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90後」妹子和她的84個特別「親人」

華龍網 發佈 2020-01-19T11:09:44+00:00

2016年,栗春容成為該中心的一員後,這裡便成為了她第二個「家」。90後的栗春容是兩個孩子的親生母親,但在供養中心裡,她還有84個需要照顧的「特別親人」。

記者手記:高齡皆父母,晚輩盡兒孫。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9日6時(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李華僑/文 受訪者/圖 董進/主持)老人臨終前,顫抖著雙手,在栗春容手上寫下「好人」二字。這位老人是栗春容的「親人」,卻沒有任何血緣關係,這樣的「親人」,栗春容還有80多個。臨近春節,重慶市奉節縣草堂鎮失能供養中心院長栗春容,正和工作人員們一起貼春聯寫福字,到處洋溢著新年的喜慶。2016年,栗春容成為該中心的一員後,這裡便成為了她第二個「家」。90後的栗春容是兩個孩子的親生母親,但在供養中心裡,她還有84個需要照顧的「特別親人」。為了照顧好他們,栗春容幾乎天天都待在這裡。「只要他們需要,我就會堅守下去。」栗春容說。

第一天上班 她因為這件事噁心得吃不下飯

貼完春聯已臨近中午,栗春容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水,就趕緊招呼同事,給中心裡的失能人員們準備午飯。回頭看到坐在院壩里的一位老人,她趕緊上前招呼著:「劉老師,天冷了,衣服要多穿,不要著涼了。」

「栗院長,有你們在,我們吃得好穿得暖,很幸福。」回應栗春容的是草堂鎮竹坪村的村民劉興。2018年,屬於貧困戶的他家裡房子被洪水衝垮,失去住所後被安置到供養中心。但在這裡 ,老人的生活質量並未受到影響。

2015年,奉節縣民政局啟動貧困家庭失能人員集中供養政策,在全縣建起了3所失能供養中心,對農村「五保」、城市「三無」、城鄉低保和農村建卡貧困戶等貧困家庭中的失能人員進行集中供養,草堂鎮失能供養中心便是其中之一。在這裡像劉興這樣被集中供養幫扶的對象還有83人,而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家長」,那就是栗春容。

也是在那一年,還是一家電子企業主管的栗春容,還和丈夫帶著年幼的兒子、偏癱的婆婆一起在深圳打工。因婆婆患了肺癌,最終一家人選擇回到老家奉節。當年年底,栗春容和鄰居一起送孩子上學時,偶然得知鎮里正在建設的失能供養中心正在招人,想著在家閒著也是閒著,於是便決定報名試一試。

身為「90」後的粟春容,在招聘當天顯得格外「出挑」。面試人員見她年紀輕輕、眉清目秀,擔心她吃不了苦。「養護院是照顧孤寡老人、失能人員的地方,工作人員除了給他們洗衣餵飯外,有時還要擦屎接尿,這種又髒又累的活兒,能幹下來嗎?」工作人員問道。

「當然幹得下來,我不怕髒不怕累!」栗春容回答得斬釘截鐵。

栗春容成功應聘了管理崗,通過培訓後,成了供養中心的院長。她躊躇滿志,誰知道第一天上班,現實就給了栗春容一個「下馬威」。第一次走進供養中心,看著床上躺著的十幾個聾啞智障或肢殘的人,粟春容頓時被「震撼」了,一方面十分同情他們的遭遇,另一方面不知工作要從何下手。

但栗春容沒有退縮,她從最基本的護理員工作入手,和其他同事一起照顧起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換尿片、洗屎片,餵飯、洗澡,所有的護理工作她都做了個遍。

栗春容至今還記得,第一次在供養中心裡洗屎片時,她噁心得連飯都吃不下。經過一段時間後,栗春容開始慢慢適應了這裡的護理工作,甚至如果哪天沒能看到那些孤殘人員,她的心裡總是會十分牽掛,不知道對方過得如何、好不好。而和她一起進養護院的10多個同事中,最終只有3人堅持了下來。

臨終前老人在她手上寫了兩個字——「好人」

2016年元月30日早上,栗春容像往常一樣,起床後便開始巡房。當走進七旬癱瘓老人許雄武房間時,栗春容發現老人躺在床上口吐白沫,她連忙上前輕拍老人肩膀,呼喚著老人的名字。

許雄武艱難地睜開眼,緊緊拉著栗春容的手不放,流著淚望著她,嘴一張一合。在彌留之際,他艱難地在粟春容手上寫出了一個「好」和一個「人」字。

無兒無女的許雄武,供養中心剛成立時便被送來了。當時全身癱瘓的他,被兩個人從車上抬下來,迎面而來的便是一股惡臭。但粟春容沒有一絲猶豫,帶著兩個護理人員便手把手地為老人洗澡換衣,替老人將身體擦拭乾凈。

由於老人身體持續惡化,被送往當地醫院住院,並被下達了病危通知書。粟春容時常去探望,為老人帶去些好吃的,陪他說說話。從醫院回到供養中心後,粟春容又和同事一起,輪流24小時對老人進行照顧。

擔心老人因長期臥床長褥瘡,栗春容每隔兩三個小時就要為老人翻身,每天都打來溫水為他擦身體。由於老人吞咽困難,粟春容還每隔幾個小時便用針管給他打流食。

「當時扶著他去世的那一刻,我心裡挺害怕的,這是第一次給老人送終。」栗春容回憶著,許雄武去世後,栗春容為老人擦洗身子、梳頭、穿衣,並按照當地風俗,將老人安葬。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歷類似的情況多了,栗春容心裡的畏懼感也逐漸消失了。性子暴躁的陳秀英剛來到供養中心時,蓬頭垢面。栗春容拉著她去洗澡,她死活不去,還咬了栗春容的手腕,差點咬出血來。但栗春容並沒有責怪她,依舊耐心地幫她洗澡換衣。智力障礙青年盧建國來時,吃飯連勺子都不會握,為了教會他,粟春容坐在他身邊一次次地遞勺子給他練習,直到他學會。

誰都無法想像,這樣又髒又累又苦的活,一個月粟春容的工資只有2400元,而她在這一呆,就是四年多。這期間,她不是沒想過放棄。

現在夫妻倆加起來每月一共掙四五千塊錢,還要養兩個娃,生活壓力真不小。「哪裡掙不到兩三千塊錢?隨便找個事做,比如幫人看看門市、賣賣衣服,都能掙這麼多,還不用這麼辛苦。」粟春容說道,但責任與關心,又讓她選擇了繼續守候。

對自己的親生兒子 她有著一份愧疚

「松娃子,我又來看你了,最近感覺怎麼樣,身體有沒有好點?」外出務工回來的楊傳福,正詳細詢問兒子楊青松在供養中心的近況。

今年33歲的楊青松住在供養中心已經快4年了。楊傳福是草堂鎮天坪村建卡貧困戶,妻子早年去世,兒子楊青松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為了照顧兒子,楊傳付無法外出務工,一家人全靠他種植幾分薄田過活。雖然有低保,但除去兒子的醫藥費,一家仍舊入不敷出。

2016年,楊傳福將兒子送到了供養中心,因為不放心還偷偷過來觀察了1個多月。「養護院的栗院長真是好人呢!」楊傳福說到,剛進供養中心那會兒,兒子不肯吃飯,栗春容就坐在他的床邊一勺勺餵他。

一次,楊傳福到供養中心接兒子回家,兒子竟拉著栗春容的衣角,怎麼也不肯走。這也讓楊傳福徹底放心了。隨後他前往湖北巴東打工,除去開支,一個月能存上2000多元。

「兒子在供養中心,我也能安心在外務工,家裡的生活也改善了。」楊傳福的聲音里充滿著感謝。

事實上,在這裡像楊傳福這樣的貧困家庭還有很多,通過供養中心的集中供養,為他們解決了後顧之憂,能夠更好的脫貧致富。

但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栗春容對於兩個兒子,卻總是充滿歉疚。栗春容還記得,大兒子上三年級的時候寫過一篇作文:「別人家的爸爸媽媽都會有很多時間陪孩子,但我的爸爸媽媽卻老是不見人影。」

栗春容看後,心裡酸酸的,默默地就流下了眼淚。

自從在供養中心工作後,栗春容就沒有了雙休日,每天吃飯、睡覺基本上都待在中心。一個月雖然有4天調休,但她也常常是回到家沒待多久,就返回中心,她總是放不下那些「父母」和「孩子」。

不過令粟春容欣慰的是,現在大兒子周末放假後,經常會來中心陪她,兒子很快就和中心的人們熟絡起來,總能玩得很開心。

去年夏天,栗春容和丈夫收到兒子從夏令營寫來的一封信,裡面寫著:「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知道,你們在我背後默默付出,以前我還小,不懂事。以後我一定聽話、刻苦,不調皮了。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栗春容說,雖然孩子年齡還小,但似乎懵懵懂懂能理解母親,這讓她又感動又欣慰。

近幾年,栗春容在圈內有著好名聲,一些康養機構想「挖」走她,待遇也都給得很不錯。但她一一拒絕了,她捨不得離開這裡,捨不得這群特別的「親人」。

(文中人物除栗春容外均為化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