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缺貨,誰在收割業績

半導體行業觀察 發佈 2020-01-02T11:21:57+00:00

天風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由於蘋果、華為、AMD以及高通客戶的訂單增多,尤其是華為麒麟990、蘋果A13兩款產品處於備貨期,台積電7nm晶圓訂單大幅度增長導致產品供不應求。

來源:內容來自「第一財經」,謝謝。

蘋果AirPods的熱銷徹底點燃了消費市場對TWS(真正無線立體聲)耳機的熱情,其藍牙主控晶片目前也供不應求,價格飆升。

這主要是由於半導體器件基礎性原材料晶圓的產能滿載,晶圓廠商背負著巨大的供貨壓力。

隨著去年下半年市場對5G需求的增加,加上蘋果iPhone11系列銷售優於預期,半導體生產鏈訂單觸底回升。

天風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由於蘋果、華為、AMD以及高通客戶的訂單增多,尤其是華為麒麟990、蘋果A13兩款產品處於備貨期,台積電7nm晶圓訂單大幅度增長導致產品供不應求。除7nm外,多數晶片廠商出貨的主力製程,如16nm、12nm、10nm,產能也已陷入滿載狀態。由於訂單堆積,台積電部分訂單延遲交貨,並且延遲時間長達100天之久。

里昂證券表示,亞洲8英寸晶圓代工供不應求,不僅是台積電,聯電、中芯國際等廠商也面臨相同情況。主要原因在於,包括超薄型屏下指紋辨識、5G手機拉貨等都在讓整體晶圓需求大增,包括台積電等廠商都會因此受惠。

中芯國際、先鋒、華虹半導體等企業受需求影響也提高了產能。事實上,去年二季度起,大陸自主晶圓廠已進入投產高峰,多個晶圓產線投產也帶來了相關設備的採購潮。

晶圓廠產能遭哄搶

「現在的工作就是和上游晶圓廠要產能,下單也要非常果斷。」國內的一家TWS耳機廠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市場不等人。

去年聖誕前夕,蘋果新款AirPodsPro耳機就已經在美國全網售罄。分析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測,去年全球TWS耳機出貨量為1.2億副,光是第四季聖誕旺季就能賣出4250萬副,幾乎追上2018年全年出貨量水平。

而今年,隨著投入TWS耳機的品牌越來越多,以及蘋果AirPods換機潮來臨,Counterpoint預計2020年TWS耳機出貨量將躍升至2.3億副,年增率高達91.6%,有望重現2009到2012年智慧型手機的爆發性成長。

此前,由於本土晶片廠商的推動,TWS耳機藍牙主控晶片的價格一路下滑,但在最近幾周,情況出現了反轉。據業內人士透露,TWS耳機藍牙主控晶片價格在經歷了暴跌後開始觸底反彈,目前比低谷時的價格已上漲了三四倍,究其原因主要在於上游代工廠商的產能滿載,導致了缺貨潮。

缺貨潮也讓上游晶圓廠商的代工壓力增大,而這種壓力將會持續到今年一季度。

除了TWS耳機帶來的藍牙主控晶片的火熱之外,CMOS Image Sensor(CI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圖像傳感器)需求的上升也給上游晶圓廠商的產能帶來挑戰。

2018年以來,CIS市場持續火熱。隨著智慧型手機搭載的攝像頭個數的持續增加,這種情況更是愈演愈烈。Apple的2016年機型iPhone7Plus搭載了雙攝像頭,而後華為手機開啟了「三攝像頭戰略」。現在,主要的智慧型手機廠家都相繼在高端、中低端手機方面投入多攝像頭機型。據調研機構預估,在2020年的手機銷售總數中,搭載雙攝像頭(以及更多攝像頭)的手機占比約為72%(2019年約為52%),搭載三攝像頭(以及更多攝像頭)的比例高達29%。

此外,行業研究機構HISMarkit指出,隨著政府和企業加大對安全網絡的投資,到2021年全球將有逾10億監控攝像頭,CIS需求增長可觀。而在這些應用背後,將帶動索尼、三星、OV、格科微、思特威和安森美等CIS原廠以及台積電、中芯國際、華虹宏力和武漢新芯等晶圓代工廠的業績增長。

在IHSMarkit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前十半導體榜單中,索尼去年三季度的營收環比增長了41.5%,從上一季度的第15一躍到第9。而受到需求擴大的影響,包括索尼、三星以及SK海力士在內的CIS供給廠商也相繼加速提高產能。

里昂證券表示,如今有些下游廠商繞過供應商直接找上晶圓廠,而三星本身的晶圓代工廠產能也幾乎滿載,這也是前所未有的情況,預計將會把部分訂單轉向12英寸晶圓廠。台積電所收到的訂單已超過2020年總產能,若客戶不先果斷下手為強,基本上已經分配不到產能。

里昂證券亞洲科技產業部門研究主管侯明孝認為,台積電產能供不應求程度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嚴重許多。此外,2017和2018年需求十分強勁的車用與工業需求目前還相當疲軟,一旦復甦,產能需求勢必更為緊張。

利好上游晶圓製造供應鏈

晶圓製造的主體可分為IDM(國際整合元件製造商)企業和晶圓代工廠,IDM巨頭主要在美國,我國主要是代工廠。

據IHS的統計,全球矽晶圓代工行業營收2017年達到573億美元,2012~2017年複合增長率達10.8%。數據顯示,純晶圓代工產能占比由2012年的24.1%增長至2017年的34.0%。預計2018~2020年,晶圓代工行業收入增速將維持在8%左右。

事實上,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需求增長遠超全球其他地區。2018年,中國純晶圓代工市場規模大漲41%,所占總份額增長了5個百分點,達到了19%。從全球來看,僅次於美洲居第二位。招商銀行研究院表示,中國大陸市場基本上推動了整個純晶圓代工市場的增長。

機構認為,大陸半導體供應鏈本土化勢不可擋。「在晶圓代工領域,中國正處於晶圓製造產能擴張的歷史性階段,逆周期投資是中國半導體設備需求韌性和成長性較強的重要支撐。」華泰證券在一份研報中表示,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消費市場,消費重心一定程度上也牽引產能重心轉向中國,同時疊加國家戰略支持,全球產能不斷向中國轉移,中資、外資半導體企業紛紛在中國投資建廠,2019到2021年中國本土企業有望成為晶圓廠建設的主力。

2018年以來,已有多個晶圓產線投產,這意味著大陸晶圓廠將陸續進入下一輪設備採購密集期。

目前,以中芯國際、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為代表的本土半導體製造企業正分別在邏輯電路晶片、3D NAND存儲晶片、DRAM存儲晶片領域布局先進位程產能,是中國半導體製程工藝技術走在最前沿的企業。

中芯國際全球銷售與市場資深副總裁彭進此前曾表示,中芯國際的產能仍在持續擴充,需求主要與智慧型手機像素增加和手機攝像頭數量增加有關。目前,全球前五大攝像頭供應商有3家將中芯國際作為主要代工廠,其中包括日本最大的一家,以及一家中國最高端的CIS供應商。

受益於晶圓廠建設快速推進,華泰證券表示,2020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有望躍居全球之首。

本土晶圓廠先進位程的產能擴張和技術逐步成熟,為國產設備提供了更好的驗證試用平台和進口替代機會。據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上半年國產設備在集成電路生產線設備市場占比達到10%左右。

方正證券在研報中表示,2019年二季度起大陸自主晶圓廠進入投產高峰,未來三年半導體設備需求迎來爆髮式增長。預計2019~2022年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總投資在700億美元左右,相比2018年的120億美元有很大增長空間。此外,晶圓廠本身擴產有降本的採購需求,有利於國產化率的提升。國產設備中,北方華創與中微公司將引領國產替代。

*免責聲明: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讚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繫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2177期內容,歡迎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