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國為什麼要不斷擴張?

火鍋老王 發佈 2020-01-19T12:37:41+00:00

清朝巔峰時期的版圖面積是1300多萬平方公里,並非1453萬,相比於明朝,清朝確實比較好戰,清朝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首先說明一下,清朝版圖的巔峰時期是在清中期的乾隆晚年,極盛時期總面積為1316萬平方公里,是非常遼闊的。

清朝巔峰時期的版圖面積是1300多萬平方公里,並非1453萬,相比於明朝,清朝確實比較好戰,清朝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首先說明一下,清朝版圖的巔峰時期是在清中期的乾隆晚年,極盛時期總面積為1316萬平方公里,是非常遼闊的。相比於清朝,明朝的版圖就要小一些。明朝版圖最大的時期是位於明朝初年,當時明軍武力正盛,對北逃的元廷進行持續的火力輸出,明軍越過長城,對蒙古南部、新疆東部和東北地區進行了有效控制。明朝初年在漠南一帶設置四十餘個衛所防衛,包括東勝衛、雲川衛、官山衛、全寧衛、老哈河衛等等,北元與大明之間的邊界走向大致為陰山、大青山南麓、西拉木倫河一線。在東北地區,明朝設奴兒干都司,下轄130多個衛所,將東北疆擴充至外興安嶺、庫頁島等地。至萬曆年間東北羈縻衛所增至384個,但是這些衛所都是任命當地部落酋長進行管轄,屬於羈縻性質。在西北地區,明朝設立了關西七衛,管轄甘肅西部和新疆東部地區。但是與東北衛所一樣,關西七衛所也是屬於羈縻衛所,明朝也沒有直轄該地區。至於西藏和西南地區,明天同樣是設立都指揮使司和衛所進行羈縻管轄。但是到了明朝中期,隨著國力的衰落和蒙古再度崛起,明朝對邊疆的控制能力大大減弱,尤其是在北部邊界。明朝與蒙古的邊界線不斷南移,最後明朝的北部邊界又退回到了長城沿線。而為了抵禦女真和蒙古的入侵,明朝在長城一些設立了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太原、固原九個防禦重鎮,稱"九邊"。到明朝後期,明帝國版圖主要停留在關內地區以及遼東,俗稱"兩京十三省"。而對於關外的領土,例如青藏和黑龍江流域,明朝政府主要採取羈縻政策,沒有直接進行管轄。萬曆年間,遼東的後金日漸強大。在薩爾滸之戰後,後金迅速奪取了東北和漠南蒙古,對明帝國構成了巨大的威脅。1644清軍入關,之後清軍用了20多年時間基本平定了關內。到康熙中期,清朝的版圖包括東北、漠南蒙古和關內地區。在剿滅了三藩之亂和統一台灣後,清廷徹底的撲滅了關內漢人的反抗,此時清朝剛剛準備放鬆擴張的步伐。但很快,位於新疆和漠西蒙古的準噶爾汗國開始向東挺近,意圖吞併喀爾喀蒙古,統一蒙古逐步,然後進軍關內。面對準噶爾部的擴張,喀爾喀蒙古無力抵抗,後經過討論,喀爾喀蒙古決定投降大清。蒙古和大明朝打了200多年,明朝始終沒能征服蒙古。如今蒙古內亂,康熙皇帝怎麼可能放過這一天賜良機?康熙立即決定出征蒙古,迎擊準噶爾。也許是天佑清朝,在準噶爾大汗噶爾丹出征之後,他的侄子策妄阿喇布坦在後方自立為汗。在得知後院起火後,噶爾丹並沒有返回平叛,而是決定孤注一擲,率軍東進。但是由於喪失的後方的支持,他手中的兵馬實在是太少了,只有區區三萬人。1690年,噶爾丹與清軍在烏蘭布通交戰,最後噶爾丹彈藥耗盡被迫撤退。1696年,清軍在昭莫多伏擊噶爾丹,噶爾丹慘敗,在逃亡的路上自殺。而清軍則順勢占領漠北蒙古,完成了明朝兩百多年不曾完成的心愿,清朝版圖空前擴大。不過雖然噶爾丹兵敗身死,但準噶爾部卻依舊割據漠西蒙古和新疆與滿清對峙,由此開啟了清准之間近百年的戰爭。1717年準噶爾汗國新可汗策妄阿拉布坦入侵青藏地區,占領拉薩,消滅了盤踞青海和西藏的和碩特汗國,和碩特汗國首領拉藏汗被殺。在接到西藏淪陷的消息後,康熙皇帝封皇十四子胤禵為大將軍王出征西藏。此戰清軍成功驅逐準噶爾人,清軍也正是西藏地區駐紮了下來。此後準噶爾汗國與清帝國就青海和西藏地區開始了拉鋸戰,雙方互有勝負。平心而論,准軍的戰鬥力確實在清軍之上,而早在三藩之亂時,八旗的戰鬥力就大不如前了。對此清廷只得從東北徵調索倫等族戰士編入滿洲,稱"新滿洲",以彌補八旗戰鬥力下降的問題。但即便如此,清軍在正面戰場上仍舊時很難占到便宜,因為除了軍隊戰鬥力不如准軍以外,清軍的火槍裝備也不如准軍。準噶爾部的火器技術源自沙俄和奧斯曼帝國,雖然這兩家的武器比不上西歐,但比清軍使用的明代火器還是先進很多。不過好在清朝人口眾多,國力強盛,經得起消耗戰,最終擊敗準噶爾奪取西藏控制權。1727年,雍正帝設立駐藏大臣衙門,正式確立了對西藏的統治。清軍在奪取西藏後又準備趁勝進攻準噶爾本土,但均遭遇慘敗,迫使雍正皇帝與準噶爾議和,雙方劃定邊界,兵戈暫熄。1727年準噶爾大汗策妄阿拉布坦病逝,準噶爾汗國陷入了嚴重的內亂。1754年準噶爾大汗和輝特部台吉阿睦爾撒納發生嚴重內訌,阿睦爾撒納鬥爭失敗,逃往清朝,將準噶爾部虛實盡數報告給了乾隆皇帝。1754年乾隆皇帝乾綱獨斷,發兵進攻準噶爾汗國,並在同年消滅準噶爾汗國,至此清朝版圖進入全盛狀態。縱觀清朝的歷史,就是一部擴張史,相比於明朝,清朝更具有擴張性。明代的權利分配是皇帝、文臣和宦官之間相互制衡,雖然最終的決策權還是在皇帝,但文官集團和宦官對皇帝也有赫達的影響力,但凡大事的決定需要各方意見保持統一,而明朝文官們是不太喜歡將錢用來擴張領土的。反觀清朝,漢臣在清政府中的地位較低,無法左右皇帝的決策,只要皇帝想打仗,官員們就得把錢給擠出來。而有了錢,皇帝就可以將他的戰爭進行下去,直到將敵人逼上窮途末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