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雅虎的成敗

知識傳播 發佈 2020-01-19T02:33:21+00:00

在雅虎之前,美國網際網路是付費模式,要交費才能撥號上網,但即使如此,當年的網際網路發展還是很快的,中國人也學習了這個模式,辦了東方網景,還有瀛海威時空。但後來都失敗了。就是因為太貴,並且使用場景太小。

在雅虎之前,美國網際網路是付費模式,要交費才能撥號上網,但即使如此,當年的網際網路發展還是很快的,中國人也學習了這個模式,辦了東方網景,還有瀛海威時空。但後來都失敗了。就是因為太貴,並且使用場景太小。

楊致遠和大衛費羅,在斯坦福上學的時候,就閒得無聊,做了一個分類整理和查詢的軟體,這就是後來的雅虎,然後他們當時也沒想賺錢,就放在學校,讓大家免費使用,這樣大家自然就要先進入雅虎,然後從雅虎再去自己想要的網站,這就是最早的門戶。於是雅虎的流量增長很快。後來還引來了網景公司跟他們合作,很快斯坦福的伺服器就跟不上了,只能把他們轟走了。這個時候,網景幫他們想辦法,送了他們一個伺服器,這就是雅虎的第一個資產,於是雅虎公司正式成立。本來雅虎是三個人創業,除了楊致遠和費羅還有一個人,但這哥們因為退學的事猶豫不決,所以選擇了離開。他就這麼錯過了幾百億。所以有的時候,真的是靠命和眼光。否則機會到你身邊了,你還以為他是個坑。

雅虎創辦之初非常需要錢,因為他幾乎全是免費的,於是楊致遠找到了紅杉,成功融資200萬美元,繼續做他的門戶生態系統,如果要跟微機時代做個類比的話,當年靠收撥號上網費賺錢的美國在線,就好比蘋果,而雅虎就好比微軟,他通過免費迅速的圈定用戶,先做規模,後做利潤。他只負責把門戶做好,上網費的利潤留給了電話和寬頻公司,因此其實所謂的門戶,就跟作業系統一樣了。他只是賺服務的錢,而且還是先服務,再收費,找別人收費。不得不說楊致遠是個天才,因為他早就看出來,由於反摩爾定律的存在,上網費這筆錢,只能是越收越少,就跟計算機硬體廠商一樣,利潤越來越薄,而在這個上面一統天下做軟體做服務的人,反而錢就會越來越多。

雅虎這種開放加免費的戰略,讓他幾何級數的增長,200萬肯定是不夠花的,但此時雅虎已經不缺投資了,有的是人願意給他輸血,日本軟銀隨後入股,占了雅虎的5%,隨後在雅虎上市前夜,軟銀又強行增持股份到了30%,1995年才正式創辦的雅虎公司,在1996年就登陸納斯達克。楊致遠和費羅立馬身價數億美元,而那個當初退出的傢伙,不知道會不會把自己的臉給抽腫了。所以這就是命,而主宰你命運的其實是你的眼光和格局,雅虎上市後,軟銀的孫正義,仍然繼續增持,直到他當上雅虎的第一大股東。持股40%,雅虎也逐漸成為了全世界網際網路人的偶像,中國的三大門戶,也都在1998年前後出現,與此同時,東方網景和瀛海威時空這種收費的網際網路模式,全都開始出現虧損,敗局之勢已經顯現。

進入新千年,商業模式一下變天了,之前企業家們整天盯的都是利潤,但2000年後,整個商業模式的核心變成了流量,特別是那些網際網路新貴,重視流量如生命一般,投資人給他們的業績對賭,也不再是盈虧平衡,而只是要求他們做到流量的持續增長。換句話說,只要有流量,虧錢並不是問題。

楊致遠和費羅在他們創業的早期,根本沒怎麼考慮過賺錢的問題,後來在擁有了巨大流量之後,他才想到了廣告的賺錢方法,這就是所謂的眼球效應,在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報紙產業,其實賣報紙的收入都是小錢,廣告費才是大頭,而這個商業模式在網際網路行業被用到了極致,因為他的流量更大,廣告的空間也更大。於是事情變得簡單了,只要把流量搞上去,廣告主就會慕名而來,1996年到2006年,雅虎的營業額增長了260倍,從2000多萬,增長到了60多億,甚至最後雅虎為了保持流量高增長,還在不停的採購流量公司,

在後來,雅虎又想了一個新的辦法增加收入,那就是在搜索結果中,用競價的方式排名,這是來自於另一個叫做overture公司的啟發,雅虎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兩家公司合作,卻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雅虎後來一心想買下overture,但是80億的雅虎卻很難吃下30億的overture,所以談了很久都沒有結果。

於是當時雅虎CEO塞繆爾買下了另外一家公司,但那家公司的狀況並不好,已經被谷歌打的奄奄一息了,他們很希望投入雅虎的懷抱,以獲得重生。而overture則自己買了一個搜尋引擎,跑去做搜索了,但後來也遭遇到了谷歌的暴擊,後來在喪失了江山後,又被雅虎低價收入囊中。也就是說雅虎當時成了難民營,專門接收被谷歌打殘的公司。不過這一招短期效果還不錯,2005年雅虎達到了業績的頂峰。

但很快雅虎就出了問題,他的業務主要靠兩塊,一塊門戶,一塊搜索,前一塊成了眾矢之的,所有公司都在跟雅虎競爭,而後一塊則面對谷歌的強大壓力,而當時雅虎的難民營都是谷歌的手下敗將,所以技術上比不上谷歌,他們不得不在這上面加大力量,但換了三個副總裁,做出的廣告系統仍然讓所有人大失所望,在雙線作戰全面受挫的時候,雅虎的利潤持續下降,此時的雅虎也亂了方寸,他們四處出擊到處收購,這無非是一種忽悠的方式,創造虛假繁榮。而此時挫敗雅虎競價排名系統的谷歌,成了華爾街的新寵。

此時的雅虎只剩下死鴨子嘴硬了,塞繆爾總是吹噓他們很成功,並聲稱要從谷歌手裡奪回市場份額,但結果卻讓投資者的預期一次次被吊高,又一次次的摔下來。後來忍無可忍的投資者,終於下決心把塞繆爾轟下了台,繼任者德克爾是一位財務高手,但他對於網際網路的認識卻很初級,他所做的就是不斷的出售谷歌的股票,這幾乎成了華爾街的笑柄,因為作為雅虎來說,他們最大的對手就是谷歌,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要用谷歌的股票進行對沖,谷歌做好了,他們業務損失,但谷歌股票肯定值錢,而如果他們僥倖戰勝了谷歌,那麼谷歌的股票虧了,但在業務上能夠賺錢。而德克爾所做的,是一個最差的結果,那就是低價賣掉了谷歌的股票,結果谷歌的股價一路上漲,而他們也在業務上一敗塗地。

雅虎並不是一個技術公司,他只是一個商業模式公司,儘管後來很多人努力想把它變成一個技術公司,但都失敗了,這也註定了雅虎的命運。他在對戰拉里佩奇和施密特以及謝爾蓋布林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勝算,因為谷歌的這幾位創始人,都是技術專家,甚至是美國工程院的院士。在谷歌工程師的地位非常高,所以很快谷歌就成了技術人才嚮往的聖地。作者說,雅虎也許根本就不應該試圖進入競價排名市場,去跟谷歌硬碰硬。

隨後作者做了一個雅虎公司的分析, 這是在大概2007年左右做出的,他認為雅虎可能5年後就不會作為一個獨立公司而存在了,當時說的是有點危言聳聽,但其實我們知道,比作者預計的時間晚了大概4年,2016年雅虎的道路走到了盡頭,谷歌的前副總裁梅耶爾梅姨入主雅虎之後,經過他持續不斷的努力,終於把雅虎搞沒了。2016年中,電信巨頭威瑞森,48億美元,買下了雅虎的網絡資產,算是給雅虎畫上了一個句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