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婚後仍能嫁男神,張歆藝的婚姻為什麼讓全網酸了?

深夜療心 發佈 2020-01-19T21:17:10+00:00

每個人都在替朱丹打抱不平,化身私家偵探,在放大鏡下尋找著周一圍不愛朱丹的種種證據;每個人都替周一圍和朱丹的婚姻,操碎了心。


在《做家務的男人》中,大家討論最多的,可能是朱丹了。

就連不在場的周一圍的一句話,都能把朱丹送上熱搜。

每個人都在替朱丹打抱不平,化身私家偵探,在放大鏡下尋找著周一圍不愛朱丹的種種證據;


每個人都替周一圍和朱丹的婚姻,操碎了心。

卻鮮少有人看到朱丹旁邊坐著的張歆藝。

那是一個幸福的張歆藝。


在男人出軌、婚姻不幸、女人「聖母病」纏身的今天,張歆藝顯得像一個異類。

即便在節目中,她也顯得跟所有嘉賓「格格不入」。

因為,其他嘉賓的老公,都是各種懶、饞、大男子主義。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家裡女主人們「忘我」的犧牲和奉獻。

在女人們聚在一起的抱怨聲中,大家找到了高度的共情。

而只有張歆藝的老公袁弘「一反常態」:做飯、帶娃、取快遞、給張歆藝按摩。



收拾家裡,還能把孩子哄的挺好,忙前忙後。


「裝」。這是我們的一個反應。


你看看別人家多真實。你們這都是表演出來的。

張歆藝你憑什麼?之前離過婚,二婚還能嫁給男神,婚後竟然沒有撕逼,生了孩子,竟然落得個美滿幸福。

這似乎不公平。


與其「檸檬精」上身,我們不如來看看,張歆藝,到底憑什麼?


張歆藝,不簡單的一個女人。

曾經因為出演《北京愛情故事》里的林夏一角,林夏有些二二乎乎,由此,張歆藝獲得了綽號「二姐」。


但是,張歆藝本人可一點都不「二」。

張歆藝,從來都是一個一直特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在對待男人上,更是屢戰屢勝。

每一個和她接觸過的男人,都對她欣賞有加,並且,直到分開,也放不下。

最讓人佩服的是,張歆藝的幾段感情,都結束的很體面。

沒有一段是以「撕逼」結束的。

張歆藝的第一段感情,是個第三者。

這也是後來張歆藝一直「招黑」的原因。

2004年,張歆藝大四時拍攝電視劇《風吹雲動草不動》時,認識了王志飛,並展開了七年的戀愛。

雖然以第三者的姿態介入,卻讓對方心甘情願為她放棄了很多。

比如,在和張歆藝在一起之後,王志飛就一直「努力」地在和老婆離婚。

老婆開始堅持不離,即便這樣,王志飛竟然能連續三年,在春節的時候,把家裡老婆孩子放到一邊,選擇陪張歆藝度過。

當然,在王志飛的堅決下,他最終和老婆離婚,終於光明正大地和張歆藝在一起。

讓男人動情容易,讓已婚男人為一個女人離婚,這個女人真的有手段了。

張歆藝顯然就有這樣的手段。


他們的感情持續了七年。七年後,張歆藝公開發表聲明分手,而一向敬業的王志飛竟因此罕見地停工兩個月療傷。

可見用情至深。

而自始至終,誰都沒有惡語相向。

第二段感情,是和導演楊樹鵬。

在拍攝《匹夫》時,張歆藝結識了導演楊樹鵬,並擦出火花,迅速結婚。



只是,這段婚姻持續了一年,就閃離。


離婚時,楊樹鵬發表的聲明很有意思,叫《一封情書》。

《一封情書》里寫道:我們相愛,我們分開,就是這樣。


平靜,低調,同樣沒有撕逼。

有人結婚時滿城風雨,離婚時又滿城風雨。

但是,張歆藝沒有。

對錯暫時放一邊,在對錯之外,七年的戀愛和一年的婚姻,張歆藝都處理的如此漂亮。


第三段感情,張歆藝遇到了袁弘。

在最開始的時候,張歆藝覺得自己「配不上」袁弘。

在面對何炅的一次採訪中,張歆藝說,因為自己是「離過婚」的女人,「不金貴」了。

那時的張歆藝是自卑的,但是,她也敢說實話。

有敢愛敢恨的直爽,也有敢於暴露自己的脆弱。

這都是張歆藝。

但是,在袁弘的堅持下,倆人在一起了。


從此以後,經常出現的是這樣的畫風:袁弘天天粘著張歆藝。曬幸福是常態。

出差,都會掰著指頭數日子,盼著老婆早點回家。

逛個超市,也要曬一曬。

張歆藝懷孕,袁弘推掉所有工作,全程陪護。

生了孩子後,張歆藝去探班袁弘,一進酒店房間,就聞到了袁弘早就為張歆藝煲好的湯。

在袁弘心裡,恐怕沒有人比張歆藝更「金貴」。


所以,張歆藝從來就是一個很有「手段」的女人。

之前,能把自己的感情處理的如此體面,今天,我們就不會詫異她能收穫這樣的老公,或者,誤以為這只是張歆藝的運氣問題。

馭夫有術,對於張歆藝來說,從來都是自己的手段。

我們就來看看,她的手段到底是什麼。



經營一段親密關係,其實,我們能夠把握的,只有「我們自己」和「關係」,我們不能把握的,是對方。

但是,我們在面對實際的關係時,經常本末倒置。

我們往往花費最多力氣在「改變對方」身上。

「改變對方」這件事,是我們不應該去期待的。


「改變對方」是一件只有「對方自己」才有權力可以去做的事情。

這在夫妻的相處之道中,非常重要。

那麼,在關係中,我們想要「讓對方為我們做點什麼」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提需求」。

是「提需求」,而不是「提要求」。

「提需求」是提自己的需求。

比如,節目中,張歆藝讓袁弘做意大利麵,張歆藝說的是:我好想吃你做的意大利麵,你做的太好吃了;


而不是:老公,你去做意大利麵給我吃。


再比如,張歆藝想讓袁弘給自己按摩,張歆藝說的是:老公,我脖子不舒服;


而不是:老公,你過來給我按摩一下。

只是表達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對對方提要求,同樣一句話,角度和出發點就截然不同。

因為,在我們只提自己需求的時候,我們發出的是一個請求。


這個時候,把自主性交給對方,如果對方決定幫助我們,那麼,對方是會在這個過程中,找到自我成就感和滿足感的。

如果,我們提的是對對方的要求,這就變成了一個命令。


命令本身就帶有強迫性,就容易引起對方的逆反心理。


而哪怕對方履行了命令,也充其量只是完成了工作而已,並不會帶來任何滿足感。


既然經營一段親密關係的根本是「我們自己」和「關係」。


我們再來分別看看,在這兩個部分,我們都能做些什麼。

對於「我自己」的部分,我們要有一個「自己很充沛」的感覺,那就是:我值得。

我就是值得對方為我最這些,我享受的心安理得。

張歆藝就表現出了充足的價值感:


你就是應該做這些,我本來就很辛苦,你難道不應該好好照顧我嗎?


我難道不值得你好好照顧嗎?


我愛你,你也愛我,所以,你本來就是應該很心疼我,就是應該竭盡一切地照顧好我。


而且,我非常踏實地享受你的這種照顧,我很開心。


同時,我接受到了你愛,我也可以帶著充沛的感覺去愛你。


看到別人對自己老公表現的羨慕和震驚,張歆藝表現的很淡定,因為,在她心裡,這都是正常的,這是一個老公的「標配」。

張歆藝說:很多男人的各種毛病,都是慣出來的。


她覺得,老公做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言下之意是,自己享受這一切,也是理所當然。

好個「理所當然」。

張歆藝說的時候,風輕雲淡。


越是風起雲淡,越是有不言自明的底氣。

這和朱丹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面對張歆藝的「理所當然」,朱丹震驚得難以置信。

這種不言自明的底氣的背後,是充足的自我價值感,就是:我值得。



其次,就是經營「關係」。

親密關係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規律,就是投射。

著名心理學家曾奇峰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喜歡我和你在一起時,我的樣子,因此,我就喜歡上了你。

人是複雜的,沒有一個人可以是完全好,或者完全壞。


關係的很大一部分作用,就是把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投射到對方身上。


如果我們看向好的那部分,並且把好的那部分進行投射,投射給自己,就是自信;


投射給他人,就是熱情。

但是,太多人在做的事情,恰恰是相反的:把自己壞的且不能接受的一部分投射到對方身上。

自己是A,就把-A放到對方身上。


這在親密關係中,尤其常見:


我是完美的,我把自己骨子裡不完美的地方,投射到伴侶身上。


在這種情況下,伴侶就會越來越「壞」。

於是,自己就變成了任勞任怨的「聖母」,對方就變成了一無是處的「渣男」。

而張歆藝做的,則是投射「正向」的那部分:


她把好的那部分,投射給對方,因為相信對方是好的,所以,自己能夠形成對對方的信賴。

這樣,對方就會越來越好,同時,依戀就發生了。

依戀一旦發生,對方就會再次不斷被強調:我是好的,並且,你需要我。

如果對方的人格沒有重大缺陷,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方就會越做越好。

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


我們看到張歆藝不斷鼓勵,甚至是激勵袁弘。


這會給袁弘帶來一種感覺:我真的很棒,我太重要了,我太能幹了,我老婆太需要我了。


這是什麼?這就是一種被需要的、偉岸的、優秀的男人的形象。

於是,袁弘也在積年累月中不斷累積正向的投射,以至於越來越好,習慣成自然。

這就是張歆藝馭夫有術背後的邏輯。


我們總是喜歡看到這個世界的陰暗,卻不願意看一眼這個世界的光明。

大概,只有陰暗,才能引起我們的共情。

別的方面不說,單就經營夫妻關係這一點上,張歆藝的行為,確實非常可圈可點。


在我們看過數不清的失敗案例帶給我們的教訓後,除了收穫了感慨和共情,我們還能從那些活生生的成功案例上,看到更多切實可行的方法。

讓我們知道,在無數很喪的事實背後,仍然有解決方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