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中胡漢融合的服飾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發佈 2020-01-02T16:46:49+00:00

絲綢之路上的服飾畫廊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是一座歷史悠久、積澱豐厚、異彩紛呈、絢麗奪目的寶庫,但是,由於西域各國、各民族遷徙無常,這裡成為歷史上民族成分最為複雜的地區之一,各國服飾在西域這一東西文化的大熔爐中,都經歷了很大的融合和改變。

素有「衣冠王國」美譽的中國,服飾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敦煌石窟壁畫和彩塑保存了豐富而珍貴的中古時代服飾圖像和資料,從北朝至宋元,時代跨越千年。可以說任何一本研究中國服飾史著作的圖像資料列舉都離不開敦煌石窟。

絲綢之路上的服飾畫廊

敦煌石窟的服飾文化是一座歷史悠久、積澱豐厚、異彩紛呈、絢麗奪目的寶庫,但是,由於西域各國、各民族遷徙無常,這裡成為歷史上民族成分最為複雜的地區之一,各國服飾在西域這一東西文化的大熔爐中,都經歷了很大的融合和改變。加之各種文字記載的文獻十分匱乏,又有東西、古今語言和文字的障礙,以及敦煌壁畫多有模糊或殘損等等因素,為今天辨別和確定各類人物的服飾帶來相當大的困難,留下很多疑問和遺憾。

敦煌石窟的服飾圖像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供養人服飾。供養人就是開窟造像的捐資人。莫高窟現存供養人畫像9000餘身,其服飾既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衣著風貌,又能從服飾中看出絲綢之路上各民族交流融合的側影;

第二類是故事畫、經變畫、史跡畫中世俗人物的服飾,這類壁畫的內容涉及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面,所以比供養人服飾涉及的範圍更為廣闊,更貼近真實生活。

第三類是佛國人物的服飾。這類服飾來源於生活,又超越了生活。體現出人們的審美情趣和對美的嚮往與追求,是現實與豐富的想像力相結合的產物。

我們挑選出敦煌石窟各個時代、各種類型的一些服飾圖像,陸續呈現給大家,供感興趣的朋友們欣賞和參考。

胡漢服飾融合的浪潮:十六國、北朝(公元366—581)

魏晉南北朝的三百多年間,中國處於南北對峙的戰亂年代,南方為漢族政權控制,北方則是少數民族政權更迭的地區。敦煌地處西北,自古就是多民族雜居之地。漢代形成以漢族居民為主體的人口結構。在五胡十六國的二百七十多年間,又先後歸屬諸多的少數民族政權統治,居民成分更加複雜,文化更加多元化。這一時期,少數民族的風俗文化對敦煌影響很大,從公元366年莫高窟建窟到公元589年北朝結束,敦煌壁畫中胡服與漢裝並行,漢人以胡服為時尚,胡人又以漢裝為潮流,構成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主旋律。其主要特徵如下:

第一,無論是胡族還是漢族官員,正式官服都仿效漢裝,流行曲領橫頸,寬袍大袖;貴族和文人的服裝則追求洒脫不凡的魏晉風度;婦女的服裝也仿效江南貴婦,流行曲裾繞襟,飛髾飄動。

第二,西域少數民族服飾所帶有的異域風采,潛移默化地豐富了漢族服飾的元素,為隋唐服飾多元化奠定基礎。適應遊牧民族騎馬狩獵的胡服盛行,上自官員、下至士庶均以袴褶為常服。頭戴籠冠,腰系蹀躞帶,腳穿靴子,無不反映出胡服緊身窄袖,便於騎射的特色。

第三,與當時的中原比較,敦煌壁畫中服飾的整體風格,保留了當地的樸實無華的風格。即使王公貴族的服裝,也都單色搭配,少有圖案花紋。當然,壁畫繪製比較簡單,也是服飾中少有花紋的原因之一。

孝文帝大力倡導漢服,佛經故事畫中的貴族長者頭戴合歡帽,著交領寬袖袍服,腰束帶,是典型的漢服。

西魏是鮮卑族政權。圖中國王與信士優婆塞,正對坐交談。兩人均戴籠冠,寬袍大袖隨意而舒展,曲領內衣。國王手執麈尾,坐在方褥之上,後有侍從持華蓋和羽扇。從服飾到用具不僅完全漢化,而且有南朝魏晉風度,反映北朝上層社會的典型裝束傾向。

北周是鮮卑族統治。國王頭戴通天金博山冠,寬袖袍服,胸前佩假兩。其後的大臣戴籠冠,佩假兩,垂蔽膝。相師手抱太子,頭戴合歡帽,帽後還垂髮辮,這是鮮卑族索頭的特徵。從假兩盒披袍看出,北周官服還都保留了一些西北民族的習俗。

國王頭戴合歡帽,著翻領披袍,腳蹬笏頭履,垂綬帶。

佛與兩弟子均著僧祗支,外披袈裟,寬衣博帶,弟子的袈裟曲裾,鑲邊飾,是當時貴族和僧人服飾的縮影。兩側的菩薩頭戴寶冠,冠下垂帶飾,上身袒裸,下著百褶裙,襳褵彩帶下垂,是當時婦女流行的裙裝。這一時期的服飾多鑲邊曲裾,以為美飾。

天王頭戴佛冠,上身著皮革制半臂鎧甲,有護髀和腿裙,袖口作箭袖狀,配鐵質裲襠。畫師利用色彩和幾何圖案表現鐵甲的皮質、鐵質,還用金色顯示鎧甲的華麗。這種裝束應模仿北朝的騎兵。

官軍的步兵與強盜在激烈戰鬥。步兵頭上為巾子束髮的覆髻,著袴褶,腿套脛衣,有縛口。手執弓箭、盾、環刀等武器。步兵在騎兵戰爭中屬於輔助兵力,裝備不及騎兵。

官軍騎兵從將士到戰馬都有防護裝備,戰馬全身披金屬鎧甲,騎兵戴兜鍪,著裲襠鎧,執長柄鎙,屬於軍事裝備精良的重裝騎兵。著紅色垂胡袖戰袍的是軍官。

官軍的騎兵將士頭戴兜鍪,身穿袴褶,並有半臂鎧甲,蹬長靿靴。前胸和大腿用綠色和黑色繪畫的鎧甲,推測應是鐵質和皮質製作。

魔王和魔將頭戴兜鍪,身著橫條形甲片追成的筩袖鎧,裝束的主要特點是上衣與下裙相連,肩部有筩袖,應是模仿北朝的軍服。

魔王頭戴長護耳兜鍪,上著皮質半臂鎧甲,有護髀和腿裙,下著波斯條紋小口褲,足蹬尖頭皮鞋,是西域風格的騎兵裝束,與高昌回鶻國騎兵鎧甲近似。

這是莫高窟壁畫中最早的供養人群像。二人頭裹介幘,穿袴褶,有束腰,領部和袖口鑲邊。一人赭色袴褶,一人赭色褶,綠色褲,是北魏平民男子的常服。

一群男供養人透過平上幘小冠,身穿紅、綠、黑色袴褶,腰系蹀躞帶,腳蹬靴。最前一人的蹀躞帶小環下懸掛著短劍、小囊等物。其後跟隨一侍者,梳雙丸髻,懷抱長劍。從衣著分析,他們是地位不高的武官和市庶。

男供養人均著袴褶,上褶領口和前襟有緣飾,下擺裝飾燕尾形緣邊。髮式各異,或辮髮垂後,為鮮卑族索頭的形象;或束雙丸髻;或頭裹平幘小冠。

父子各穿紅、黑色袴褶,褶下擺裝飾有緣邊,是西魏男子常服。父親頭裹紅色幅巾,巾角垂後,兒童梳雙丸髻,由此可見鮮卑成年男子和少年的髮式不同。

北周與西魏同為鮮卑族統治,平民男子的服飾變化不大。商旅馬隊滿載貨物行進在途中,步行者頭裹平幘小冠,著袴褶;騎馬者頭裹幅巾,巾角繫於後,是擋避風塵的裝束。

牽馬的胡人深目高鼻,身著袴褶,穿長靿靴,右手執鞭,左手執馬韁繩,應是絲綢之路上的西域胡人形象。

二人手持掃帚正在清掃,一梳丱角髻,一梳雙丸髻,均著緊口袴褶。

上身赤膊,著犢鼻褲的漁夫正張網捕魚。

禪僧內著赭色僧祗支,外披藍綠間色條紋袈裟,坐在胡床上結跏入定。胡床來自中亞地區,魏晉以後逐漸傳入中原。

禪僧頭戴風帽,內著僧祗支,外披田相袈裟,衣紋流暢,表現出袈裟高貴輕柔的質地。

鋪在地上有三件紅、黑色上褶,圓領、窄袖、對襟,有綠色直緣邊,西魏時期下擺的三角形裝飾消失。


名詞解釋

蔽膝:供官員跪拜時墊護膝部之用,即在腰部垂一圍裙,用皮製或者布制,上寬一尺,下寬兩尺,長三尺。

披袍:國君、官員或貴族常外罩一件披袍,多用厚實的織物做成,如皮毛或毛氈等。

裲襠:一種背心式的鎧甲,前後兩片,前護胸後擋背。騎兵大軍團作戰,使騎兵和步兵更加注重身體上部的胸部和背部的保護,在鎧甲上加厚這些部位,稱為裲襠。

假兩:防禦性鎧甲,形似裲襠,有的只有前片而無後片。軍人的鎧甲裲襠是用鐵片或皮製,而王公貴族的假兩則使用布帛縫製的。

袴褶:窄袖或半臂,腿套脛衣,頭戴兜鍪,蹬長靿靴。在魏晉之際屬於軍人的常服,在戰場上也可以穿著。

筩袖鎧:是時代很早的防禦性裝備,用皮質的甲片連綴成圓筩狀的甲身,肩部裝筩袖,上下相連。莫高窟第254窟「降魔變」中的魔王、魔將,都是頭戴兜鍪著橫條型甲片綴成的筩袖鎧。

兜鍪:戰士戴的頭盔。秦漢以前稱胄,後叫兜鍪。

重皮甲:以皮革何以為甲,分上下兩部分,上身做筩袖可護心,下著護髀。

袴褶:平民男子的常服一般是短衣下褲,即袴褶,為胡服。傳說袴褶始於先秦趙武靈王。最早的袴褶形象見於陝西咸陽出土的春秋時期秦國騎兵陶俑。魏晉以後,袴褶廣泛傳播於民間。

犢鼻褲:是一種無褲腿的短褲,類似後世的三角褲,用三尺布縫製,因形似牛鼻而得名。犢鼻褲是下層勞動者的常服。在壁畫中著犢鼻褲者多是漁夫、屠夫、船夫、泥瓦匠等勞動者,從漢至唐宋一直在下層社會中沿襲。

巾幘:平民男子留髮束髻,庶民不戴冠弁,以巾覆發,即巾幘。幘一般一質地厚實的方形布帛做成,摺疊成固定形狀,使用時繞髻一周,至額部朝上翻卷,下齊於眉。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