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攝影師鮑德熹:《緊急救援》有四大災難場面,預告里只是前菜

貓眼電影 發佈 2020-01-19T17:16:18+00:00

採訪/康堤「現在你看到的物料,不要說最好看的,第二好看的都還沒拿出來,我們現在只是在一頓豐盛的海鮮大餐里吃到一點海帶哦!」「我們這次有很多幕後紀錄片的,趕緊拿出來放啊,你幫我催催梁鳳英!」一個月前,第一導演採訪了《緊急救援》的攝影師鮑德熹。

採訪/康堤


「現在你看到的物料,不要說最好看的,第二好看的都還沒拿出來,我們現在只是在一頓豐盛的海鮮大餐里吃到一點海帶哦!」


「我們這次有很多幕後紀錄片的,趕緊拿出來放啊,你幫我催催梁鳳英(林超賢電影製片人)!」


一個月前,第一導演(ID:diyidy)採訪了《緊急救援》的攝影師鮑德熹。


香港金像獎最佳攝影拿了七次,奧斯卡最佳攝影拿過一次,華人唯一獲此獎項的攝影師,但你所不知,早在1985年他就開始做導演,至今也有四部導演作品。


但說起要在春節檔上映的《緊急救援》,他一下子「著急」了。


作為從影36年最高規格的挑戰,他堅信這部戲在視聽上超過了《紅海行動》,但觀眾對這片的認知度並不高(畢竟採訪發生在一個月前)。


「我們是四個災難,想想看,(開場油井)那只是前菜了。」


於是鮑德熹和我們詳細描述了片中四場災難戲到底難在哪,聽完,發現什麼劇組目送彭于晏被大水沖走這種地獄式拍攝都是皮毛。


當然,我們採訪鮑德熹,也是想再聽聽他講述香港電影的那段難忘的歷史,畢竟,他可是掛著攝像機的移動電影史,香港近代影史的雙瞳。


於是就聊起了《臥虎藏龍》《東成西就》《喋血雙雄》《古今大戰秦俑情》《如果·愛》《無極》……


乾貨多,瓜也香。


上菜!


鮑德熹和林超賢,他們這是很認真地在玩猜拳吧~


01

絕對大戲

大家現在對《緊急救援》的認識相當於一頓豐盛海鮮大餐只吃到一點海帶


第一導演:很長一段時間大家一直摸不准《緊急救援》到底拍的是什麼,很多人也都不知道你是這次的掌鏡,你從前也很少拍這種題材和規模的電影。


鮑德熹:《緊急救援》創造了我很多個第一次。


上天落地入水,四個很大的救援場面。通常別人的電影就是一個題材只是一部戲,它把四個重大題材都堆在一個電影中。


比如一開場的油井,我們不能在海上拍攝,我們機器上不去,於是就把整個鑽井平台給搭出來。鑽井平台有三個不同角度:一個是平面,一個是傾斜,還有一個是最傾斜,達到40度。人怎麼走、站立,都要跟實際情況一樣。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急流,貨車怎麼在急流中運作,你知道凡是一到水裡的拍攝,包括移動的鏡頭,都極度困難。


我們到墨西哥那個拍《鐵達尼號》的片場,利用它水上的設施來拍。我說的好像很容易,但是在一個貨車車頭裡面,一個本身很狹小的空間,太難操作,反而是那些大的地方,能夠施展開的地方是好操作的。


這場戲拍完後還要拍上面的直升飛機,我從影這麼多年,航拍最多的就是這部電影,有三四個演員在上面,導演也在上面了,我們其他人就不能再擠進去。


我們又在墨西哥當地用了真飛機,做液壓遙控,模擬直升飛機在空中飛行的所有狀態,再拍外面和裡頭的共同情節的所有鏡頭。



第三個危機是客機墜海,飛機上出了意外,墜海了。


為了達到真實的效果,劇組買了一架同型號的退役飛機,拍攝時要做閃電,要做燈光的轉變,從夜轉日,從陰雲裡頭轉出來,然後雷電閃,由於真飛機必須放在十米高的液壓台上,所有的燈光和閃電器都要同時升到這個高度。


飛機最後要放在水面上,要做浮沉,最怕的又來了,所有的空間都很小,以老外群演為主的200個臨時演員都在飛機裡面,攝影組每次登上飛機的人數都有限制。


飛機艙外面要打很多燈,旁邊都是水,你怎麼打燈?那就要在岸上、在浮台上打,所有的燈都排列好,從窗外打到飛機裡頭。



最後一個是關於輪船的,主演進到發電機艙里,然後爆炸,發電機艙沉在海里,發電機艙就有很多的障礙物,場景很大,可是運動很難,所以要設立特別多的額外的東西去彌補這些不足。



所有所有的拍攝都是難度,都是極其困難的。


第一導演:三年前有個美國高分災難片叫《深海浩劫》,題材上跟《緊急救援》有點像。


鮑德熹:只是跟我們第一個災難有相似,但我們是四個災難,想想看,那個只是前菜了。


現在你看到的預告片也都是前菜來的,預告片里那個飛機,你只看到它下來的那一刻,那不是真正的災難,真正的災難在前和後都有發生,而且在劇情上它有它自己的緊迫感。


大家可能覺得,救援不就是這麼回事嗎?滅滅火,救救人,打撈一下海上的人,就這麼個事……


但大家沒有考慮到整個劇情里,你救援的決定,你的次序,都會導致不同的命運。


這個電影不像我們今年看的一部電影講火的,就是講火,講飛機的,就是講飛機,它有四個不同的維度和思路,集中在一個部電影里。


震撼的場面太多了,《緊急救援》應該是中國電影工業的一個標杆作品。


第一導演:試著從觀眾角度看,你覺得這種刺激度會到一個什麼程度?


鮑德熹:超過《紅海行動》。


第一導演:感覺你把整個生涯的經驗都發揮在這裡了。


鮑德熹:對,從難度來說,這是挑戰我36年的從業經驗。我們這次有很多幕後紀錄片的,趕緊拿出來放啊,你幫我催催梁鳳英(林超賢電影製片人),哈哈哈。


現在你看到的物料,不要說最好看的,第二好看的都還沒拿出來,我們現在只是在一頓豐盛的海鮮大餐里吃到一點海帶哦!


第一導演:聽你這麼說,這麼大的戲,籌備起來工作量是不是也很大?


鮑德熹:需要很好的計劃,不光是你實際上的籌備,還要在腦子裡籌備,必須早提出來,早準備。


比如說你要找到那些真正有這個高度和載重能力的升降機,可是來的升降機往往沒這個載重能力,沒這個高度,所以必須要去調節,否則你就拍不到了這個場景。


第一導演:那我順著問,《緊急救援》你都做了哪些大型的準備?


鮑德熹:縱然我們沒有一個完整的劇本,文戲的台詞是慢慢出來,但導演的確是由頭到尾把他的故事內容跟我說了一遍。以前在香港拍戲我們都習慣了,沒有劇本的情況,只是知道內容,就要去籌備。


我們去廈門、雲南采景,去美國、墨西哥那個片場采景,但是我們拍攝前沒有實際上的景,還沒搭出來。



所以那些籌備只是虛的,我當時要做關於海陸空所有的拍攝預算,做好我的準備工作。比如說水底找哪些人來拍,用什麼樣的器材,水底的耗材用什麼樣的才是好的,用什麼設備,才能完成一個這麼大的製作。


拍水底戲的時候,在美國Chapman有一個伸縮炮,可以伸進水裡頭,這些東西我要聯繫好,報好價。


直升飛機也是,要用什麼樣的遙控裝置,什麼樣的航拍(包括航模)團隊,才能完成我們的任務。


林超賢要求的動作就是速度快,你知道速度就是危險,比方說彭于晏爬天梯,上油井,我們需要做一個360度的環繞拍攝,跟著他來轉,模型飛機的最大的弱點就是圍著360度轉,因為你不能快速,慢可以有,快就沒有,快是要人手操作的,所有這些都要通過很多次拍攝,才能達到效果。


我從籌備到拍攝9個月,這的確是我從業以來,最頭疼的一個工作。我真是可以說第一次做一個這麼大的電影,從頭到尾的設備,包括1000格的拍攝,各種大炮什麼時候起用,我做了一份完整的預算出來,最後慶幸還是在這個預算以內完成。另外全片還有差不多1500個特效鏡頭,大部分都是高難度的。



第一導演:你剛才提到那麼多危險都是第一次做,那現場怎麼保證拍攝的安全性?


鮑德熹:第一,我們每一次爆炸,都先預估爆炸的能量最終會到哪裡,所有的攝影機要做好防護措施,你一個火光上去,余火會把機器給燒掉,一定要用防火的布,我們完全達到消防員的保證質量。還有我們手持拍攝的時候,要真的往火里走,大家都穿著消防員的衣服。在這一點,我們上下共同一心,把安全做到最好。


第一導演:為什麼《緊急救援》沒用IMAX攝影機?


鮑德熹:不適合,IMAX攝影體積比較大,一個大傢伙就不適合《緊急救援》里那個緊急的狀態,因為它是在細小的空間來拍的,比如說飛機上,貨車頭裡頭,直升飛機裡頭,那些很難走動的,在船里各種各樣的空間,它更施展不開了。就是要精小,而且像素要高,我特別採用了RED Monstro 全畫幅8K拍攝,影片中大部分的畫面都是8K的。



02

無間合作

林超賢很魔鬼,但我跟他不吵架;彭于晏被洪水沖走,誰也不准救他


第一導演:《緊急救援》是你第一次和林超賢導演合作吧?感覺你們好像合作過很多次,但其實並沒有。


鮑德熹:很多年前,他做副導演的時候,我跟他合作過,但是具體什麼時間我忘了,其實他記我倒是很清楚。


後來是在一次金像獎上我見到他,我說什麼時候咱倆找個機會合作唄,現在就找到機會了。


林超賢認為《緊急救援》需要中外結合的資源,因為要跟美國的美術指導、特效及所有的團隊溝通,一塊兒工作,他覺得我比較合適。


不過他一開始找我拍的不是這個題材,是一個科幻的題材,我當時非常高興,後來他說改拍這個《緊急救援》,想想這題材我也沒試過,就大膽嘗試了。


第一導演:之前林超賢的電影你有比較喜歡的嗎?


鮑德熹:他的電影我看過不少,很多都不錯的,《湄公河行動》,《紅海行動》,這是比較成功的兩部戲,能帶起觀眾對人物、劇情、動作的感受。他是出了名的動作王,所以我覺得跟他合作拍戲就是希望能夠在他的電影當中,學到多一些他對動作的看法、拍法。


第一導演:這些都是在大陸合拍的電影,他之前在香港拍的,你沒有覺得哪個更好?


鮑德熹:《激戰》比較好看。他的特色就是關於動作與劇情交織的一個極點,爆發力,這是他的特長,而不是主打言情文戲的導演


《激戰》海報


第一導演:有沒有發現導演一些不準確的操作,你現場去說服他的?


鮑德熹:這個我覺得不在於否定或說服,我來拍這個電影,就是為林超賢服務,我不是來拍一個「Peter鮑」的電影,這是我的初衷。


有時候他說,Peter,我們不要這樣做了,我們換另外一個方法做,馬上就進行。從不吵架,為什麼要吵架,為什麼要爭執,我覺得爭執這個態度本身是不正確的,就不需要。


所以在這還是導演自己的目標很清楚,然後我們儘量配合,我偶爾也會提意見,很簡單,我一直都跟他說,你喜歡你就採納,不喜歡你就按照你喜歡的方法來拍就行。


第一導演:都說林超賢是魔鬼導演,對演員特別狠,就你觀察是這樣嗎?


鮑德熹:完全貼切,做導演拍戲的時候是忘我的,他只沉浸在自己的拍攝里。我見過不同類型的導演,每個導演都有他自己的脾氣,但基本上他還是很關懷人的一個導演。


真的,我覺得他對我是很好,哈哈,OK。怎麼來說呢?就是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的強項在哪裡,弱點在哪裡?


我也希望他能夠在不斷的練習中,找到一個更加能夠幫助其他工作人員溝通的方法,這是他將來會做到的。


第一導演:彭于晏這次又拼了吧?他都和林超賢拼第四次了。


鮑德熹:我是第一次跟彭于晏合作,彭于晏很清楚林超賢拍的電影就是要拚命,所以他基本上是走在危險的最前方。


我打個比方,即便他穿了消防服,但爆炸就在前面,我們用1000格的拍攝讓你很清楚地看到真的火,彭于晏怎麼穿過真的火這樣過來,那個火光是對著他的臉衝過來的,我不相信現在好萊塢的演員會斗膽自己來表演。


包括水,用1000格拍急流,真的是洪水猛獸式的,彭于晏一個人在下面,我們所有人都不容許在下面,包括保護人員和救護員,一個都不准在現場,都上去。很可憐,讓彭于晏一個孤零零在下邊,讓洪水把他給沖走,是個危險得不得了的鏡頭。



不光是彭于晏,就說辛芷蕾,你要潛進水裡面,緊閉呼吸,游泳好的人都要練習,練了兩個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還有王彥霖犧牲的那一剎那,要憋氣,我們要拍一個他真正的離開這個世界的畫面。你在水壓底下沒有氧氣,一個完畢封閉的環境當中,這都是有生命危險的。


那彭于晏更加是這樣,每一件事都沖在最前面。所以我真的希望,我們這個幕後特輯好好的給觀眾看一下,我們的演員真是以身作則,在好萊塢你不會看到這些,我向你保證。


03

大導心路

和陳可辛說不定還會合作;嘲笑李安票房低的人很短視


第一導演:這次春節檔你要遇到另一個Peter(陳可辛),好奇為什麼《如果·愛》之後你們沒有再合作?


鮑德熹:那應該問他,哈哈。《如果·愛》他需要我拍歌舞,他每一個電影都有每個電影自己的取向,他喜歡哪個類型的攝影就讓他去拍。


比如說李安,《臥虎藏龍》後也沒有再找我,但不等於他永遠不找我,將來他回來拍華語電影可能還會找我,你想不到哪一天我又跟陳可辛導演合作,說不清楚的。


《如果·愛》劇照


第一導演:因為你的導演處女作也是歌舞片,《爵士駕到》,當年你跟陳可辛有聊過《爵士駕到》嗎?


鮑德熹:有聊過,他認為我拍的這個是比較適合的,《如果·愛》之前是杜可風在北京拍了十天,中間他停了這個電影,然後找我,希望我把它拍完,我就在上海拍了30天。


陳可辛拍戲都會比較容易,要重拍、補拍這樣子,居然《如果·愛》沒有補拍,完全沒超支,還提前兩天拍完。


第一導演:剛才說起李安,你怎麼看他在《雙子殺手》用3D+4K+120幀技術的同時還用CG來實現一種表演上的特殊理念?


鮑德熹:李安在拍這個戲之前,我是跟他見過面的,因為李安有幾個打動我的地方,他跟我說,現在電視 (Netflex) 都已經是4K,甚至有4K、60格拍攝,我們電影還停在2K、24格的拍攝,大家不要小看什麼格,什麼K,它關於我們肉眼所看的這個動感的頻率的不同。


如果你用每秒120格拍攝出來的動態,基本上跟我們眼睛所閃動的頻率最接近,就是我一個揮手,這個模糊的程度是跟我們眼睛看的,肉眼看的一模一樣,沒有更模糊,沒有誇張。


《雙子殺手》劇照


所以李安找到了一個最佳的方法,他認為這個120格是最能代表了人的肉眼所看見的那個東西,所以他鐘情這個,哪怕這個特效要增加錢,他情願減自己酬勞。


他對藝術的追求讓我很感動,你看看現在電視都這樣了,我們電影還停留在一個幾十年前的一個規矩里,我們對得起觀眾嗎?


李安是為了電影更前進一步,要邁出技術上的歷史性的一步,是很痛苦的,每個在背後嘲笑他的人,說看看你的片子票房不好了吧,這些人真的只是把錢放在你的兩個眼珠上,你眼睛裡沒有電影,沒有藝術,只有錢,一個非常虛榮,沒有前進眼光的短視者,沒有看到李安如何推動電影的工業化,往前走一步。


我是完全支持李安的。當然在具體操作上,是不是可以先走60格?不是說不可以。是不是可以不用3D,是2D可不可以?4K、60格可不可以?完全可以。為什麼我們不這樣做呢?為什麼我們不能往前走一步呢?


我們這次《緊急救援》就是因為是8K的原底,我希望以4k、48格發行,但是這樣會造成所有的特效:本來2K變成4K,本來24格變成48格,是不是變成4倍?那麼這個預算就拉不下來。但這是電影的方向啊,它終究要走到那裡去的。


第一導演:你在跟他合作《臥虎藏龍》的時候,有意識到他會走到這一步嗎?


鮑德熹:反而不是我,因為李安的進度是飛躍發展的,為什麼?他親口跟我說,在《臥虎藏龍》的時候,他是電腦白痴,基本上不懂特效的,他在之前的電影也都不做特效的。


所以《臥虎藏龍》基本就是實拍的,你說這一部大片里只有40個特效鏡頭,而且40個鏡頭裡頭很多是擦掉威亞而已,講出來笑死人了。


所以他是這樣一個導演,不斷的學習,緊接著拍了《綠巨人》,掌握了CG的經驗,然後又拍了《少年派》,掌握水上高難度拍攝,他掌握了這兩個以後,才出了《雙子殺手》換臉的戲。


我覺得他是不滿足於現狀的,他想創新一個潮流,他說他自己是個試金石,一個開發者。他希望自己能夠為電影做出貢獻,我覺得這也是所有的電影工作者的最大的一個願望,一個理想。


《臥虎藏龍》工作現場


04

影史鉤沉

「誤拍」《東成西就》笑翻全場;《無極》口碑翻身有道理


第一導演:張藝謀也是攝影師出身,拍《古今大戰秦俑情》時有沒有做些交流?


鮑德熹:沒有,他很安分守己地做他的演員。


他只是看到我打的一個光,就是在一個樹林裡,我用了一個逆光,很高的,反射進來,做了很多樹影投射,然後用大光圈來拍,他問我這個拍得出來嗎,我說這個能拍得出來,他說這個布光方法,以前就沒有採用過。從那個時代開始,他也基本上不做攝影師了,做了演員之後,他就做導演了。


第一導演:《喋血雙雄》是你唯一一次和吳宇森合作,那部戲給你帶來的最大的經驗是什麼?


鮑德熹:《喋血雙雄》是吳導的輝煌時代,怎麼輝煌時代呢?就是你看到一個滿腔熱情的,希望能夠拍好戲的導演,就是他每天咔嚓一張紙,你看到那些鏡頭,就有40個鏡頭,40個鏡頭裡面有30個都是軌道拍攝的,我說導演一天拍不完,他說今天拍不完,明天再拍。


而且吳宇森他做的那個鏡頭的特寫,當時真是很難拍的,不是開玩笑,就是你這個人這樣走過來,機器是快速的用一個長焦鏡頭快速的跟你對照著過,你知道那個對焦是要很精準的。


因為你過來,越來越靠近,然後靠近之後越來越遠,這樣的速度是只有千鈞一剎的,只有一瞬間,你要拉得很準,而且那個時候的速度很快,全部是慢動作,48至96格拍攝的。當時又開闢了一個動作片的新天地,我又學到了東西。


《喋血雙雄》劇照


後來《跛豪》那個電影也很考我的,麥當雄當時是監製,而導演潘文杰是主打電視劇出身的,麥當雄跟我講,Peter你可不可以運用你電影感的方法,令它更具史詩感?


所以我肩負了一個使命,我在舞弄鏡頭方面,的確想了很多工夫去協助導演,用影像手法把這個故事講出來,所以當時是拍得挺困難的。


第一導演:你是《東成西就》的掌鏡,當時怎麼參與進去的?洪金寶做動作戲時你怎麼配合?


鮑德熹:因為動作是喜劇動作,那是我的新嘗試。對不起,我本來不是拍《東成西就》,本來我是拍王家衛導演的《東邪西毒》上下集,我簽了合同,可是他拍了十天以後,拍不下去了,想不出來這個故事怎麼發展,因為春節要趕著上一部,馬上把當時的《東成西就》(第二集)交給劉鎮偉去拍,然後我就轉入《東成西就》電影當中。


這對我是新嘗試,你也知道,什麼東西都有新鮮感的,當然洪金寶做動作的時候,他用了很多很多的快格,有時候的格數快到每秒18格,每秒17格,對我來說蠻新鮮的。


第一導演:梁朝偉、梁家輝對著鏡頭扮丑,你現場拍的時候,那個氣氛大概是怎樣?


鮑德熹:很愉快的,就是我偷笑的時候,我的眼睛要離開攝影機,因為如果我的眼睛是盯著觀景器,我笑的時候機器會動的嘛,所以我只能離開它,我自己會笑,那麼演員當然會感受到我笑,但是我沒有笑出聲音,沒影響到他們的表演。


你真的想不到梁朝偉在鏡頭前會做出一個那樣的表情來,特別是梁家輝後來扮女人唱的那段歌舞,我們現場的工作人員全部都笑翻天了。


《東成西就》劇照


第一導演:那《無極》呢,因為它這些年一直被反覆的提及,它有點像當年那個《大話西遊》,就是剛開始出來之後,大家對它有一些評論不太好,但是這兩年好像又有一些新的解讀空間。你有沒有預料到這個狀況?


鮑德熹:我沒有預料過。它當時拍出來的時候超多劣評我就沒有預料。我是了解這個電影,了解陳凱歌他當時想什麼的,電影裡面每個角色,包括謝霆鋒、張柏芝,都是我們生命當中的一部分。


這個電影是一個關於人性的電影,它其實說的都是「我自己」,你要把自己代入到每一個角色當中,你就發覺每一個角色都是你心中的一個部分,這就是無極。


所以它是一個內心的世界,如果我們只帶著一個批判的角度去看,就是你這個壞人是這樣,你怎麼會這樣想,其實是不對的。


我自己認為,這個電影之所以有魅力,是在於你必須不是批判著去看,你是必須用自我的第一人身,代入到每一個角色當中。你試試看,你如果用我的方法去重新再看這個電影,你會有新的感受。


鮑德熹在《無極》片場


第一導演:這是你當時在拍攝的時候,就跟陳凱歌導演有聊到的嗎?


鮑德熹:對,就如同在《臥虎藏龍》拍攝的時候,我跟李安導演說,這是一個完全的女性電影。


他叫我閉嘴,因為這是不會賣座的,哈哈。但確實是關於女人的故事。


三代不同的女人:碧眼狐狸是江湖的,老奸巨滑,她想得到的就是權力;


俞秀蓮代表了中國廣大的婦女,就是那種墨守陳規,永遠忠誠於舊世界的所有規律,行走的規矩人;


最後的玉嬌龍,就是最反叛、最自我的年輕一代。每個人都只想追求她自己要的東西,這三個女人圍繞著一個男人的「性器」,就是對青冥劍的爭奪,這怎麼會是一部男人的電影?


05

路過未來

我們猛講中國電影工業化,注意,它的標準就真的把人當人看


第一導演:你在2015年《鍾馗伏魔》之後就沒有再當導演,那部戲是不是對你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鮑德熹:沒有,我也在尋找好的題材和好的劇本,也希望對電影工業有要求的製片人,能夠找我來拍一些工業化的作品,但是劇本要打動人心。


在這點來說,我是充滿了幹勁,現在在籌劃當中的都開始進行了,我希望有更廣闊的空間。人生有不同的經歷,我覺得是我可以重新再去做導演,因為我在這個中間已經吸取了很多的教訓,不能老是拿五年前,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來衡量一個人。

《鍾馗伏魔:雪妖魔靈》拍攝現場

所以最關鍵的還是你本人,是你的認知有沒有改變。我覺得電影到底來說,還是一個團體的作品,個人發揮有限,你還是要靠一個團隊來完成。所以千萬不要把個人魅力看得太重,一定要好好利用主創,幫你去完成你想要講的故事。


第一導演:電影工業化,你在過去也一直強調這個,如果工業化成立,那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像演員工作時過度疲勞猝死這些是不是工業化的需求?


鮑德熹:我打個很簡單的比喻,電影工業化就像我們平常的工業一樣,工人是要保證他的休息時間,他每周的工作時間是有規定的,國家是有規定的,你超時是要補償,你加班是有工資,所以在這點來說,這就是工業。


電影的工業化就要有一個更好的規矩,這個規矩是紀律,是對我們所有人有約束的,從製片人開始到導演、到攝影到各個崗位,必須要做到你職業、專業的那個范上,那麼至於拍攝,我希望每天拍攝應該在14個小時之內完成。


然後你想想看:包括收拾東西來回,你就已經用了16個小時,那麼工作人員回去只有8小時,連吃飯洗澡睡覺,這樣每天來說對他們已經是極限了,所以我認為14個小時現場拍攝是一個極限。


《緊急救援》做的還是很不錯的,基本上123個工作日裡,14個小時之內的拍攝是絕大部分,只有偶然的幾天有時候真是沒有辦法,這個場景要收拾了,完成了,或者遇到什麼意外的狀況,我們會用到16、17個小時,但是一般來說,我們都不會這樣。


人道嘛,我們就是挺人道的,但是整個電影工業,特別是電視劇要注意,沒日沒夜工作的話會讓工作人員都在極度的勞累當中,他們真的是普通的勞工,那些機工、電工、場工,包括道具,那些場務,對吧?


所有這些都是勞工來的,我們要照顧他們的休息,他們好的精神狀態帶給我們下一個拍攝日更好的效率。


這都是返回到資方的口袋裡頭的,所以我們口頭上猛講中國要進工業化,請注意工業化其中一個標準就真的把人、把工作人員當人看,一定要有規範。國家都有對工人有規範,有照顧,為什麼電影不可以?我只是想說這點。


第一導演:那你覺得成立演員工會有必要嗎?


鮑德熹:工會在中國來說,基本上都不應該成立,工會是另外一個層面,因為工會牽涉到勞工爭取多少錢,因為現在議價都是根據你的實力來議價的,每個人有不同的價格,你是電工有資格的,你好的團隊他會拿高一點的人工,你的資格不夠的,低一點的團隊便宜一點他都會做。


所以這個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我希望統一標準就是對勞工的這個基本保障的休息要有規定。這個不需要工會,電影協會就可以做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