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朝換代之後,清朝被發往寧古塔的犯人們,最終是如何安置的

汗青正浩 發佈 2020-01-19T23:50:06+00:00

寧古塔,一個冒著寒氣的名字,使人聞之喪膽,發過去的犯人九死一生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寧古塔三個字對於清朝人而言,那就是人間地獄。

看過清宮劇的人都了解一個情節:皇帝龍顏大怒時,往往會奏摺一扔,脫口而出一句話:發配寧古塔,披甲為奴,永世不得入京。這雖然只是皇上雲淡風輕的一句話,可被判決的人一輩子就這樣交待了。為什麼?因為寧古塔在那個時候本來就不是人待的地方,更何況還要給披甲人為奴呢?

寧古塔,一個冒著寒氣的名字,使人聞之喪膽,發過去的犯人九死一生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寧古塔三個字對於清朝人而言,那就是人間地獄。一般情況下都是有去無回,而還有一部分情況則是犯人沒到達寧古塔,已經沒有命了。

但犯人們又沒有自由,也沒有理由反抗。因為在《大清律例》里,對於流放寧古塔的罪則記載非常清楚:強盜免死減者,行劫數家止首一家者,伙盜供出首盜即時拿獲者,偷盜墳墓二次者……具僉發寧古塔處。

這是乾隆初年的清律規定,由此可以看得出來,通常是重刑犯人才會被發配寧古塔。據歷史資料來看,去往寧古塔的犯人也不是都回不來,通常十年是一個周期,如果在這十年時間裡,犯人改造態度好,又還有回歸原籍的願望,且還活著的話,政府會考慮將其發回原籍的。

當然,被皇上判定了永世不得回京的人除外,因為這種犯人不是高官就是皇親,反正不是普通犯人一類的。這種只有皇上親自進行特批,才有回京的可能。

事實上,寧古塔雖為一個名字,但它的等級並不一樣,也就是說寧古塔犯人被改造的程度不同,其被發配的等級地也不一樣。

在《三流道里表》以及《五軍道里表》等類的清律資料里,都可以看到對於寧古塔流放遠近的規定。其中,寧古塔附近即離京2000里左右的地方,為一級;2500里的地方為二級,3000里就是寧古塔邊遠地區了,稱為三級。

通常情況下,到寧古塔邊遠地區,也就是三級地區已經很難讓人存活。但還有4000里的地方,這種地方就是極邊地區、煙瘴地區。去這種地方就可稱得上九死一生了,基本上皇上想讓你死,所以才發配到這樣不適宜生存的地界。

有人說大學士紀曉嵐也曾經被流放新疆兩年的,可是說白了,紀大學士去的也幸虧是新疆,要是換成寧古塔極邊之地,他肯定是回不來的。

寧古塔到底在哪裡,為什麼會如此令人恐怖?只有讀懂了方位與現實才能了解

我們總是說寧古塔,這個名字是熟悉了,可具體方位在哪裡呢?它之所以如此恐怖其實與它的方位不無關係。

打開中國地圖,可以看到寧古塔的地界劃分:松花江左岸,支流海浪河的南岸,這個地方是黑龍江省地界,屬海林市長汀鎮舊古城村區域。

之所以得名寧古塔,是滿語翻譯而來的意思。當年努爾哈赤在這個地方駐過軍,其中他的六個兒子都在此住過。滿洲語中的「六」便發「寧古」的音,而「個」則為「塔」音。如此才有了寧古塔這個名字。

當然,除了當時此地荒涼之外,還有就是距京路途遙遠,凡被判流放刑的人,必須按著規定的日子到達寧古塔,否則也是要處罰的。

按規定,犯人一個月內起身上路,於途中只能走五十天。如果按2500里等級來算的話,那就意味著犯人必須50天時間趕到寧古塔。

那個時候一不能騎馬,二不能坐車,更沒任何高科技的交通工具,完全就是十一路,自己戴了手拷腳鐐,一天走五十里路?這是不是難度係數有點高呀?

非但如此,路上一點也不安全:「半道為虎狼所食,猿狖所攫,或飢人所啖,無得生也」。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字面的意思,被野獸吃了有可能,被人吃了也有可能,反正生的希望渺茫。

有人問怎麼還會被人吃了呢?難道有食人族嗎?這倒不是,主要還是每個犯人一天的伙食有限,一人八兩,多了一點也沒有。如果再被剋扣一點,那就更少的可憐了。假如是拖家帶口的,十二歲以下孩子則食量減半,想吃飽是門也沒有。如此人餓的走不動,不就只剩下人吃人了嗎?

而就算活著到了這個地方,不要說體能難以接受,寒冷、風沙,缺水、少食,各種艱難可想而知。最為要命的是如果是與披甲人為奴,還要受到披甲人的奴役與欺壓,那就更沒有活路了。

披甲人是什麼人?就是接受投降的人,他們比起正規軍地位要低一些,但卻高於被流放的奴隸。在不打仗的時候,他們就要自己種地養活自己,有了奴隸的他們怎麼會不拚命用出本來呢?

清朝滅亡,寧古塔的犯人們解放了嗎?他們是回到北京還是依舊原地駐守?

事實上,被流放於寧古塔的人就相當支援大西北開發的意義相同,將其放在邊遠、荒涼的地區,進行當地農業、牧業等等方面的發展與創造。

有的人一聽說自己要被流放寧古塔,還沒上路呢,直接就嚇死了。據說更有甚者,為了不活受罪,有的犯人是直接自殺而死的。那個時候的人對寧古塔這三個字,有著心理上的恐怖情結:發放寧古塔,毋寧死。

還好,清朝到了溥儀這裡算是結束了,犯人們也不用再發放寧古塔去找虐了。但問題是那些已經被發去了寧古塔,而且還活著的人怎麼辦呢?

其實到了清朝末期的時候,往寧古塔流放的犯人已經大大減少了。可能是清政府有點忙,來不及處理犯人了吧。所以,雖然那個時候寧古塔還有一部分犯人,但因為當時時局的動盪以及交通的不便,他們與政府的聯繫已經很少了。

就算是還有可以申請回京機會的,他們也不那麼積極了,畢竟年紀大了是一方面,能活下來的也是能適應當地條件的了。如此天高皇帝遠,習慣了就不會再想回來受氣了。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整個清朝是從順治年間便開始發放寧古塔,開始對寧古塔進行治理、開發的。如此一來,寧古塔附近、近邊之地也開始變得好起來,不再是那麼荒涼、野蠻的地方。除了煙瘴、極邊之地,其他還算是能生活下去了。

那些早年被流放過去的人,既然在那個地方有了立足之地,披甲人也好,官員也好,基本也已經買帳,不再過度為難於他。走與留,結果也就沒什麼太大分別了。所謂人熟是一寶,中國人就是這樣,習慣了一個地方,就是苦些,也不願再挪動。

當然,民間還有另外的一個版本,說是當年袁世凱拒絕收留這些流放的犯人,他不允許這些人回歸原籍。所以強制被留在當地的,是很大一部分。有一小部分的人,則是被親友給花錢贖出去了。

時至今日,寧古塔已成為了歷史資料上的一個名字,而現代文明的社會也不會再有曾經那樣艱苦卓絕的地方了。想來那些被留在寧古塔的人,也已經傳承了好幾代了吧,他們的家人在那裡,那裡便會永遠是他們的家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