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瞧不上中餐,臆造「中餐館綜合症」,遭日本人痛批觀念落後

英國英鳥 發佈 2020-01-19T19:16:26+00:00

在美國的飲食習慣中,大多數人認為「MSG」不健康,以至於《韋氏詞典》中都出現了「中餐館綜合症」一詞。

新年馬上就要來臨了,過年之際,在中國最具特色的儀式有這麼幾樣:貼春聯、看春晚、做年夜飯。

提到中國人的年夜飯,那就大有學問了,蔥姜蒜、雞鴨魚,還有各種各樣的調味品,都是造就豐富年夜飯的必備品,這其中就包括味精。

據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月19日報導,在美國的飲食習慣中,大多數人認為「MSG」(味精)不健康,以至於《韋氏詞典》中都出現了「中餐館綜合症」(吃完中餐後就會噁心、浮腫)一詞。

而近日一些日本活動人士,發起了一場名為「重新定義CRS(中餐館綜合症)」的運動,旨在為中餐「撥亂反正」。



據悉,這項在線活動由一家日本食品和調味品公司牽頭髮起,以敦促韋氏詞典修改詞條,糾正大家關於味精的偏見,改變公眾對亞洲美食尤其是中餐的錯誤看法。

該公司在其活動網站上表示:「直到今天,味精不健康的看法,仍在美國人的意識中根深蒂固,亞洲食品和文化仍然因此受到指責。味精會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說法,是錯誤的、不科學的。」

在其發布的一段視頻中,幾位亞裔美國人、餐館老闆和醫療專業人士都公開表示,人們對味精和中餐的誤解是無知的表現。

餐館老闆艾迪·黃稱,他的餐廳經歷,已經被改編成了熱門情景喜劇《初學新菜》。他在視頻指出,味精不僅美味,而且幾乎被添加在了所有加工食品中,從牧場調料到多力多滋(Doritos),都能看見味精的身影。

《韋氏詞典》已於周三在推特上做出回應,《韋氏詞典》表示,它們將重新審查這個詞,並進行相應地修訂。

該公司表示:「隨著詞彙使用習慣和人們態度的演變,我們一直在不斷更新對每一個詞彙的註解,我們也很感激每一位指出我們錯誤的受眾。」

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數據,人類食用味精歷史悠久,而關於味精是否會影響人們健康的爭論,早在1968年就已經開始引起討論。

1968年,一名男子寫信給《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抱怨在中餐館吃過飯後,感到身體麻木。

中國食物具有危險性的觀念,由此開始被迅速傳播開來,並被當時的一些醫療專業人士賦予了可信性。

1969年發表的一篇科學論文曾指出,味精是「中餐館綜合症」發病的源頭,並警告說味精會引起「燒灼感、面部壓力和胸痛」,但後來證實,這篇論文並沒有科學依據。


1986年發表在《食品與化學毒理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科學家經過10年的研究,都未能找到證明味精是危險物質的證據,「中餐館綜合症」這個概念本身就值得懷疑。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甚至在20世紀90年代專門對味精進行了獨立調查,最終得出結論:味精是安全的。

然而,這一官方結論已經無法消除美國公眾對味精的恐懼和焦慮。味精一直在美國遭到詆毀,直到今天,人們依然在一直迴避味精。你只要在谷歌上搜索一下味精,就會出現無數類似於「味精有害嗎?」這樣的衍生搜索詞條。

許多監管機構和科學團體都明確地回答過:味精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項聯合研究表示,「味精」與「中餐館綜合症」無關,並指出「中餐館綜合症」本身就是基於「軼事」而杜撰出的詞,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此外,許多理性的人都說,如果味精如此危險,那麼使用這種添加劑烹飪食物的很多國家,如中國和日本,都會有很多人生病,但這種情況並沒有發生。



正如這項運動所指出的,美國公眾將對味精的恐慌,不負責任的歸咎在了中國食品身上。很多人也因此認為,中餐是不健康的。

2019年春天,一名白人女子在紐約開了一家名為「幸運李」(Lucky Lee’s)的中餐館,美國人由此進一步強化了對中餐的偏見。

這名白人中餐老闆在Instagram上寫道,「幸運李」餐廳會提供乾淨的中國菜,而且不會太油膩,也不會讓客人吃完後感到浮腫和噁心。

這名白人老闆的言辭,在網上引起了一片譁然。很多亞裔和亞裔美國人社區的成員,都指責這名餐館老闆,用「乾淨、油膩、浮腫、噁心」這樣的詞,冒犯了中國食物。

這家餐廳的老闆在面臨了公眾的指責後,在Instagram上發了一條帖子,承認中國食品有益健康,並承諾永遠傾聽大家的意見,及時反思。而這家餐廳在開業8個月後,於2019年12月關閉。

這名老闆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明確地表示了歉意。但批評人士認為,她最初的那條帖子,強化了人們對中國食物的錯誤的刻板印象。

這一爭議,引發了一場更大範圍的討論,即哪些食物是「乾淨的」和「複雜的」。例如,為什麼義大利菜或法國菜(都是美國的舶來品)被視為高檔美食,而中國菜或泰國菜則仍被視為快捷、廉價和劣質的食物?

有很多人指出,「美國化」的中餐,根據美國人的口味進行了調整,中餐最初多存在於移民家庭當中。對於亞裔美國人社區的許多人來說,吃中餐,就像在臉上挨了一記耳光。

多年來,美國的中餐館經常在內部貼出「禁止使用味精」的標語。現在,很多餐館則已經開始重新接受這種添加劑。



曾製作並主演電視劇—《醜陋的美味》的名廚大衛·張,以及CNN獲獎電視劇《未知的部分》的已故主持人安東尼·波登,都一直在努力改變公眾對味精的錯誤看法。

他們經常會在網際網路上分享一些自己利用味精製作菜餚、甚至是爆米花的經驗。

安東尼曾明確的說過:「我認為味精是好東西,很多人都認為味精不好,但這是錯誤的,中餐中涵蓋了很多美味,我希望大家不要對中餐抱有偏見。」

據悉,味精是一種常見的天然胺基酸,最早多存在於番茄和奶酪等食物中,人們後來發現了直接提取味精的方法。

這種提取的味精,多被用來給很多不同的食物調味,比如燉菜或雞湯。味精會提升菜餚的鮮味,一道菜餚的鮮味是最難製造的,味精的發明也因此顯得格外難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