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年輕,買一些什麼保險好?

平安保險 發佈 2020-01-19T17:33:05+00:00

年輕時是買保險的黃金時期,但是很多年輕人卻認為自己還年輕,不急著做保險配置,想等自己老了、身體出問題了再買保險。

2020年,第一批90後正式步入了30歲的陣營。

曾經被很多人戲稱為"垮掉一代"的90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壓力負重前行。 據LinkedIn發布的調查報告,近九成的年輕人都在加班,只有13%的人拒絕加班。46%的加班在年輕人看來沒有意義,另有超過1/3的加班是在不提供加班費情況下的主動行為。

加班能換來高薪麼?並沒有。有1/3的年輕人認為自己的薪資跟付出不成正比,他們只是被大環境裹挾要接受996,甚至007,長時間的加班熬夜,使90後每逢年度體檢,就像走了一趟鬼門關。

浙江電視台在今年做過一個街頭採訪,有80%的90後表示不敢看自己的體檢報告,原因很簡單,這屆年輕人的身體已經被壓力拖垮了。

上海外服x第一財經做過一次調研,數據顯示,近年來,上海白領的體檢異常率持續攀升,2017年甚至達到了驚人的97.08%。

當前社會的職場競爭體系下,大家只論功勞,不論苦勞,為公司累垮了自己的身體,最終為後果埋單的只有自己和家人。

在這個大環境下,年輕人除了自愛,更應該做的,是用保險來給自己的人生兜底。保險是用來轉移風險的金融工具,我不說保險有多少好,但至少利用好能在關鍵時刻發揮極大的作用,這是其他工具所不能替代的。

不過我發現很多年輕人看待保險的觀念錯得離譜。

年輕時是買保險的黃金時期,但是很多年輕人卻認為自己還年輕,不急著做保險配置,想等自己老了、身體出問題了再買保險。

這個觀點完全是錯誤的。

保險要趁著年輕、健康買,原因有三:

1. 年齡越大,風險越高,體現在保險的定價上,就是越早買越便宜,20歲跟30歲投保,同樣的保障條件,價格可能差一倍。

2. 健康險有健康告知這一限制,要符合保險公司要求的健康情況,才能投保。如果等到被查出結節、高血壓之類的異常,結果可能是除外、加費甚至被拒保。我之前有個同事,就是體檢後看到報告顯示有幾處異常,覺得不對勁,要買保險了,後來告訴我,有個經紀人幫他問了好幾家公司的重疾險,無一可承保,對這件事他一直耿耿於懷。

3. 風險的發生突如其來,如果可以算出自己這輩子不會生病,那完全沒必要買保險,但正是因為無法計算,才需要未雨綢繆,趁早給自己做好保險兜底。

那年輕人該怎麼配置保險?

站在科學配置的角度來講,針對成年人的主要社會風險,有條件的情況下,人生建議必備"五個百萬"。

"第一個百萬——百萬醫療險"。現在癌症、急性心梗等重大疾病的發病率在年輕群體里持續呈升高的趨勢,年輕人首先要解決的,是"不敢病"、"看不起病"的大病風險問題,對應的需要配置的保障,就是百萬醫療險。

百萬醫療險是報銷型的保險,保額上百萬,看病花多少,報銷多少。不管是一般疾病、意外醫療還是重疾住院,都能報銷,《我不是藥神》里的天價抗癌藥也能報,非常實用。

不過面對大病風險,不可或缺的兜底保障還有重疾險。

即是人生需要的"第二個一百萬——百萬重疾險"

重疾險經常被忽略,但是尤為重要,不同於醫療險的報銷性質,重疾險是給付型的保險,發生了符合約定的大病,直接賠一筆錢。

重疾險賠付的這筆費用,除了可以拿來支付術後護理、康復等費用,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來彌補無法工作後造成的經濟損失。

比如你因為生病無法工作1到2年,那重疾險賠付的費用,就可以補償這一兩年損失的收入。

我舉個例子,小明得了保險合同約定範圍內的癌症,治療共花費50萬,這部分的治療費,可以用百萬醫療險報銷。由於小明還買了百萬重疾險,這筆錢可以用來補償小明生病無法工作產生的經濟損失,小明可以自由支配。

除疾病風險外,年輕人需要兜底的還有意外風險,即是人生需要的"第三個一百萬——百萬意外險"。

意外險人手一份,只要是意外傷害,意外險都能進行賠付。通常意外險的保障責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意外身故/傷殘責任,如果發生意外,不僅身故或者致殘,賠償一筆錢;一部分是意外醫療責任,因為意外導致的醫療費,意外險都可以給報銷。

老讀者知道,我有一次騎滑板車,為了避免一個吃瓜妹子,剎車太快把自己甩了出去,肩膀還打了鋼板,住院了將近一個月。因為屬於意外傷害,觸發了我的意外險,最後治病的錢一分錢沒花,還由於有住院津貼,還拿了兩千的保險金,非常奇妙的體驗。

但是意外險只保因意外導致的身故,不保因疾病導致的身故,比如猝死。真正想解決身後之憂,需要配置的是壽險。壽險是人生需要的"第四個一百萬——百萬人身保障",經常被很多人忽略,但卻是每一個有家庭責任的年輕人的必備。

壽險可以用來對抗年輕人英年早逝的風險,正值收入上升期的壯年人,除了考慮自身外,還需要為家人負責,比如如果你走了,家裡誰來賺錢,誰來支付房貸,誰來贍養老人孩子。家庭經濟責任的離去,勢必會給家庭帶來崩塌式的經濟打擊。而壽險賠付的這筆錢,就可以用來替英年早逝的自己,盡到未盡的家庭責任。

我曾經聽過一個很動人的故事,美國有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在他3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從此母親只好放棄全職主婦的生活,外出工作,但是他母親賺取的收入很微薄,不足以供他上完大學,幸好是父親在年輕時買了一份50萬美元的人壽保險,靠著這筆錢,他才沒有被迫輟學,順利從大學畢業。他在分享這個故事的時候說,雖然父親很早就走了,但是他依然感覺,父親的關愛在陪伴他成長。這就是壽險的意義所在。

跟英年早逝的風險對立,這一代年輕人還有活太久的養老風險。隨著生活的改善和醫療的進步,現在一線城市的老人預期壽命已經到80歲,現在還年輕的人,到了未來人均預期壽命起碼會到90歲。活太久最大的風險就是,如何度過那沒有收入的幾十年,如果沒有提前做好養老規劃,晚年的生活可能會很淒涼。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最長壽的國家,2018年日本國內男女的人均壽命,分別為81.25歲和87.32歲。但是,日本有接近一半的老人沒有退休養老,他們正在努力為自己的長壽買單,不惜做體力勞動,努力工作,跟年輕人競爭,只是為了能生存下去。

為了應對未來養老生活的不確定,年輕人還要提前做好養老保險的配置,即人生需要的"第五個一百萬——百萬養老保險"。商業養老保險,主要指的是年金險性質跟社會養老保險一樣,早年繳費越多,越早規劃,晚年的收益會越高,而且還可以防止年輕人剁手,起到強制儲蓄的作用,我認為很贊。

總結一下,年輕人的保險規劃,必備人生五"百萬"。

1. 百萬醫療險

2. 百萬重疾險

3. 百萬意外險

4. 百萬養老險

5. 百萬人身保障

最近我關注到中國平安有個"108財神節"的活動,囊括了平安旗下"五個百萬"的主力產品,比如百萬醫療險e生保、重疾險平安福、意外險百萬任我行、傳世臻寶終身壽險、可做養老的金瑞人生。

活動一直持續到2020年1月29日,如果正考慮買保險,可以抓住時機。

趁著年輕,正是配置保險最有優勢的時候,建議儘早配置完善,為自己負責,也是為家人負責。


[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轉載為平安保險用戶個人行為,如有問題請聯繫平安保險進行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