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擺脫對孩子的「教育焦慮」?

方家的圓媽 發佈 2020-01-02T12:50:24+00:00

「教育焦慮」其實就是面對其他同齡的孩子,家長的行為,社會的進步,你不知道應該給孩子報什麼輔導班,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更好的課程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孩子還能學什麼,在同齡人中是什麼水平,甚至連孩子學的東西有什麼用,都不知道。

有兩個段子:


1、兩個北京海淀的寶媽聊天。

一個寶媽問:我們家孩子4歲,1500個英文詞彙量夠不夠?

另一個回答:在美國肯定夠了,但在海淀不夠。


2、現在補習班這事,學校是不提倡的。

但為了讓孩子能上好學校,一波家長用盡各種辦法,偷偷摸摸地給孩子報補習班。

那沒上補習班的家長呢?也沒閒著,偷偷摸摸舉報了這些補習班。

在2019年一整年裡,同時有「教育」和「焦慮」兩個關鍵詞,超過 10 萬+的微信公眾號文章,有3470篇,平均每天將近10篇;

「家長」、「父母」和「焦慮」連在一起的10萬+,有6751篇,每天18篇。


焦慮產生的根源是什麼?對未知的不確定性。

「教育焦慮」其實就是面對其他同齡的孩子,家長的行為,社會的進步,你不知道應該給孩子報什麼輔導班,不知道是不是還有更好的課程自己不知道,不知道孩子還能學什麼,在同齡人中是什麼水平,甚至連孩子學的東西有什麼用,都不知道。

跨年夜,我一邊陪著圓圓玩玩具,一邊和圓爸看羅振宇「時間的朋友」的跨年演講直播。

教育專家沈祖芸老師推出了《2019-2020 全球教育報告》。

這是沈祖芸在過去的一年內訪談了100多位教育工作者,考察了全球25所中小學校、12所世界名校而撰寫的報告。

報告裡面有一句話非常重要:

現在的世界已經不是按照領域來劃分的,而是圍繞挑戰來組織的。

她發現,全世界的教育工作者,都在焦慮一個問題:工業時代形成的教育模式,已經跟不上資訊時代的需求。

看完之後,我感覺更「焦慮」了。什麼意思?

就是說,今天無論分數考得有多高,專業學得有多深,如果不能到真實世界裡去解決一個個具體而複雜的問題,不能將所學轉化為應對一個個挑戰的解決方案,那就會不適應。

我的理解是,現在教育如果只是單純教知識,那其實機器都可以替代掉老師甚至學校了,現在通過網絡 AI 技術,實現教課、解題已經很成熟。

如何讓孩子的認知邊界擴寬,如何進行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融合連接,貫通使用,才是迫切的問題。


為了應對這個變化,有一些學校已經在往前探索了。

很多學校已經從題目入手,來重新組織課程體系。

比如來看一道小學裡的語文題:

這都不是考你任何領域的知識,這是給你一個真實世界的挑戰,看你如何應對它。

再看一道中學作文題:

要想給劉邦寫簡歷,首先,你得對劉邦的生平背景足夠了解,有哪些工作經歷,擅長做什麼,有哪些社會上方方面面的人脈資源。

其次,你得了解他應聘的那份工作吧,比如說要讓劉邦應聘一名銷售總監,得知道這個工作需要什麼能力吧。

更重要的是,還得有本事穿越到劉邦的內心,站在他的立場上,幫他通過這份求職表,完成一次自我推銷。

圓爸看到這兩個題,一臉懵逼。

我還曾經聽一個定居加拿大的同學,講她 11 歲孩子在完成一道作業題: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國旗來歷和含義。

可以想像這裡的信息量有多大。

要先搞清楚這世界上有多少國家吧?這涉及到地理知識。

為什麼有些國旗很相似,有的國旗里還有其他國旗的圖案?這是歷史。

每個國家國旗圖案的含義,這是政治。

肯定不是問父母就能解答出來的,因為父母也不懂。

所以小孩還需要會熟練用電腦上網,利用搜尋引擎、維基百科獲取信息,還要辨別所獲得信息的真偽,然後再把所有的信息進行整理加工。

11 歲的孩子啊!

這些真實的題目,都可以寫成論文了。

別說一個小孩,就算是一個大學生,一個工作已久的成年人,未必都能答的好。

這就叫「世界不是按照領域來劃分的,而是圍繞挑戰來組織的」。


當你還以為學校只是給學生灌輸知識的時候,學校已經開始了自我進化。

從教學階段開始,讓課程對接真實世界的挑戰。

北京十一學校聯盟的總校長李希貴說,課程這個概念本身都在發生轉變。

課程是什麼?

不是知識的注射器,而是要把社會上的那些挑戰,孩子們將來會遇到的那些問題,打包濃縮,變成課程,讓學生們提前體驗,提前觸發孩子們的稟賦。

比如十一學校的戲劇課,一般人一聽這個學校開戲劇課,就覺得這個學校條件真好,能學藝術。

但在十一學校,戲劇課的作用其實不僅僅是這一點。

他們的戲劇課不分班,而是跨年級打通的。

學生參加戲劇課,可不是化好妝上台演個角色那麼簡單。

演員只是其中一種工種。

要讓一齣戲劇能夠上演,得有導演吧?得有編劇吧?得有副導演在全校找演員吧?得有做服裝的吧?得有管劇務的吧?甚至還得有管舞檯燈光舞美的吧?戲拍完了要上演,還得有管賣票、拉贊助、做海報的吧?

這些工種,都是戲劇課的一部分,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各自的工種。

就這樣,在排演一台戲劇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可以鍛鍊組織協作能力,更有機會,發現自己的稟賦。

「教育」的範疇在今天已經改變。

變革,其實已經是一個共識了。

有些教育機構已經開始打破招生對象、學制、學習形式、教學組織的壁壘和界限。

那麼作為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要如何改變呢?

沈祖芸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考慮:

  1. 教育目標是否與國家、學校一致
  2. 家庭是否是一個學習型的小組織
  3. 家裡的空間有沒有支持到孩子個性化的學習方式
  4. 有沒有為孩子創造過更加豐富的課外學習經歷而不只是補課
  5. 自己是不是一個最好的情緒勞動者
  6. 你是用分數這一把尺子來評價孩子,還是發現了他身上的各種潛能與優勢

當然,這個《全球教育報告》並不是提供一個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


如果說,報什麼興趣班是教育的「微觀視角」,那它就是家長要如何同孩子一起成長的「宏觀視角」。

宏觀視角有什麼用?

當大家都在一起往前跑的時候,你能先預判,前面是否有洪水猛獸,是否是一條死路而提前拐彎。

你不會陷入對前方未知的焦慮。

但沒辦法的是,你必須跑起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