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外交觀察:罕見「火藥味」!印度想讓中國「反思」什麼?

上觀新聞 發佈 2020-01-19T17:36:32+00:00

讓不少人驚掉下巴——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宣布俄政府集體辭職。不過,多數人都未曾料到,本周還有一大「外交熱詞」是克什米爾。

1月15日,一個堪稱「載入史冊」的日子。

北京時間晚上9時許,一則寥寥數字的快訊讓不少人驚掉下巴——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宣布俄政府集體辭職。

幾小時之後,又一則快訊再次引爆了大家的手機彈窗——華盛頓當地時間1月15日上午,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簽署儀式在美國白宮東廳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與美國總統川普共同簽署協議文本並致辭。

一個出乎意料,一個眾人企盼,在本周的外交部記者會上都引發了巨大關注。

不過,多數人都未曾料到,本周還有一大「外交熱詞」是克什米爾。印巴問題為何引發了例行記者會上的一場小小「交鋒」?

這也得從1月15日開始說起……

1 一場關於克什米爾的密集交鋒

在1月17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耿爽與記者圍繞克什米爾問題十問十答,頗有幾分「火藥味」。

上次針對同一問題的密集交鋒,或許還是在孟晚舟被加拿大拘押的時候。

據耿爽介紹,應巴基斯坦的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於1月15日審議了克什米爾問題,聽取了聯合國秘書處等有關方面的通報。安理會成員對當前克什米爾地區的局勢表示擔憂,呼籲遵守《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通過政治對話和平解決爭端,有關方面保持克制,推動緊張局勢降溫。

但是有媒體稱,印度方面表示,中方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審議克什米爾問題後,並未得到安理會其他成員的支持。印方還表示中國應當「反思」自己在克什米爾問題上的立場。俄羅斯駐印度大使也表示,俄方從來沒有支持在聯合國提出克什米爾問題。

對此,耿爽重申安理會成員的擔憂和呼籲,「這是我了解到的安理會審議的情況。我想,俄羅斯是安理會重要成員,他的立場在討論過程中自然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然而,有記者卻提出了另一番說法,「我只看到中方作了上述表態,安理會並沒有發表什麼聲明,並且其他成員也都保持了沉默」,並質疑「安理會成員對當前克什米爾地區的局勢表示擔憂」只是中方的看法。

耿爽表示,安理會沒有對外發表聲明,但中方作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建設性地參與了有關審議,「如果你覺得中方介紹不符合事實,你可以向安理會其他成員去了解核實。」

有記者還稱,中方屢次在安理會提及克什米爾問題,在印度國內引發了負面反響。針對這一說法,耿爽解釋說,中方的初衷和考慮就是要敦促有關各方保持克制,推動局勢儘快降溫,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穩定,這完全是出於善意。「如果印方對此有其他解讀,我覺得似乎有些過度了。」

早在2019年8月16日,安理會就曾在「印巴問題」議題下舉行非正式磋商,聽取聯合國秘書處通報當前克什米爾局勢和聯合國印巴軍事觀察組工作情況。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大使介紹,安理會成員對當前克什米爾局勢表示嚴重關切,希望有關方面保持克制,避免採取使局勢進一步升級的單方面行動,呼籲雙方通過對話妥善解決問題。

2019年10月11日至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印度總理莫迪在印度金奈舉行第二次非正式會晤時也曾提及邊界問題。

據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介紹,兩位領導人就包括邊界問題在內的未決問題交換了意見。他們對雙方特別代表所做工作表示歡迎,並責成兩國特別代表繼續努力,在雙方2005年達成的解決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基礎上達成雙方都同意的框架,為邊界問題找到公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

遺憾的是,印度政府隨後宣布在10月31日成立「查謨—克什米爾中央直轄區」和「拉達克中央直轄區」,將部分中國領土劃入印度行政管轄範圍,引起了中方的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耿爽表示,通過單方面修改國內法律和行政區劃的方式,挑戰中國主權權益,這一做法是非法的、無效的,不會改變有關地區在中國實際控制下的事實,不會產生任何效力。

事實上,關於克什米爾問題,中方的立場是一貫而明確的——克什米爾問題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爭議,應當根據《聯合國憲章》、相關安理會決議以及雙邊協定,以和平方式加以妥善解決。

2 外交部推特一月增粉2.3萬

眾所周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一般在每個工作日舉行,不過,除了藍廳發布之外,外交部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也頻頻露臉,如今更是將「中國聲音」傳播到了境外。

有媒體注意到,中國外交部自2019年12月正式發布了第一條推特,引起了不少境外記者的好奇。

「實際上,很多中國駐外使領館及中國駐外外交官也都開通了境外社交媒體帳號。」耿爽稱,在推特等一些境外的社交媒體平台上開通帳號,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對外進行溝通,更好地介紹中國的情況、中國的政策。「我們願通過推特等社交媒體平台與外界加強溝通交流,增進相互了解。」

耿爽沒說錯,一些中國外交官在境外還是妥妥的「網紅」,針對許多問題闡述了中方觀點,收穫了大批粉絲,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以及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趙立堅等。

外交部的推特帳號@spokesperson發言人辦公室,短短一個多月就火速增粉2.3萬。不過與22.8萬粉絲「大V」趙立堅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

與微博帳號不同,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的推特帳號更顯國際化。內容不再局限於記者會本身的問答,而是用圖文和視頻形式將重點語句標註出來,更方便粉絲了解中方的立場。

另外,外交部推特帳號更具互動性。在推文中@提及的外國政要和官方帳號並不罕見,還有一次性@美國國務院、英國外交部、日本外務省和歐盟委員會的「非常規操作」。

短視頻、口語化、emoji等應用,可以側面看出外交部在「加強溝通」方面的努力。

3 外交部獨家揭秘:發言人講台上都有啥?

當然,外交部的努力遠遠不止這些。要知道,中國外交部是國際社會上唯一一個每個工作日都開例行發布會的外交部門。

此前,美國國務院也曾召開每日記者會,後來調整至每周兩次。最近,美國白宮7位前發言人,以及國務院和國防部6位前發言人罕見聯合發表公開信,呼籲現任白宮發言人格雷沙姆,恢復每日召開例行記者會的慣例,不料遭到格雷沙姆強硬回應:「白宮記者持續抱怨,因為他們無法上電視譁眾取寵……他們不追求獲取信息,而是在尋找(這樣的)契機。」

為了做好「世界唯一」,中國的外交部可謂費盡心思。外交部發言人每天該做哪些準備呢?本周,外交部針對社交媒體的「粉絲」們開了一場別樣的發布會,一一揭秘。

針對粉絲們的疑問,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選擇了十個問題作了回答。記者摘錄幾個關注度較高的問題,以饗讀者。

問:發言人在記者會前要做哪些準備?

答:發言人面對媒體的「長槍短炮」,關鍵在於要全面熟悉情況、準確把握政策。只有瞭然於胸,才能應答如流。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但完成一場記者會僅僅靠發言人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站在幕後的是「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團隊。發言人每天都要和這個團隊共同討論研究當天的熱點輿情,設想記者可能的提問角度並且認真準備好每一條答問口徑。

此外,外交部其他各司局以及其他部委也是我們的強大後盾。正是發言人及其背後團隊和整體機制的高效運轉,才能確保發言人在前台「百問不倒」。

問:如果記者會現場出現了預料之外的問題一般怎麼回答?

答:記者會上難免會出現意料不到的問題。問題可能是陌生的,新聞可能是剛剛發生的,但中國外交的政策、立場和原則是一以貫之的。把握住這一點,就能隨機應變、化險為夷。當然,對於一些確實不了解的具體情況,發言人也會坦率承認,並且在記者會後第一時間進行了解核實、及時答覆記者朋友。

問:發言人站在台上會緊張嗎?有什麼舒緩緊張和壓力的竅門嗎?

答:有人說發言人的工作是在「走鋼絲」,走鋼絲的時候怎麼可能完全不緊張呢?但保持適度的緊張感未嘗不是完成好一場記者會的積極因素。

會前,發言人會做最充分準備。上台後,就專心致志,心無旁騖,真誠溝通,努力回答好每一個問題。

當然,應對緊張的最大「法寶」是自信。堅信我們的道路是正確的,事業是正義的,主張是正當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充滿信心,對中國外交方針政策充滿信心,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理解充滿信心。做到上述這些,發言人面對記者就能坦然淡定、進退有據、應對自如。

問:發言人講台上有什麼?會有小電腦或者提詞器嗎?回答問題的時候低頭是在看什麼呢?

答:發言人的講台上沒有電腦或提詞器,只有一支筆、一杯水和幾張紙。發言人上台時會帶上自己的「大本」根據記者的具體問題查閱資料,以便需要時可以查閱必要的資料,保證回答準確、權威。

欄目主編:劉璐 文字編輯:程沛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蘇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