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自媒體的出路在哪裡

梅花網 發佈 2020-01-02T17:51:48+00:00

邁入2020年,各行各業都在總結過去一年裡發生的大事,不過今天我想聊的是,2020年,自媒體的出路在哪裡。

邁入2020年,各行各業都在總結過去一年裡發生的大事,不過今天我想聊的是,2020年,自媒體的出路在哪裡。

2019年,短視頻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直播成了品牌主們的狂歡,主播也如雨後春筍一般,拔地而起。

在這場狂歡的背後,躺著無數前赴後繼的媒體們,無論是在圖像還是文字創作者,他們面對的不僅僅是各個平台的衝擊力,還有消費主義下用戶的抉擇以及品牌方對品效的審視度量。

這方面,前輩們總結得很到位。碎片化時間和平台選擇的多樣性增加了用戶的圈層壁壘,一個央視廣告傳天下的局面不復存在。舉個例子,同樣是在地鐵上,我看著公眾號文章,我的左邊則有可能在看微博熱點,右邊刷著抖音,彼此互不相通。

年齡不同,喜好不同,渠道不同,全國人民的關注點不再統一,出圈變得越發困難。

原本依附於品牌主投放而衍生的自媒體,同廣告行業一樣,在單一的業務面前,被沖刷得不堪一擊。那些再想從自媒體發展成為廣告公司已經是很困難的事情,可以說廣告業不再是自媒體的出路了。

但這是壞事嗎?我覺得不算。

過往的經驗無時不刻地告訴我們,所有執著於單一業務的路,未來都不會好走。

要突破,只有拿起斧頭劈開荊棘才能看到。

具體要怎麼做,這裡說下我個人的想法:

多項業務齊頭並進,做自己的媒體整合營銷

這裡有個例子:

上周五去參加鳳凰的「2020營銷趨勢大會」,發現廣告公司之所以難做,是因為廣告創意部分,也都讓媒體公司做了。他們通過全網數據,馬上能知道什麼事情最火,最有營銷價值,立馬能和企業合作,進行植入或者冠名。

去年的長安歐尚汽車,就是聯合了首個民營火箭發射,鳳凰一起牽線報導的。

總的來說,如果你是有媒體流量基礎,有炒作事件的方法,再加上策劃,感覺比廣告公司有優勢多了。

廣告公司做完一個創意視頻,投放費用起碼千萬量級,不然不會有影響力,而媒體公司連投放也能一併操作,等於是可以去掉廣告公司這種中間商。

以前是媒體公司是媒介,廣告公司做好創意,再做媒體規劃,把媒體作為投放的一個渠道。現在媒體直接能策劃,再匹配自己的資源,直接不用中間商賺差價了。

淘汰多個渠道,節省溝通成本,這種一步到位的模式必將成為品牌主的新寵。

渠道是命脈,但不要孤注一擲

即便是2020年,十萬加依然是自媒體們最後的體面。實際上我們心知肚明,除了頭部媒體,其他部位的媒體基本上處於隨時被取代的狀態生存著。

他們把希望全部賭在了一個平台上,對於這樣的自媒體而言,一次爆發可能帶來生的希望,也可能石沉大海。

在這裡給大家提個建議,如果一條道走不通,倒不如多試幾條,非要掛在一棵樹上是可以,但真的沒必要。

抖音快手不是什麼洪水猛獸,4G時代,文字和圖像尚可共存,5G時代,文字、圖像和視頻依然可以。

有心搏一把,就不要妄求一勞永逸,好的內容絕對不會限制形式,也不會隔絕你與原來用戶的共鳴,禁錮自己的思維,才是真的與用戶隔絕。

只要你選的題材是有話題有熱度的,何愁會沒人看?

做,或許還有10%的成功率,不做,就是0。

不要鎖死你的用戶

原先我們在規劃內容前,會提前分析用戶畫像,是因為我們需要對接精準的用戶群體。

到後來我們發現,對知識感興趣的人,對沙雕同樣感興趣,對圖像感興趣的,對短視頻抵抗不了。如果我們前期就篩選掉那些有可能成為我們流量的用戶,多渠道傳播就成了無稽之談。

人都是善變的。

舉一個最近的例子:央視新聞和長途汽車聯合製作的《80、90後扎心圖鑑》就收穫了大量好評,而之前央視新聞給我們的刻板印象就是一本正經,這種現象,會錯誤地引導大家以為關注央視新聞的人群會限定在某一個特定人群。

同樣的案例在抖音上更加顯著,抖音上,官抖們逐漸貼近年輕人的喜好,不再一板一眼,他們的內容經過精心策劃和拍攝,也變得有梗有點,一定程度上,開放度比一些自媒體還高。

這充分說明了用戶是根據內容的趣味性以及多樣性來做劃分,而不是自願被劃分成具體的哪一類。

連我們自己都不願意在平台上看單一的內容,又怎麼能要求用戶一層不變?

所以經常對你的內容注入一點新鮮血液,遠比抓破頭去分析你的目標用戶更有效。

以上,就是我對自媒體未來的一些看法。

註: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梅花網立場。

本文由xxxx投稿梅花網,並經梅花網編輯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