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樣體、扁桃體肥大:手術還是保守治療?

耳鼻喉呂印菊醫生 發佈 2020-01-19T16:38:38+00:00

按照一般的思維邏輯,手術肯定比藥物治療要損害大,風險高,因此,本著趨利避害的正常反應,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通過保守治療來解決問題,而拒絕手術。

  腺樣體、扁桃體肥大的危害已經被很多家長所認識,積極治療也是所有家長的共識,但是面對治療方式的選擇,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思前想後,難以抉擇。按照一般的思維邏輯,手術肯定比藥物治療要損害大,風險高,因此,本著趨利避害的正常反應,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通過保守治療來解決問題,而拒絕手術。那麼,這種想法對嗎?

  其實,這個想法不完全對也不完全錯,關鍵取決於病情的嚴重程度。下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手術與藥物治療的利與弊。

  首先我們來說說手術治療的相關問題。家長們所擔心的問題總結起來無非有兩方面,第一是擔心手術損害和創傷,尤其是關心全麻是否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第二是擔心腺樣體扁桃體切除後影響免疫功能。那麼,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呢?手術有損傷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任何的手術操作都會有一定風險,但是隨著手術器械與方式的改進,其創傷已經很小,手術的風險也比較小,目前最大的風險是術後的出血,其發生率在0.1%-1%左右。

  通常來說比較小的出血通過局部冷敷、血管收縮藥物的使用都能夠很好的控制,不會帶來大的危險和損害,但是一旦出血量比較大,就有向氣管內倒流引起窒息的風險,通常需要二次進入手術室止血,其風險相對較大。

  從總體的發生率來講,大的術後出血非常少見,在筆者十幾年的職業生涯中目前還沒有碰到過,在相關的文獻報導中也極少出現。所以,總體上講,手術的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

  關於全麻是否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從目前的研究結果看幾乎是沒有影響的,尤其是3歲以後的患兒,接受全麻與未接受全麻的孩子在智力水平、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行為等方面均無差異。


  最後,說一說關於免疫力是否會受到影響的問題,腺樣體、扁桃體是人體的重要免疫器官,尤其在兒童時期,二者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兩者的功能不是不可替代的,因為在它們周圍的粘膜下有很多具有相同功能的淋巴組織,完全可以替代它們的功能,此外,人體的免疫系統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具有強大的儲備能力,腺樣體扁桃體只是這個系統里很小的一個角色,完全可以通過其他途徑代償。

  從相關的研究數據看,腺樣體扁桃體切除後,相關的免疫指標會略有下降(但仍在正常範圍內),大約1個月左右,其指標會恢復到術前的水平。對於個別反覆扁桃體腺樣體發炎的孩子,術後的免疫指標會比術前明顯改善,因此,非但不會出現易感冒的情況,反而會更不容易出現感冒、鼻炎、咽炎的情況。

  再說說藥物治療,對於急性發病期的孩子,藥物治療是首選的。如果治療及時得當,通常很容易控制症狀。對於症狀較輕的孩子,我們也是提倡首選藥物治療的,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鼻噴藥物(以鼻噴激素為主)和促進分泌物排出的藥物。

  相關的研究數據顯示,通過規範的藥物治療(鼻噴激素1-2個月),對於輕症的患者,通常能獲得很好的療效,並能較長時間的維持。在藥物治療中家長們最擔心的是激素的副作用問題,在這個「談激素色變」的時代,很多家長願意選擇非激素治療,尤其是中藥治療。

  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首先,鼻噴激素的安全性已經得到了多個研究的證實,其次,目前有證據證明治療有效的藥物就是鼻噴激素。那麼,什麼情況下就不應該只考慮藥物治療呢?在病史時間很長(3個月以上),症狀很重(嚴重的打唿嚕甚至是出現唿吸暫停等),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等情況下就應該及時的謀求手術治療的方式。

  其原因在於長期的反覆炎症會造成大量炎性因子的生成,其對身體的損害可能遠大於腺樣體扁桃體存在所帶來的益處,此外長期大量藥物的使用會對肝腎等器官造成慢性損害,其危害可能遠大於一次全麻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因此,對於病情較重的孩子,目前的觀點認為手術是一線的治療方式。

  最後談一談手術時機的問題,傳統觀念認為4歲以後才可能進行腺樣體扁桃體切除術,目前此觀點已經被學術界所否定。目前的觀點認為,手術沒有絕對的年齡限制,主要取決於患兒的病情嚴重程度,報導中此類手術的最小年齡是出生後6個月。

  綜合考慮手術風險、患兒的免疫功能代償等方面,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3歲以後手術更為安全。但是也不主張過度的拖延手術時間,因為孩子在4-7歲時是面型發育的一個高峰期,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期,通常會造成一定程度的面型發育異常,在有些情況下需要在手術後進行口腔正畸的後續處理,增加治療的難度和時間成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