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太監都不識字,為何念聖旨念得那麼順溜?其實我們都被誤導了

天下奇聞666 發佈 2020-01-02T15:53:32+00:00

在古時的太監是一種尊稱,也可以說成是一種官名了,並且最重要的是,太監可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四品官員,其實能配得上稱呼太監的,同一時期存在的一共加起來一般不會超過50個,並且這些宮內宦官都是從小培養的,在宮廷中設有內書堂,翰林當老師,優異的進文書房或乾清宮辦事,由此也得到了學習的機會,


相信各位都有過這樣的經歷,那便是在觀看古裝劇的時候,總是會看到一個太監那些皇帝的聖旨,去需要通報命令的地方宣讀。但是,對此很多人就會有疑問了?太監的文化水平很高嗎?

對於太監這個身份,有很多的記載稱在古代,除非是家境貧苦非常,不然是不會將孩子送去宮中當太監的,還有的成人也是因為存活都是問題了,才會想要入宮為太監。

這樣看來的話,太監的文化水平應當普遍是不高的才對,畢竟連飯都沒得吃的人,又怎麼會去識字呢?因此,對於古代的太監拿著聖旨就這樣順溜的讀出來,還是讓人感到有些疑惑的。


下面便簡要的為大家解答一下這個疑惑。

其實,對於太監,現代的大家可能會有些誤解,由於後來的政策改變,凈身入宮的人都稱之為太監,但是在早些時候,太監指的可不是一般的宦官。據記載,太監本為官名,唐高宗時,改殿中省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監,少監,只有地位較高的內監就被稱為「太監」。

太監,又成內宮宦臣,與其他宦官不同的是,他們主管的是宮內事物,地位還是頗高的。在古時的太監是一種尊稱,也可以說成是一種官名了,並且最重要的是,太監可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四品官員,其實能配得上稱呼太監的,同一時期存在的一共加起來一般不會超過50個,並且這些宮內宦官都是從小培養的,在宮廷中設有內書堂,翰林當老師,優異的進文書房或乾清宮辦事,由此也得到了學習的機會,並且經過不斷的考評才能進入皇帝的視線,最後經過皇帝的面試才能成為一個太監。



因此,太監其實是經過嚴格訓練和精心挑選出來的,並非為一般的宦官,會識字也就成了太監的基本要求了。而到了清始,便以太監加諸所有宦官,宦官與太監遂為同義詞。古代宮廷里受過宮刑的寺人便是宦官。因此後來的我們才會把一般的宦官和太監等同化。因此才會產生太監沒文化,怎麼讀的聖旨的疑問。

也許會有讀者認為,曾看過古代不允許太監讀書識字的規定。確實,明朝初期,朱元璋確實有明確的規定太監不能識字,但是這一規定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由於朱元璋是一個容易猜疑的帝王,因此太監們也讓他不安。因此他才會想出如此辦法用於限制他們。但是朱棣不同,作為一個著名的工作狂,他在登基之後,每天都在忙著處理政事,這種情況下,太監如果不識字,可能連他簡單的書信都捎不到。所以為了減輕自己身上的壓力,朱棣也就廢除了這個規定。


而講到這裡,其實還有一個經常會犯的常識性錯誤。太監其實並不是負責讀聖旨的人。其實,一般的官員都是沒有資格宣讀聖旨的,而在宮中的太監們能宣讀的,其實一般都只是宮中皇帝或者妃嬪的一些口諭而已。並非正式的聖旨。

在古代最初的時候,有一個機構叫做「翰林院」。其中有一個「翰林承旨」就是專門負責外出宣讀聖旨的,派專門的「欽差大臣」去相關部門進行宣讀。而太監前去宣讀聖旨的事情只是少數,並且也只是代讀罷了。


「翰林」,即文翰之林,意思同文苑。唐朝時開始設立,起初是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而到了唐玄宗的時期,翰林便分為了兩種,一種為翰林學士,是從文學侍從中選拔的優秀人才,擔任起草詔書的職責,因此聖旨都是由翰林院起草,然後供皇帝觀看無誤之後,有翰林院指派欽差大臣前去宣讀的;而另一種是翰林供奉,也供職於翰林院,但是卻並無實權。

到了晚唐時期,翰林學士成為了皇帝起草密詔的「私人」人員,稱為翰林官。

由此可見,太監們就算是有文化的,但他們也沒有宣讀聖旨的權限。而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常識性錯誤,其實也是古裝劇的鍋,畢竟古裝劇中最多的,便是太監拿著聖旨前去找人宣讀,反倒是欽差大臣的宣讀聖旨的戲份變得少見了起來。

因此,對於古代的太監不識字是一種誤解,同時對太監能夠讀聖旨其實也是一種誤解。

對此,各位看官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講出你們自己的觀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