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知道一年365天,二十四節氣,和一天12個時辰是怎麼來的嗎?

書語人間 發佈 2020-01-19T20:13:02+00:00

昨天,靈遙在研究「年」的來歷時,發現了三個有趣的東西,分別是月亮年、太陽年和農曆年,也隨之想起了我去年11月在河南旅行時,在登封見到的古觀星台。現在問起一年有多少天,相信任何一個人都能夠很輕鬆地回答—— 「365天,閏年多一天,366天。

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陪你讀懂1本好書,點擊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大家好呀~


今天,靈遙將為你帶來一本新書,名字叫做《古代曆法》。



昨天,靈遙在研究「年」的來歷時,發現了三個有趣的東西,分別是月亮年(陰曆)、太陽年(陽曆)和農曆年(陰陽合曆),也隨之想起了我去年11月在河南旅行時,在登封見到的古觀星台。



於是,這也激發了我深入學習和研究古代曆法的衝動,便有了這本《古代曆法》的解析,也希望大家在讀完這篇文章後,能夠對先民們推算年、月、日,和四季變化的方法有更多的了解,對傳統文化多幾分認同。



現在,我們開始吧~


01.

時間曆法:

一年到底有多少天?


現在問起一年有多少天,相信任何一個人都能夠很輕鬆地回答 —— 「365天,閏年多一天,366天。」


畢竟,有了科學儀器和地理知識的幫助下,想要測出一個回歸年,也就是太陽折返南北回歸線的有多少天,那實在是太簡單了。



但是,在晉代,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開始,古人們都認為,冬至時太陽總在一定的位置上,是古代先賢測定的,是萬世不能改變的。


但是,當時有個叫做虞喜天文學家聽了這個說法後,卻偏要拿數據說話。


於是,他在把古今對冬至中天星宿的觀察記錄做了對比後,發現唐堯時期冬至黃昏天中天星宿為昂宿,而2700年之後的西晉時期,冬至黃昏中天星宿卻在東璧。


這個現象,後來便被他定義為「歲差」,也就是一個天體的自轉軸因為重力的作用導致在空間中緩慢持續的變化。



他的這個「歲差」理論一經提出,便引起了了天文學家祖沖之的重視。



於是,他便在觀測站上,立起了一個八尺高的「圭表」,來測定回歸年的長度,也就是太陽折返南北回歸線的時間,然後用「渾儀」等測角器測定太陽在恆星間的位置,開始研究太陽一年運動的快慢變化,來測定歲差。



最終,他便根據自己實際測量和計算結果,首次證實了「歲差」的存在,同時求出了冬至點每100年往西移動1度,為後來創造《大明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直到462年,《大明曆》得以頒行的時,它已經是當時最科學的曆法,不僅讓華夏子孫和世界記住了一年共有365.24281481天,也與現代天文的測量結果,僅有1/600000的誤差,可謂是一個曆法史上的「壯舉」。



02.

二十四節氣,

第一部完整的農業氣候歷


說完了曆法後,靈遙想和大家聊聊,這些年突然爆紅朋友圈的「二十四節氣」。



眾所周知,這是自立春至大寒的24個節氣,綜合了天文、氣象和農作物生長特點等多方面的知識,比較準確地反映了一年裡的自然力特徵,至今仍被農民伯伯們使用。


不過,這個二十四節氣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據說,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


為了充分反映季節氣候變化,古代天文學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時期便在河南登封藁城縣(也就是了靈遙去的那個古天文台)用「土圭」測量日影來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並根據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演變次序,把一年平分為24等份,分別起名。



後來,到了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著《淮南子》一書,便完整地記錄了二十四節氣,而,西漢民間天文學家落下閎在組織編寫《太初曆》的時候,更是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又因為我國自古以來便是農耕大國,農民的播種收割都是沿用二十四節氣里的知識,因此,古人便把二十四節氣里名稱里的一個字,編成了一首歌謠: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上半年來六二一,下半年來八二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不差一兩天。


對應的,便是二十四節氣里的,


春: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夏: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秋: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03.

時間計量:

從分段計時,到十二時辰


說起一天有多少個小時,相信任何人都能夠自信滿滿地回答 —— 「當然是24小時啦。」



不過,你如果告訴一個古人,一天分別有24小時,那麼,人家多半會像看怪物一樣看著你。因為,人家那時候,才不用24小時呢,都用十二時辰。



那麼,十二時辰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這裡,我們便要先說到秦漢流行的16時制,也就是把一天給均分為16個時間段。


據說,那時候有一種叫做蓂莢的奇妙植物,它每天長一片葉子,至月半共長15片葉子,以後每天掉一片葉子,至月底正好掉完。



於是,東漢時期接觸的科學家張衡(發明地動儀那個),便受到了「蓂莢準時落葉」的啟示,發明了一種叫做「瑞輪蓂莢」的儀器,用機械的方法使得在一個槓桿上每天轉出一片葉子來,月半後每天再落下一片葉子,用來記錄月相和日期。



不過,在此期間,除了16時制,基於「地支」的十二時辰也在同時使用。


根據漢代哲學家王充在《論衡》里談到的,「一日之中分為十二時,平旦寅(yin,二聲),日出卯(mao,三聲)也」,便可以看出,在當時十二時辰之名和十二地支已經配合好了。


只不過,漢代用的「十二時辰」,與現在我們聽到的「地支十二時辰」又有所不同,漢代的那個是官方名字,我們現在說的「十二時辰」則是它分別對應的「十二地支」。



  1. 夜半


又名「子夜」,與地支里的「子時」相對,時間是夜裡11點到凌晨1點,因為多有老鼠趁著夜深人靜,頻繁活動,故稱為「子時」。



2. 雞鳴


又名「荒雞」,與地支的里的「丑時」相對,時間是凌晨1點到凌晨3點,因為古人的一天是從拂曉來臨,聽到雞叫開始的,這個點又是「雞叫」時分,可見古人起床大多在凌晨3-4點左右。



3. 平旦


又名「早晨」「黎明」,與地支里的「寅時」相對,時間是凌晨3點到凌晨5點。這個點,太陽剛剛露出地平線前,天剛蒙蒙亮,也就是現在的黎明之時。



4. 日出


又名「日上」「破曉」,與地支里的「卯時」相對,時間是從5點到7點,指的是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一段時間,給人生機勃勃之感。



5. 食時


也叫「早食」,與地支里的「辰時」相對,也是古人吃早飯時間,時間是從早上7點到9點。



6. 隅中


也叫「日禺」,與地支里的「巳時」相對,時間是早上9點到中午11點左右,此時大霧散去,艷陽高照。



7. 日中


也叫「日正」「正午」,與地支的「午時」相對,時間是從11時至13時。上古時期,這也是人們帶著貨物去集市里交易的時間。



8. 日昳


也叫「日跌」「日斜」,與地支的「未時」相對,時間是13點至15點,正值太陽偏西,初見於漢代史學家司馬遷《史記·天官書》。



9. 晡時


也叫「夕食」,與地支里的「申時」相對,此時太陽偏西,時間是15點至17點,也是古人吃第二頓飯的時候。



10. 日入


也叫「日沒」「日落」,與地支里的「酉時」相對,字面上的意思是太陽落山的時候,大概是17點到19點。


在古代,因為沒有電燈等照明設備,因此,人們又將「日出」和「日入」分別作為白天和黑夜到來的標誌。



11. 黃昏


也叫「日夕」「日暮」,與地支里的「戌時」相對,時間是從19點到21點。此時,人們忙碌了一天,也該準備休息了。



12. 人定


也叫「定昏」,與地支里的「亥時」相對,時間是21點到23點。這也是一晝夜裡最後的一個時辰。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日常活動,安歇睡覺了。



總而言之,十二時辰是反映太陽東升西落,和古人每日生活作息的重要體現,對現在的史學研究和養生,都有著很重要的指導意義。


以上,便是全書的內容。


這篇文章里,我們從歲差說起,聊到了一年多少天的測定方法,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和古人計時方法的演變,對了解古代天文史的發展,和古人的日常作息有著重要意義。



雖然,有了電子設備的幫助下,越夜越美麗也不再是難事,但是,靈遙仍然希望我們能夠向古人學習,順應自然規律,好好生活。


祝好!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著「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本文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書語人間(syrjjy)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