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誰的豆腐好吃嗎?

刀馬物語 發佈 2020-01-19T23:02:47+00:00

從小到大,幾乎年年都要吃點豆腐,相對來說,豆腐也便宜,能夠吃得起,窮的時候吃不起肉,就只能少割幾斤,但是過年總需要一個氛圍,該有的菜是不能少的,一則寒酸,二則也不成席不是。


或許是今年春節來得早的緣故,年味兒相對就晚了點。不過,雪後初晴,限號結束之後的龍城又開始了車水馬龍的一幕,過年的氣氛開始「造」起來了。過了二十三都是年,老禮兒總有其道理。二十五,磨豆腐,不知道你的記憶中誰家的豆腐最好吃?小時候可曾自己磨過豆腐呢?北方的豆腐講究的是一個滷水點出來的才香,如果是「明礬」(石膏)之類「凝固」出來的就差了點味道,而且對身體也不是太好。於是乎,搶買滷水點的豆腐就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事情了。

記憶中在菜市場有一個老爺子的滷水點豆腐賣的就非常火爆,每次幾屜的豆腐很快就被人搶購一空,有的人一買就是10來斤,買不上的還頗為不滿。年根兒了,豆腐是年夜菜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餚,無論是熱炒還是涼拌,都有其獨有的味道。從小到大,幾乎年年都要吃點豆腐,相對來說,豆腐也便宜,能夠吃得起,窮的時候吃不起肉,就只能少割幾斤,但是過年總需要一個氛圍,該有的菜是不能少的,一則寒酸,二則也不成席不是。於是乎,豆腐、豆芽、腐竹、豆腐乾、灌腸、碗托這些便宜的菜食都可以充一個數了。


當然,現在的人們大魚大肉吃膩了,也想回歸一種傳統,吃出一份年味兒,想起了兒時的味道,一些老禮兒也開始重新回到了我們的餐桌。更主要的是,少了一點油膩,多了一份清淡。一清二白是一種洒脫,山珍海味是一種奢華,不捨棄奢華,不遠離清淡,守得住初心,留得下念想,各取所需,各有所好。生活本來就是這樣,不同的味道點綴出不一樣的菜餚和心情。無所謂優劣,無所謂講究,吃的是一份心情,聚的是一種情誼。親情在相聚中不斷地凝實,友情在相聚中不斷升華。

二十五的豆腐,屬於大眾菜餚。豆腐的起源總有一種傳說在相伴,事實上,中華民族的傳承里幾乎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典故來佐證每一次每一件每一種美好。豆腐的由來也是有故事的,據悉可追溯到1800多年。西漢時期,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是做豆腐的祖師爺。這位王爺一生篤信佛教,整天跟一幫道士,在淮南一座山上修煉,試用各種配方,熬制丹藥,以求長生不老。劉安當年在如今的安徽境內「八公山」上煉丹,當時為了練出更好的丹藥,需要多種「添加劑」。把大豆用水泡膨脹了,然後磨出豆漿,就是當時一種「調和劑」。煉丹還需要多種礦物質,放入豆漿中,用完後道士們就當作廢水放在一個角落裡。時間長了竟然凝固成「坨狀」,像今天的小食品「果凍」。有個饞嘴的小道士,撈起一塊放在嘴裡嘗了嘗,嗯,味道還不錯。


後來道士們經過摸索,用石膏粉做凝固劑,加入豆漿中,製成豆腐。不久這個配方傳到民間,並且沿用至今。最終就把豆腐的來源歸結於淮南王劉安的頭上,劉安就成了做豆腐這個行業的「祖師爺」。上世紀六十年代,在河南新密市發掘一座漢代的墓葬,裡面有石刻的壁畫。經過專家們考證,壁畫的內容就是製作豆腐的過程。這個發現,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豆腐產生於西漢時期。當然,對於豆腐的傳說還有很多,有一種說法是,「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豆腐的「腐」與幸福的「福」諧音,因此做豆腐意味著「在新年收穫幸福以及福氣」。

豆腐之所以得到大眾的認可,也是因為原料好找,製作工藝簡單,而且營養豐富,容易消化。是孩子和老人可口的美味佳肴,不僅味道鮮,還可以補鈣。做涼菜,可以和小蔥等蔬菜一起涼拌,還可以放點菠菜海米炒著吃,做成丸子炸著吃,即使生吃蘸醬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在其中。當然,還可以做麻婆豆腐,肉末豆腐,麻辣豆腐,鐵板豆腐,白菜豆腐等等。


有廚娘表示,做豆腐也有一些竅門,比如一定要買滷水豆腐,因為含水量少,口感較硬。豆腐吃之前要用煮幾分鐘,這樣吃的時候沒有豆腥味。加水的時候加開水,不要加涼水,加開水燉出來味道更鮮美。當然,現在正值磨豆腐的估計也只有商販了,而且大多數商販也是「進」的豆腐,自己根本是不做的,而少有的手工磨出來的豆腐已經很難買到了。大工業時代的製作更加機械化和統一化,當然也少了很多口感的曼妙。如果有豆腐西施能夠親自給你磨出一屜來,那也是你前世修得的福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