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非遺大師學捏麵人 南京小學生零距離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南京日報 發佈 2020-01-19T14:20:31+00:00

南報網訊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馬道軍)1月18日,第七屆南京民俗文化節開幕,恰逢周末和寒假第一天,在老師和家長的組織下,一群小學生們專門體驗麵塑、扎染、剪紙等非遺民俗課堂,從中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

南報網訊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馬道軍)1月18日,第七屆南京民俗文化節開幕,恰逢周末和寒假第一天,在老師和家長的組織下,一群小學生們專門體驗麵塑、扎染、剪紙等非遺民俗課堂,從中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

當天上午9點半,「助殘公益就業創業導師」、南京市民俗博物館錢翠芳老師專程趕到市殘疾人托養中心,為這裡的殘障孩子和玄武外國語小學附屬小學二(3)班的學生志願者上了一堂生動的麵塑課,並現場教授孩子們學習麵塑這項傳統技藝。

麵塑俗稱「捏麵人」,也叫「捏粉」「江米人」,是用精麵粉、糯米粉、鹽、防腐劑等原料製作的各種人物或動植物形象,是一種家喻戶曉的民間藝術。近幾年,中國的麵塑藝術已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活動中,孩子們全神貫注地聽著麵塑實踐課,只見小小的麵糰在麵塑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錢翠芳手中揉搓,切塊,壓扁,造型,一個栩栩如生的福鼠造型就被捏出來了,一旁的孩子們嘖嘖稱奇,不時發出驚呼,現場氣氛活躍。

「製作麵塑要求動手能力很強,中小學生甚至大人都喜歡,殘障孩子也願意參與。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愛上麵塑。」錢翠芳說。

約一個小時,在錢翠芳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學生志願者和殘障孩子都完成了作品。「哇,這個好厲害啊!」「真漂亮!」…..看著自己親自動作完成的作品,孩子們互相誇讚,臉上笑開了花。

接觸傳統手工藝的精妙,也讓參與的家長和老師受益良多。活動現場,家長們紛紛表示,他們希望孩子在感知民俗文化深厚內涵的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非遺項目,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得到更好地推廣和傳承。

「這次寒假實踐課,學生們走近非遺,認識非遺,進行研究性學習,在實踐中成長,在探究中求知,他們把非遺文化的種子種在心中,也增強了傳播非遺文化的自信。」玄武外國語小學附屬小學孫影悅老師表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