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古典哲學最厲害的10個人物,康德第一,黑格爾第二

哲學詩畫 發佈 2020-01-19T00:48:26+00:00

除了這些,康德還首次提出了聯合國概念,以及自然形上學,他第一次把人類的認識能力和認識範圍、界限劃分了出來,把意識領域和自然科學領域從混亂的認知中梳理清楚。

1

康德

康德把哲學分成了經驗論和唯理論。他提出了三大批判理論,分別為: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除了這些,康德還首次提出了聯合國概念,以及自然形上學,他第一次把人類的認識能力和認識範圍、界限劃分了出來,把意識領域和自然科學領域從混亂的認知中梳理清楚。

在哲學總的問題上,他精準地分析了先天綜合判斷如何成為可能?純粹數學如何成為可能?由此推導出先驗感知論。純粹自然科學如何成為可能?由此推導出先驗分析論。形上學作為一種自然傾向如何成為可能?由此推導出辨證論。形上學作為一種科學如何成為可能?由此推導出方法論。

在感性認識上,康德提出:現象與物自體的關係;時空與先驗直觀形式上的關係;還有對象如何符合觀念、人為自然立法等命題;還有形式先驗觀念論和經驗實在論。

在知性認識上,康德提出:人類知識的範疇,形式範疇先驗演繹,先驗自我意識等命題。

在人的理性認識上,康德提出:人要想認識世界,就要從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入手,揭示人類認識過程中的純粹理性,以及靈魂、宇宙、上帝之間的關係。

康德對人的理性心理、理性宇宙構架、理性神學等進行了深度的分析、挖掘和批判,最終形成了屬於自己的一套道德神學、道德形上學,並由人的道德律建構起了人類學。在實踐理性批判中,他揭示並闡述了道德形上學的本質和人的意志自由能力。在純粹理性批判中,他揭示了人的一般實踐理性和理論理性在現實的應用。

康德認為道德律是一種絕對命令,是最高的善和幸福,人類要靠道德律才能繼續存活與發展。從自然律中推導出人是目的,是意志的自由和自律。康德的哲學認為自由分為消極自由和積極自由,認為自由是有一定的限度的,給自由制定了範疇表,即自由不能逾越我們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中國人的理解就是良知或良心)。

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提出並分析了人的情感能力,進而得出人的審美判斷力。認為美即崇高,這種崇高是對藝術的無限創造。在目的判斷力中,康德認為一切萬物的存在都有其目的,有機體的存在是大自然的傑出安排。人的目的在於完善自我,完善自由與德性。

2

費希特

費希特不贊同康德對於物自體存在問題的論述,這種將表象與物自體分離開來的體系將不可避免地導向一種懷疑主義。一個嚴密的哲學體系應該是象笛卡爾那樣,從一個最高的明確無誤的不證自明的第一原理出發,按照其內在的必然性,以嚴明的邏輯推理出來的系統。經過休謨提出的問題,物到理智之間的過渡存在一個邏輯上無法逾越的鴻溝,所以他同意康德的意見,也就是只有唯心主義才是可能的。但我們應該拋棄物自體這個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絕對自我的概念。

費希特認為人的自我意識就是自由意志,他非常認可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他提出了知識學的基本原理,認為存在的最後是一種絕對的自我。這個絕對自我,不是經驗的自我,也不是先驗的自我,而是所有自我意識中的先驗要素。這種自我意識提供了所有認識的先驗根據,是一切知識和經驗實在性的根據和先驗的源泉,也就是認識論和知識學中的最高根據和出發點。這裡他將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融為一體,並給予了自我一種相當高的地位,賦予了自我創造性行動的可能。他的學生叔本華評論他勇敢地將認識問題歸之於理智直觀,徹底取消了物自體,是一種絕妙的靈感。

3

謝林

謝林的哲學認為絕對理性來源於自我意識的出現,如果沒有自我意識,所謂的理性和經驗都不會存在。自然哲學在絕對理性中成長壯大,萬物呈現出兩面性、兩極性。

在人的自我意識里,蘊含著先驗哲學的火苗,偶然中有必然,必然中有偶然,最後人在逐漸完善自我的過程中,進入到自由的必然。在理智直觀中和藝術直觀中,我們的人性得到溫暖和升華。

4

黑格爾

黑格爾認為萬物的本原是一種絕對精神,它自在,自為,自我完善。我們所謂的實體即主體,人類的歷史遵循著辯證的道路向前推進,但歷史又總是驚人的相似,很多以前發生過的,現在和今後仍要發生。

黑格爾通過邏輯學建立了系統的存在論,認為存在是一種客觀現實,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存在從無到有,從量變到質變,實現其現實含義。

黑格爾的本質論認為,人的本身是一種自我差異化,每個人都不會完全一樣。人和社會在一種對立統一的矛盾中交替前行。時而對抗自己,時而與自己妥協、和解。

在概念論中,他討論了現象與實存、現實的必然性、必然與自由之關係、絕對必然中的偶然等哲學命題。認為人的主觀中有普遍與特殊、一般與個別之分。客觀性中有機械性、化學性、目的性等要素。

黑格爾認為生命在於認識,在認識過程中獲得絕對理念。真理就是客觀與認識概念相符,真理在新舊交替的自我揚棄中不斷前行。

在自然哲學中,他提出了機械論、物理論和有機論。在精神哲學中,他提出主觀精神概念,為人類學、精神現象學、現代心理學、以及主奴辯證法等思想提供了哲學理論基礎。

在客觀精神方面,他從客觀精神延伸出道德倫理、家庭、市場、社會、以及國家等核心要素的定義。黑格爾認為國家是一種絕對精神,一種絕對意志,任何人不得違抗。存在即合理,合理即存在。絕對精神即時代精神。

他把哲學分為:藝術哲學和宗教哲學。其中前者又分為:象徵型、古典型、浪漫型。而宗教是從自然到精神個體,再到絕對精神,最後是宗教。把宗教又分為:神學宗教、實證宗教、自由宗教。

在200年內,黑格爾把哲學、歷史與邏輯全面打通,徹底宣告了歷史的終結。

5

尼采(上次已經講過)

6

叔本華(上次已經講過)

7

大衛·施特勞斯

大衛.弗里德里希.施特勞斯是德國歷史學家和最有爭議的新教神學家的時間,是第一個作出明確區分歷史人物耶穌和耶穌的主題的基督教信仰的人。

大衛·施特勞斯和布魯諾·鮑威爾都是黑格爾的學生,也是青年黑格爾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二人對宗教的批判在當時的德國及至整個歐洲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施特勞斯被當時的神學家喻為「基督教信仰的撒旦」,鮑威爾被盧格譽為「神學的羅伯斯庇爾」。

黑格爾將上帝視為理性的最高和最後表現形式,從而在純粹理性領域終結了理性對於信仰的批判。作為青年黑格爾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施特勞斯和鮑威爾分別從主觀和客觀兩方面將黑格爾的理性原則應用到對現實宗教的批判上,實現了抽象的理性批判原則與現實基督教之間、基督教的教條批判及教義批判與基督教的哲學批判之間、抽象的人與現實的人之間的銜接和過渡,不僅為費爾巴哈人本學立場上的宗教批判奠定了基礎,而且也構成了馬克思早期宗教批判的理論起點。

他的最大哲學貢獻在於建立了宗教的實體精神。

8

費爾巴哈

費爾巴哈認為宗教的本質乃人的異化,由此建立了感性人類學。人活著,就會有靈魂與肉體、自我與他我的交鋒。慾望是驅動人類向前的第一動力,我欲故我在。

費爾巴哈早年在黑森州的海德堡學習神學,受到當時教授的影響,對黑格爾的哲學感興趣,不顧父親的反對,到柏林跟隨黑格爾學習哲學,隨後他成為「青年黑格爾學派」的成員。費爾巴哈不承認自己是無神論者,但這只是口頭的,他的所謂有神論實際就是通常意義上的無神論,他稱之為人道主義的神學,以人為上帝,是力圖應用主觀的感覺恢復所謂的神性。

費爾巴哈認為人是以自然界為基礎的人與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物質統一體。人是自然界的產物,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思維又是以自然界為內容、憑藉身體和思維同自然界發生聯繫,憑著人的本質來認識自然界,實際上不過是自然界自己認識自己,因而是完全可能的。

人是以身體(肉體)為基礎的靈魂與肉體,思維與存在的統一體。大腦是肉體,靈魂與大腦分不開,沒有大腦活動便不能思維,二者有差別,有統一於人本身。所以,以人為基礎的靈魂與肉體的統一實體,是正確理解思維與存在同一的前提。

9

布魯諾·鮑威爾和埃德加·鮑威爾

布魯諾·鮑威爾(1809-1882),德國哲學家,青年黑格爾派代表之一。柏林大學畢業。曾在柏林大學、波恩大學任教,因發表《同觀福音作者的福音史批判》而遭解聘,從此退隱。否認福音故事的可靠性以及耶穌其人的存在。將黑格爾的自我意識解釋為同自然相脫離的絕對實在,並用它來代替黑格爾的「絕對觀念」,宣稱「自我意識」是最強大的歷史創造力,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聖家族》一書中對此予以嚴厲批判。主要著作還有《福音的批判及福音起源史》、《斐洛、施特勞斯、勒男與原始基督教》等。

照布魯諾·鮑威爾的意見,基督教直到弗拉維王朝時才真正誕生,而新約的著作則是直到哈德良、安敦尼和馬可·奧勒留的時代才有的。因此,在鮑威爾心目中,新約中耶穌及其門徒的故事的任何歷史背景都消失了;這些故事就成了這樣一種傳說,其中把最初團體的內在發展階段和內部精神鬥爭都歸之於多少是虛構出來的人物。在鮑威爾看來,這一新宗教的誕生地不是加利利和耶路撒冷,而是亞歷山大里亞和羅馬。

10

麥克斯·施蒂納

施蒂納在哲學上創造了唯我論,他主張真正的利己主義者、唯一者們要聯合起來。

他認為什麼對我來說是正當的,那麼它就是正當的。只有處在自身解體之中的我,從未存在的自我——有限的自我才真正是自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