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急性發作,該選秋水仙鹼還是非甾體抗炎藥?

藥師心語 發佈 2020-01-19T23:40:29+00:00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是痛風最常見的症狀,多可於午夜因足痛而驚醒,疼痛呈刀割、咬噬感,同時關節及周圍組織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是痛風最常見的症狀,多可於午夜因足痛而驚醒,疼痛呈刀割、咬噬感,同時關節及周圍組織出現紅、腫、熱、痛等症狀。患者常疼痛難忍,這時就需要儘早止痛,常用的藥物有秋水仙鹼或非甾體抗炎藥(NSAIDs)。那患者到底該如何選擇?



這兩種都可以止痛的藥物有什麼區別?



非甾體抗炎藥是通過抑制環氧化酶的活性,抑制中樞攝護腺素的合成而發揮解熱、止痛、抗炎作用。非甾體抗炎藥用於痛風急性發作的治療療效確切,且患者的耐受性良好,相對較安全。但這類藥物也有毒副作用,其中NSAIDs主要有胃腸道副作用,如消化道潰瘍、胃腸道穿孔和上消化道出血等。


秋水仙鹼是目前治療痛風、尤其是嚴重急性發作的首選用藥之一,其可降低白細胞活動及吞噬作用、減少乳酸形成,由此減少尿酸結晶的沉積、減輕炎症反應而產生止痛作用。


指南推薦哪種藥物止痛?



在《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中,對於痛風急性期的治療,藥物的選擇上指南重點突出了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的地位,選擇次序和推薦強度優於秋水仙鹼和糖皮質激素。


● 指南中指出對於NSAIDs有禁忌的患者,可選擇單用低劑量秋水仙鹼。大量證據表明低劑量秋水仙鹼(1.5~1.8 mg/d) 與高劑量秋水仙鹼(4.8~6.0 mg/d)相比,在有效性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在安全性方面,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


● 推薦意見中指出對NSAIDs和秋水仙鹼不耐受的患者,可短期單用糖皮質激素,即潑尼松30mg/d,3d。



2020年1月11日上午,由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組織制定的《中國高尿酸血症與痛風診療指南(2019)》正式發布。


● 指南中提到,對於痛風急性發作期,推薦及早(一般應在24h內)進行抗炎止痛治療。


● 痛風急性發作期,及早(24h以內)有針對性地使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秋水仙鹼和糖皮質激素可有效抗炎鎮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 痛風急性發作期,推薦首先使用NSAIDs緩解症狀。痛風急性發作時,首先考慮緩解患者的臨床症狀。(與2016指南相同)


● 痛風急性發作期,對NSAIDs有禁忌的患者,建議單獨使用低劑量秋水仙鹼。(與2016指南相同)


● 痛風急性發作期,短期單用糖皮質激素,其療效和安全性與使用NSAIDs類似。對急性痛風患者短期單用糖皮質激素(30mg/d,3d)可起到與NSAIDs同樣有效的鎮痛作用,且安全性良好,特別是對NSAIDs和秋水仙鹼不耐受的急性發作期痛風患者。


總的來說,指南推薦的優先級:非甾體抗炎藥高於秋水仙鹼。對NSAIDs有禁忌的患者,指南建議單獨使用低劑量秋水仙鹼。


無論是秋水仙鹼,還是NSAIDs,都是可以在痛風急性發作時使用,具體如何選擇、劑量多少,均需專科醫生指導,切勿自行用藥。不論是哪種止痛藥,用藥的關鍵都在於一個「早」字,不要因為其副作用而拒絕服用。秋水仙鹼應該小劑量儘早用藥;非甾體抗炎藥早期用藥,禁止同時服用兩種不同NSAIDs;糖皮質激素則需要儘早停藥。記住:在痛風的急性期,用藥越早,效果越好,也別忘了遵醫囑服用降尿酸藥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