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4》:葉爸爸打給兒子的三次電話,蘊藏著更深刻的內涵

冰川林青 發佈 2020-01-19T00:15:12+00:00

世間諸多的愛,大都張揚奔放,唯有一種愛,是深沉的,那就是父愛。01對子女刻板式的教育,有時並不會起作用直到今天,我終於看完了《葉問4》。

世間諸多的愛,大都張揚奔放,唯有一種愛,是深沉的,那就是父愛。

01 對子女刻板式的教育,有時並不會起作用

直到今天,我終於看完了《葉問4》。從理論上來說,我應該沉迷於跌宕起伏的電影情節,尤其是葉師傅在舊金山一一打敗了美國軍隊教練、軍官等欺壓華人的狠角色,讓我們感到振奮人心、熱血沸騰。

但實際上,當我看到葉師傅作為一個父親,遠在他鄉給兒子阿正打電話的情節,我忍不住落淚了幾次。我想,這主要是因為一個臨近生命盡頭的父親,面對孩子正處於青春叛逆期,真的沒有母親對待子女那麼細膩。

從2008年的《葉問1》到2019年歲末的《葉問4》,歷經十多年,甄子丹作為葉問系列電影的民族英雄角色,早已深入人心。這部葉問系列的終結篇,如今的票房已經突破10億,足以證明塑造一代宗師葉問的甄子丹,可以給我們觀眾呈現出精妙絕倫的中華武術。

可是,作為一個父親,葉師傅起初並沒有懂得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兒子葉正在學校和同學打架被校長開除,回到家,又被父親說教一番。葉師傅讓兒子好好讀書,別和同學打架鬧事。可兒子不想學習,一心只喜歡打拳。於是,一場父子之間的衝突由此展開,爭吵愈演愈烈,最終葉師傅無奈,打了兒子一巴掌。

這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經常發生矛盾的一個縮影。葉師傅像普通的父母一樣,不知道怎樣把孩子教好。父母的想法與子女的執念,有時就是背道而馳的,而這會引起更大的摩擦。

父愛是孤獨的。在得知自己處於癌症晚期的葉師傅,隻身一人飛往舊金山,為的就是儘快給兒子找個好學校安心讀書。托朋友關係,葉師傅住在一個狹小的出租屋內。在房間裡,他第一次打電話回家,想讓兒子接聽。可他不知道,兒子還在跟他慪氣,躺在床上看書,不肯聽電話。

父子觀念之間的「鬥爭」,在他們之間橫亘著一道忽遠忽近的鴻溝,似乎難以跨越。

02 懂得承認自己的錯誤,是父母尊重兒女的偉大之處

一次機緣巧合的營救,讓葉師傅重新審視思考自己的教育觀。

約見校長的葉師傅走出教學大樓,剛好遇到萬若男,這個華人少女被一群美國學生群毆的場景。在她右手將要被鐵閘門夾住的那一刻,葉師傅快速地推開女孩,他的左手腕因此受到狠狠的擠壓。這一瞬間,葉師傅感到疼痛,但他並沒有表現得很明顯,而是握緊了拳頭。

擔心若男還會遭到報復,葉師傅選擇坐公交護送她回家。在車上,葉師傅幫助若男修剪了短髮。談話中,他能夠感受到華人在美國遭到歧視與欺侮的境遇,這可能為後來中美武術較量的情節埋下了伏筆。作為一名祖國母親的兒子,面對中國人民、中華武術在美國的不公正待遇,他用自己喜歡的武術——詠春拳,證明了自己戰勝美國軍官的勇敢而硬氣的決心。

在第二次打給兒子的電話中,仍然是波警官接通的,葉師傅也並沒有聽到孩子的聲音,原因是孩子下樓買夜宵了。但我覺得,他還是不願意和爸爸說話。那麼,父子之間就真的無法接受原諒嗎?

影片中,萬若男這一角色設定得很巧妙,她正是激發了葉師傅改變自己、承認自己在教育孩子問題上確實存在不足的關鍵人物。

若男向葉叔叔訴苦的談話中,提到了她與萬父之間的矛盾,而這似乎讓葉師傅想到了兒子與自己同樣存在著相似的隔閡。或許,若男就是兒子想要和葉爸爸交流內心真實想法的化身。

葉叔叔:你不喜歡太極的話,你就跟他說

萬若男:說了呀,說了他也不會聽。在他眼裡我做什麼都是錯的。別人欺負我,我還手,我錯;我喜歡啦啦隊,喜歡跳舞,又是我錯。我什麼都錯,他根本就不支持我。我不相信其他人的爸爸是這樣的,最起碼,葉叔叔,你不是。

在兩人對視幾秒後,葉叔叔微微低頭,隨後背靠椅子,陷入了沉思。也許,在這一段對話中,葉爸爸打開了他與兒子鬧彆扭的心結,想通了阿正為何執意要堅持自己的興趣愛好。

這一次,是葉爸爸錯了。而他知錯就改,能夠懂得理解孩子的處境,尊重孩子的喜好與選擇,是值得萬千父母學習的好榜樣。

有時,孩子也是父母人生路上的指明燈。

03 言傳身教,是教育子女的最好方式

「養不教,父之過。」處於青春期的少年,更要接受父母正確的引導。

葉爸爸第三次給兒子打來電話,不得已坦白了自己的病情。「去美國是幫你找學校的!」那一刻,我流淚了,我真能體會到葉爸爸的良苦用心。他那麼著急去美國,就是想給兒子找學校的,在自己離開人世後,可以讓孩子健康成長與生活。

得知爸爸患病的消息,兒子快步跑到電話前,拿起話筒,叫了一聲「爸」。父子兩人終於可以真情對話了。「阿正,爸爸上一次打你,是我不對,對不起。我知道你喜歡打拳,爸爸回來親自教你。」電話那頭,兒子淚眼朦朧,禁不住哭出聲來。

這一刻,得到爸爸的諒解與認可,兒子終於釋然了,他也懂得了爸爸的心酸與無奈,理解了他深沉的父愛。

回國後,葉爸爸親自教授兒子練習木人樁,教他打拳的方法。生命的時光真的已經不多,葉爸爸言傳身教,留下寶貴的視頻資料,好讓兒子繼續勤加鍛鍊,掌握武術的奧秘。我想,這對於父母來說,親自督導孩子,「授人以漁」,是教育他們的最好方式。

傳承武術精髓,凝聚中華精魂。在這電影主題的背後,我們也能感受到父愛的深情與博大。言傳身教,因材施教,尊重、珍視孩子的喜好,讓子女真的可以堅持正確的抉擇,有能力有實力過著想要的生活,而不是對他們強加控制欲,這是父母應當做好的一門功課。

很慶幸,葉爸爸做到了。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曾在《孩子》一文中對父母寫道:

你們可以庇護他們的身體,而非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棲息於明日之屋,那是你們在夢中也無法造訪的地方。

誠然,我們父母的出發點,就是一切為了孩子好。然而,父母也要正確愛孩子,並尊重兒女的個性,讓子女真正在健康的愛中自由快樂地成長。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父母的愛海中,享受溫暖的愛,不懼風浪,朝著幸福的彼岸揚帆起航。

-End-

文|冰川林青

|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熱愛生活,關注你我,珍惜時間,抒寫文字傳達情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