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為什麼成了民族的罪人?看《四庫全書》的編撰過程就知道

指點江山 發佈 2020-01-19T11:08:28+00:00

說到百科全書,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在我國古代,很早就有了屬於自己的百科全書,那便是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的典籍——《永樂大典》。

說到百科全書,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在我國古代,很早就有了屬於自己的百科全書,那便是編撰於明朝永樂年間的典籍——《永樂大典》。這本書囊括了我國的天文、地理、戲劇和工藝等多方面的文化典藏,可謂是一部集古代文化典籍於大成的曠世著作。

然而,不幸的是,《永樂大典》正本尚不能確定是否存世,並且,副本遺存不到十分之一。相較大家所熟知的《四庫全書》,《永樂大典》的知名度顯然更高,但是,這兩本無疑都是中國古代最具知名度的百科全書。今天,就來聊一聊,它們在古代書籍的保護和流傳工作中,都發揮了什麼作用。

明成祖統治時期,曾下令編撰《永樂大典》,並命解縉和姚廣孝作為主要的編撰人,參與修訂。作為中國第一部內容較為完備的百科全書文集,這本書包括目錄在內共有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我國古代七八千種圖書。正因為這部典籍的制定,使得我國明朝之前的文獻,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其中,包括14世紀之前的文學、地理和宗教等相關文獻。而這,也使得中國古代的光輝文化成就,得以被世人所見證。《永樂大典》的編制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從永樂二年正式開啟編制工作後,僅定稿就耗費了三年,而到永樂六年才完成了整本的編撰工作。

另外,參與編制的人員數量,也非常巨大,從朝廷的文官到宿學的大儒學家,共計2.16萬人。可見,編制這部大典工作之繁瑣。

據史料的記載,永樂年間雖然完成了整套的編撰工作,但是,卻一直沒有抄錄副本。一直到嘉靖年間,《永樂大典》才有了如今為人所知的副本。可見,這部大典的內容之繁雜。

但是,如此耗費人力財力的《永樂大典》,卻在明朝末年遺失了。而僅存的副本,也在戰火中丟散。如今,只剩下流散於世界各地的副本。而這本書,不僅在中國的歷史上擁有著重要的地位,在國外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不列顛百科全書》就曾在其「百科全書」類條目中,記載了中國明朝的《永樂大典》,還盛讚其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可見,其影響之深遠。

而如今,同樣為人所知的《四庫全書》,則是在清朝年間被編撰完成的。當時,乾隆命令由紀昀及三百多位大臣和學者負責編著。另外,還下令3800多人負責抄寫,共編撰了近十三年。所以,這本書耗費的人力和錢財,可以說是與《永樂大典》相當的。

《四庫全書》的整套,分為了經、史、子、集四部分,使得這部典籍,也因此得名為「四庫」。

全書總計3500多冊,共計7.9萬卷,囊括的字數約為8億字,比之前的《永樂大典》更甚。之前,所說的《永樂大典》正本,在明末就已經遺失。可能因為此事的影響,所以,當時的乾隆皇帝就命人抄錄了7部《四庫全書》。而且,全部被分開在全國各地保存,這樣便避免了遺失的問題。

當時,這部分抄錄的《四庫全書》副本中,有4部都分別被存放在了紫禁城、遼寧瀋陽、圓明園,以及河北承德。而後邊抄錄的3部,則被儲存在了揚州、鎮江和杭州,使得這7部所存放的地方,也被稱為「北四閣」和「南三閣」。因為乾隆皇帝對典籍的保護,如今流傳下來的副本,就有三套半之多。

但是,令人惋惜的是,因為乾隆皇帝的緣故,文史大臣在整理古代文獻資料的時候,銷毀了很多對清朝不利的文獻,而且,一些含有政治敏感詞語的典籍,也被纂改得面目全非。所以,編撰《四庫全書》的過程,實際上變成了一個「毀書」的過程。

因此,這部典籍也被笑稱為「四庫毀書」。

除此之外,這部典籍中呈現的內容,基本上都是當時的清朝統治者希望我們能看到的,並不能完全作為研究古代文獻的參考典籍。當然,僅僅纂改古籍還不夠,乾隆還對那些遺存的文獻進行了銷毀。在編撰過程中銷毀的書籍,差不多有一萬三千多卷,而焚毀的書籍數量,則達到了十五萬冊。

可見,其為了刪除對清朝不利的歷史記載,乾隆可謂是絞盡了腦汁。當時,清朝的文史大臣還在乾隆的命令下,對明朝遺存的檔案,進行了系統性的銷毀。其中,主要為天啟和崇禎時的兵部檔案,以及少量關於洪武、宣德以及萬曆年間的官方文書。最後,導致關於明朝的1000萬份歷史檔案全部滅失。

當然,除了銷毀當時遺存的檔案之外,清朝還對殘餘的書籍進行了纂改。所以,乾隆編制《四庫全書》在一定程度上,斷送了中國古代的部分文化遺產。另外,乾隆當時銷毀的不僅有關於清朝的不利言論,甚至將涉及契丹、女真和蒙古等的文字,都進行了纂改。

當時,在編撰《四庫全書》的高壓背景下,全國當作禁書被繳獲的書籍就達到了三千多種,共計十五萬多部。並且,採用焚毀方式清除的書籍超過了七十萬部,以至於,銷毀的書籍與編撰《四庫全書》收錄的書籍數量相當,真不知是中華文化的幸還是不幸。

在乾隆皇帝領導下的《四庫全書》編撰工作,也因為篡改而出現了許多的笑話。

諸如:辛棄疾在《永遇樂·千古江山》中本是「人道寄奴曾住」,最後,竟被文史大臣們改成了人道「宋主曾住」。當時,大臣們覺得「寄奴」二字太像「奴才」了,所以,站在自己的角度,以彆扭的名義給改掉了。而這,足以見其對歷史的「傳承」,已經到了隨意纂改的地步,根本毫無尊重可言。

如今,《四庫全書》還保留的特別完好,但是,其呈現給我們的中華歷史文化,幾乎如同上了「濾鏡」一般,雖可鑑賞,但是,卻千萬不能當作真實的歷史文獻去研究和評鑑。而《永樂大典》則不同,其在編撰修訂古籍文獻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是如實寫入。所以,對當代社會來說具有更高的歷史參考價值。

說到這裡,大家對這兩部典籍,就有了非常全面的認識。其中,誰在保護古代文獻,誰又在毀滅歷史的真實面貌,想必已經明了。

參考資料:

【《庚子使館被圍記》、《明世宗實錄》、《中國古籍版本學》、《中醫古籍與藏書文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