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靈魂拷問,今天你二胎了嗎?

炎夏的春天 發佈 2020-01-19T15:40:18+00:00

就像是問「你怎麼還沒吃飯」一樣,似乎生二胎這事好比吃飯,是一件必須得做的事。是的,自從全面二孩政策轟炸式出台後,作為一孩媽媽,收到的最頻繁的安利產品,莫過於二胎。

導讀:靈魂拷問:今天你二胎了嗎?

最近偶遇一久未見面的朋友,得知對方已升級為二孩父親後,被他突如其來的一問呆住:「你怎麼還沒生二胎呀?」

我一時間邏輯有點混亂:且慢,二胎是什麼?是任務嗎?一定要生嗎?不生會怎樣?

令我呆住的倒不是因為他提問的內容(因為已經聽慣不怪),而是他的問法和語氣。就像是問「你怎麼還沒吃飯」一樣,似乎生二胎這事好比吃飯,是一件必須得做的事。弄得我一瞬間對自己的生育選擇權產生了懷疑。

是的,自從全面二孩政策轟炸式出台後,作為一孩媽媽,收到的最頻繁的安利產品,莫過於二胎。一句「什麼時候二胎」,簡單粗暴,代替「吃飯了沒有」,成為新一代問候語。

無論你擺出哪款理由,對方都「據理反駁」:

你說,「經濟困難。」對方說,「富有富養,窮有窮養,熬熬就養大了。」

你說,「養育太累人。」回看:我說髒話,但我是個好孩子(可點擊)對方說,「趁現在老人家還能幫上忙,趕緊再要一個。」

你說,「老大還小。」對方說,「老大馬上就上幼兒園了,再說,正好給老大添個伴,年齡差太遠就會有隔閡。」

你說,「過些年再看看。」對方說,「不抓緊,遲點想生也生不了了,到時別後悔。」

反正就是:有條件必須生,沒條件創造條件生;早晚都得生,晚生不如早生;一個太少,兩個剛好……真是聽得耳朵都起老繭了。

也許你會認為,拿二胎當談資的都是些七大姑八大姨之類的「熱心人」,可我體會到的並非如此。在我耳邊左也二胎右也二胎的,倒是同輩人居多。

也許你會認為,即便同輩人,安利二胎的也只不過是那些已經育有二孩的父母,起碼要產品用過了才好說話呀。但其實不然,二孩的、一孩的、無孩的,甚至未婚的,都紛紛加入安利二胎大軍。你說奇不奇?

似乎大家對二胎普遍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這種壓力究竟來自哪裡呢?

1.

生孩子不是你個人的事,是整個家族的事

我們的祖先自古就提倡多生孩子,所謂多子多福,認為孩子多是家庭昌盛的標誌。關於生育的傳統信念是,它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家族的事。這種持續的壓力,漸漸內化為適婚、已婚男女對自身的要求。

正因為自古以來這種深入骨髓的執著,生育這回事,從個人的一種本能需求,演變為習慣性思維引導下的一項「義務」。

簡而言之,生孩子已成為我們集體潛意識裡的一種執著追求。雖無明文規定,但潛藏著文化意義上的約束。

在全面開放二孩前,國家先後實行過雙獨二孩和單獨二孩政策。當時,那些符合政策能生二孩的家庭,在民間被定義為「有任務」「有名額」。意思是,多生一孩,不是你意願可以左右的事,而是國家給你的一個任務,這個空缺名額你好歹給添好。

全面開放後,這下可好,無需再問獨不獨,只要處於適育年齡,既是主角,又是吃瓜群眾,咱們都是「有任務」「有名額」之人。

於是,見面動不動就問二胎,相當於同事間扒問「這個月業績達標了沒」一樣正常。這樣的話題最能牽扯到彼此的利益和興趣。誰家能生二胎而不生,那是不對的,業績不達標的。

2.

完美家庭:兩個孩子一條狗

向別人安利二胎的人,內心必定有過二胎情結。安利的過程,只不過是把自己的生育願望投射給他人的過程。

換言之就是,我想生,我認為你也是。

前面提到,在集體無意識的驅使下,許多人在內心深處認定,生孩子是個好東西。所以,無論是已婚的、未婚的,一孩的、二孩的,體驗過的、未體驗過的,內心的生育情結都會隨著二孩政策的開放而被激活。

但是,偏偏生孩子是一件令人倍感焦慮的事,這涉及到個人身體、家庭結構、生活模式等諸多方面的變化。

二孩家庭常為經濟的拮据、精力的分攤、兩孩關係的處理而煩惱;獨生家庭則可能長時間糾結於「生一個還是兩個」;未婚或未育男女同樣會陷入「生還是不生」「生育不能怎麼辦」的衝突擔憂中。

無論在想像層面還是現實層面,這些都在某種程度上困擾著我們。生育焦慮伴隨著生育情結同時被激活。

當我們無法面對自己的生育情結,無法耐受自身生育上的焦慮情緒時,我們會在無意識中選擇把這種情緒安放到他人身上。

我們對生育狀態都有一種極度理想化的幻想:一個家,兩個孩子一條狗;家庭經濟穩穩支撐,兩孩均能接受優質教育;兩孩平等共處,相互尊重,其樂融融。回看:老公,說好補給我的婚戒呢?(可點擊)

但現實卻是一地雞毛:不孕不育的,生了個小惡魔的,開支捉襟見肘的,教育失敗的,兩孩手足相殘、爭風吃醋的……

當二胎的理想化在自身無處安放時,許多人就把這個美好畫面套用到他人身上。在他們的想像中,生育二孩帶來的種種矛盾衝突,在他人身上都能夠一一擊破。所以在你提出諸多理由拒絕二胎時,他們會據理反駁,對問題逐個「破解」。

3.

比比比,比完工作比生育

我們處在一個喜歡比較的社會,生育自然也成為很多人攀比的籌碼,二孩全面開放後,「一個家兩個娃」是普遍人眼中的標配。

家庭團圓、同學相聚之時,都免不了逐一「匯報」各自的生育狀況。結了婚還沒小孩的,彼此一臉尷尬;公開決定丁克的,得像審犯一樣給出充分「辯解」理由;只生一孩的,往往有一種「落伍」的「自卑感」;已經二孩的,才是完美生育典範。

沒事彼此安利二胎,是滿足自身潛在的比較心理:在生育這回事上,究竟是我更成功,還是對方更成功?

當我們被問到「幾個孩子」時,有如學生時代被問到「考試第幾名」;被奉勸二胎的苦口婆心,也有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教育「經文」。

雖然很多人口口聲聲拒絕生育、拒絕二胎,但仍會在無意識中追隨世俗價值標準,勉為其難地完成了被期待的生育使命。

可以說,我們一直沒有停止過比較,比完學習比工作,比完工作比婚姻,比完婚姻比生育——生一個會落伍,生兩個才幸福。即便在理性思維層面上拒絕接受這些評價標準,但在潛意識層面多少也難以抵擋世俗的「共識」。

4.

我是二胎媽,請與我同甘共苦

經常看到一些二胎媽媽,這頭向你吐槽養育兩個孩子的艱難苦楚,滿嘴的抱怨難受責備後悔,那頭又極力說服你生二孩,羅列出一堆二孩的「實惠」。

一邊拒絕要,一邊很想要;這會有千百種壞,那會又迎來萬千種好。這種矛盾的心理狀態,展現了一個空虛的內核,不知道自己要還是不要,到底想要什麼。

如果你收到這些空核媽媽關於二胎的安利,不必太較真,也許她們只不過在向你尋求認同。她們希望你懂她們的不易,理解她們的內心衝突,撫平她們日常皺巴巴的粗糙生活。

就好比,我處在痛苦的矛盾衝突中,不知道如何表達才能獲得認同和理解。我希望通過你與我身處同一境況,來讓你懂我,認可我。

有名額但不生,那感覺就像拿到名校錄取通知書但拒絕就讀一樣,難免令人惋惜。即便如此,身邊還是不少人選擇放棄生育,放棄二胎,關於「低生育意願」的調查報導也經常占據媒體版面。

這說明什麼?說明很多人在生育這事兒上,確實是望而卻步、有心無力——沒有力量決定是否生育,沒有力量去撫養。正因為這種無力感,大家才會在安利生育的話題上不厭其煩。

如何在他人的安利聲中減緩內心的壓力呢?

❶ 不要去認同。明白那是對方焦慮的投射,如果你認同並表現出焦躁、憤怒的情緒,那是對對方的一種配合。

❷ 不帶情緒地表達。倘若帶著強烈的厭煩情緒回應對方,對方是聽不進你任何理性層面的分析的,ta只會把你的情緒聽進去,因為ta成功地把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安放到你身上並被你認同了。

❸ 把話題拋回給對方。讓對方把句式從「你怎麼樣」轉到「我怎麼樣」上:聽起來你對生育這事有不少見解呀。你怎麼看呢?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過去,被安利生育的你,會容易陷入失控的狀態,似乎生不生、生多少,都夾雜著他人的見解和社會的評判,自己的聲音反而淹沒在輿論的洪流中。回看:生孩子因為愛,不生也是(可點擊)

如今明白,其實大可不必。任由他人的判斷和評價左右自己的情緒,非明智之舉。畢竟自家的肚皮,自家說了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