


什麼電影需要眾籌?


現在不管是院線電影還是網絡電影都有需要眾籌的時候。不過兩者因為特點不同、成本也有差異,因此在眾籌的時候不管是模式還是周期都會有所區別。


院線電影因為製作成本巨大,動輒數百上千萬是基本操作,因此很難以實物或娛樂權益來作為眾籌投資者的回饋獎勵。因為我國目前的電影市場裡,眾籌電影都是以獎勵模式回饋眾籌投資者,因此眾籌的院線電影無法拿到太大的投資,比如上文提到的《大聖歸來》平均每個眾籌者投資為8.43萬。這決定了院線電影想要通過眾籌融資成功,也只能是那些中小成本的院線電影。


但也不是沒有大投資的電影會進行眾籌,但其目的一般不會是為了融資,而是想通過眾籌達到宣傳作用。比如《催眠大師》《竊聽風雲》等電影都曾通過眾籌平台發起小額眾籌來達到宣傳營銷的目的。


"眾籌"的營銷模式


與院線電影相比,網絡電影需要的製作成本低,往往眾籌的資金就能解決許多問題,幫助作品實現質的飛躍。另一方面,網絡電影盈利能力肯定遠不如院線電影,所以也沒有辦法讓眾籌者實現"一夜暴富"的野心。但如果想要安全的參與到電影投資里,網絡電影的眾籌卻是首選。


與原點電影製作周期平均一兩年不同,網絡電影從立項到上線最多也就幾個月的時間。所以當一部網絡電影在籌備期就開始眾籌,既可以得到經費,也可以根據當時的市場情況調整內容滿足觀眾需求,而眾籌者也能在較短的時間裡回收投資收益,兩全其美。而相比起來,院線電影的收益不僅會受到檔期限制,而且在政策瞬息萬變的中國市場,保不齊還在製作途中就發生了變化,導致項目流產,眾籌者得不償失。


因此對於想要入行,又沒有方向的投資者來說,選擇網絡電影的眾籌才最保險。而眾籌電影的模式也需要通過成本更低廉的網絡電影來慢慢摸索完善。


眾籌平台亟需完善


參與眾籌最直接的途徑就是通過各種電影眾籌平台。但是現在國內的電影眾籌平台打鬥規模較小、且優質項目匱乏、在普通人群里知名度也低,因此在流量上完全無法和強勢的電商眾籌平台競爭,這也就導致了電影資源越來越多的往電商平台靠攏。


像《狼圖騰》和《小時代》這類知名IP改編電影都是通過娛樂寶來進行眾籌,而娛樂寶也反利用這些大IP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這也就讓普通的電影眾籌平台上幾乎再也沒有優質項目,只有不知名的網絡電影和微電影。而這些小成本項目因為沒有明星和IP的加持,能夠被大眾關注到的可能性就進一步降低,吸引到眾籌也就十分困難。


娛樂寶剛上線時十分火熱


因此,我們的電影眾籌市場非常需要具備影響力的垂直類平台幫助電影眾籌平台帶動流量,吸引關注度。比如一些視頻平台就完全可以來做這件事,它們在流量上其實完全不輸電商平台,並且視頻平台用戶還和電影眾籌的目標用戶有極高的重合度。視頻平台的用戶會因為電影本身的內容或者題材有趣而進行投資,因此哪怕只是一些小成本電影,只要內容有趣就有能夠獲得眾籌的可能。


另一方面,平台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又是進行項目資源整合,讓明星、粉絲、投資人在平台上形成良好的互動,讓平台上有一個社群文化,增加他們之間的信任度,這樣才能讓眾籌投資的轉換比例切實提高。


電影衍生品也能眾籌


我們曾說過中國電影衍生品的困境,其中一條就包括前期生產資金匱乏,導致出貨質量不高和出貨慢。而其實,這個資金完全可以通過眾籌補上,這也是眾籌電影里的關鍵一環。


2015年《大聖歸來》成為暑期檔爆款以後,許多二次元群體粉絲強烈呼籲想要相關周邊衍生品。而這個時候實現沒有準備好的片方急中生智,選擇在淘寶和京東上眾籌製作衍生品,並迅速回應觀眾需求,用一個月的時間上線了T恤、掛件、玩偶等14個類別的衍生品。據報導,最初他們只是想要99.6萬的周邊眾籌資金,最終得到了1181.6萬,遠超預期,所以才能這麼迅速的上線多樣產品。從這個角度看,《大聖歸來》真的是眾籌電影的典範。


《大聖歸來》眾籌衍生品


而同樣在衍生品上眾籌成功的還有《大魚海棠》。在電影上映期間,《大魚海棠》也是為了回饋粉絲們的需求,在淘寶開始眾籌衍生品項目,並且這次的衍生品涉及面極廣,包括衣服、鞋子、箱包、玩具、3C數碼、樂器、食品還有家居用品,可以說面面俱到。《大魚海棠》的衍生品眾籌在兩周內吸引了2萬人參與,眾籌金額達到300萬。這也再次證明了電影衍生品在中國市場所擁有的潛力,以及眾籌模式在關鍵時刻發揮的作用。


《大魚海棠》眾籌衍生品


誠然,不管是《大聖歸來》還是《大魚海棠》,在衍生眾籌成功方面都占了粉絲效應的先機,但這也足以讓電影衍生品從此在中國變成一個正經的項目。而且片方在眾籌時都選擇了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進行合作,從而確保衍生品的質量,這些行為都可圈可點,保證了眾籌者的利益。


總結一下,在電影衍生品項目上,眾籌平台一般可以選擇兩個模式,一個是與熱門電影項目合作,獲得片方授權後開始眾籌並製作,另一個就是利用平台的資源,把一些原創電影項目塑造出熱門IP,從而進行衍生品開發,從而獲得眾籌並開始製作。


眾籌電影的風險如何把控


不可否認的是,眾籌存在風險,哪怕是上文提到最保守的網絡電影眾籌項目,也不是百分之百安全。尤其是今年,各種眾籌騙局的新聞層出不窮,讓各路投資人變得越發謹慎和小心。


官媒報導眾籌電影里的陷阱

主流媒體也經常警惕大眾不要急於參與眾籌電影


因此,進一步讓眾籌電影的模式有一個風險控制機制顯得越發重要,而根據《中國電影市場》的建議,這主要需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眾籌立法,政府加強監管和行業自律,完善投資人保護機制,完善徵信體系建設。


中國現在關於眾籌的法案,只有2015年發布的一個《場外證券業務備案管理辦法》里將私募股權眾籌修改成為了"網際網路非公開股權融資",並且與公募股權眾籌嚴格區分。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約束行業規範的。從2014年眾籌行業迅速崛起以來,電商巨頭和傳統金融機構都紛紛進入眾籌市場,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從2014年到2015年,僅一年時間中國就新增眾籌平台168個。當然這展現了網際網路金融強大的生命力,對於促進民間資本也有積極意義,但問題與風險也隨之並存,缺啥法律的制約總是會出問題,並且不利於持續發展。


眾籌法的推行有利於減少行業內大量眾籌騙局,比如美國的眾籌法就規定發行發一年的眾籌資金限制為100萬美元,這既降低了投資者的門檻,也避免了小額投資承受過大風險,這些都是中國以後可以效仿的。


同時,政府監管和行業自律也需要跟上。值得慶幸的是,在2014年的證監會上發布的《管理辦法》就規定了現在的投資者必須實名註冊,而且資產數額也必須達到一定的要求且擁有相關的資產證明。這就大大的降低了政府監管的難度以及加強了行業自律的風氣。另外,眾籌作為一個新行業,其自律性在很長程度上決定了政府的監管力度,因此我們的眾籌平台應該主動承擔起項目審核和保護投資人的任務。


完善投資人保護機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這不止存在於眾籌領域,整個投融行業都需要。從建立信息披露制度開始,到設立投資人准入制度,再到平台合理運作保護投資人的投資風險。其實每一個環節還是需要影視公司或者發行方,以及眾籌平台一起努力,提高項目的真實性與可行性,並且給出足夠的信息讓眾籌者能夠做出判斷。


投資人保護機制一直是難題


至於徵信體系,其實是進一步對投資者的利益保護,從而促進眾籌行業持續性發展。目前各個眾籌平台的項目發起方提供的資料,都很缺乏信用數據系統支持,對於外行眾籌者來說難以判斷項目執行者是否靠譜,從而容易被投機分子利用。這個時候如果把徵信體系引入進來,那麼平台就能先行對項目發起人的信用狀況進行了解,從而減少眾籌者的風險。徵信體系實在難,先行加入"芝麻信用"等第三方機構的信用評價系統也不是不可以。


眾籌電影現在已經被大眾接受,在行業里更是隨處可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眾籌」兩個字都離不開我們的視線。值得我們高興的是現在每年確實能夠看到幾個優秀的眾籌電影誕生,並且取得好口碑,也獲得了高票房回饋了眾籌者。


而那些發生在眾籌行業里的投機案例雖然也"屢禁不止",但我們相信隨著眾籌業不斷地規範,這類狀況也會越來越少。中國電影始終要與投融行業並行,而眾籌是投融行業里的新貴,也註定可以幫助中國電影前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