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盡泄天機的武術典籍

古法練功 發佈 2020-01-19T03:08:56+00:00

​「吾人體腔之中有橫隔膜一分體腔為胸腹兩腔。心臟、肺臟存於胸腔以內,肝脾胃腸位於腹腔之中。然橫隔膜為肌肉質,並向上穹窿,呈傘蓋狀。如橫隔膜收縮,則減其穹窿之度而下降,胸腔之底部增深,胸腔之容積增大。此時肺臟藉自己之彈力向下膨脹,肺內之容量必大,則吸入之氣體必多,吾人之呼吸量以增。

​「吾人體腔之中有橫隔膜一分體腔為胸腹兩腔。心臟、肺臟存於胸腔以內,肝脾胃腸位於腹腔之中。然橫隔膜為肌肉質,並向上穹窿,呈傘蓋狀。如橫隔膜收縮,則減其穹窿之度而下降,胸腔之底部增深,胸腔之容積增大。此時肺臟藉自己之彈力向下膨脹,肺內之容量必大,則吸入之氣體必多,吾人之呼吸量以增。因此,氧氣之攝入量及碳氣之排出量遠大於尋常,於是促進血液之循環,而得良好之營養。

因橫隔膜之下降以壓腹腔之內臟,內臟既受壓迫則必壓迫腹壁,腰腹諸肌肉群恐其凸出因之緊張而用力支撐,以保持內臟自然之位置。此時,內臟之壓力遂向下面沉於小腹。在小腹上,此種壓力所及之點,實合於重心之垂直線上,身體因之而安定平衡也無疑也。小腹即丹田也。然則所謂氣沉丹田者,實為橫隔膜之收縮作用,使氣注於肺底,使力達於小腹也。又腹內之壓力既增,則內臟中之血液必從腹內向四外分散以返於心臟而周流於全身。且腹腔內臟因互相擠壓位置安定,當進退旋轉之際,庶不至受若何震盪,則心神安定。至於腰腹肌肉用力而發達亦理之當然。氣沉丹田之利益,概如上述,則橫隔膜之收縮厥功甚偉。」讀到此處,世上那些所謂的關於氣沉丹田的理論,是真是偽,讀者自然就明白了--原來氣沉丹田是有生理指標的。


還有關於人們經常提到的「後發先至」的問題。韓師亦說得相當明白:

「反射作用。有時感覺器官所受之刺激,雖可藉知覺神經而傳於脊髓,但並不報告於大腦,脊髓乃直接激動運動神經而達於肌肉,使其收縮,是謂之反射作用。因所受之刺激並不報告於腦髓,且此種動作又為脊髓直接所引起者,故反射作用實較隨意作用更為敏速。在生活中反射運動於生命之存在甚關重要,須臾缺乏即有性命之憂。反射作用實為應付或避免極危迫事件之一種最敏捷運動也。如閃光忽映目前不知不覺眼瞼自閉,針刺指端,未覺疼痛已退避三舍。在技擊中後發先至之手法即為反射作用。所謂「拳打激神」者是也。譬如搏擊中敵人之拳似粘我身,而實未到我身時,我無意中即行退避。避敵之實而蹈敵之虛,發毒手而制其命,非用激神不可。」話到此處,歷史上說不清道不明的「後發先至」的問題已不必再論。

似此等之論述,我想古今所有在人世留有文字的武術大家,沒有一個人能與韓師的論述相比美。真可謂天機泄盡。

再次是韓師的語言優美。我認為在所有武術典籍中這是最為優美的文字。這倒不是本人有意推崇,而是文中有韓師的人格魅力所在。據保定韓師的門人所傳,凡是受過韓師教授的人,無有對韓師之人品多有讚譽。韓師不僅是當時的武術大家,而且亦為誨人不倦的名師。筆者每於夜深人靜之時,手捧一卷老人家的著作,細細品讀,就好像與一位智者在燈下談心,他的理論如春雨點點滴滴向心田滲透。讀其文如見其人,字裡行間無處不透露著韓師悲天憫人的博大襟懷,時至今日,他獨到的見解依然放射著耀眼的光輝。

附:原文《技擊術與生理學之關係》

原著 韓超群

言傳拳勇,史詳技擊,國術之由來久矣。國術者,強健身心之捷徑也,為我先哲特創刀槍之技能、方法途徑,別具神妙。凡能之者,其矯捷靈變之姿態,解脫技擊之神通,遠非他邦所能企及。總理(編者註:即孫中山先生)曰:「無論個人、團體或國家,有自衛能力,方能生存。」是以強國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身。吾國稱雄於環宇五千年,降及近世以國民忽視體育,缺乏訓練遂失其競爭之自衛,國勢日微,國境日蹙。乃有志之士奮臂疾呼,努力國術救國運動,上下響應,舉國景(編者註:景為影的假借字從)。行見民族體魄日趨康健,自衛能力益有進境,國勢轉弱為強,可而立待也。

近以國術之提倡日亟,而國術科學文化之聲浪日高,一般人以為使此術在國民體育上,占有堅固不拔之地位,應使受科學之考驗,庶於推廣乃能增大其效率。夫國術本身並無缺點,然傳授不得其法,則弊害立見。

一.關於姿勢方面

甲:頭項。拳譜云:頭要頂,項要鉤,乃使頭項正直之要訣也。練拳之時,頭部不宜前傾,亦不許後仰,唯恐其前傾,故使項用力,若有向後鉤住之意,非真向後鉤也。唯恐其後仰,故頭有向前頂住之意,非真向前頂也。蓋以頭部為全身之首腦,顱骨之中有腦髓存在。腦髓者,精神最高之府也,故頭項之姿勢如何,其影響於腦髓者甚大,彼搖頭晃腦之弊端,皆由頭不知頂,項不知鉤所養成也。又顏面上部,兩眼在焉,眼之視線要平,須看前手,上視與下視難見呆笨不靈,精神死板。如頭正項直,兩眼自能平視矣。按生理學言,頭之所以前傾,因頸前部之肌肉過用力收縮所致。頭之所以後仰,因頸後部之肌肉過用力所致。夫頭顱骨本與第一頸椎相關(為一種杵臼關節)以其易為俯仰之運動,在練拳之時,因局部用力,頭部不偏重前傾者(前傾者較多),必偏重於後仰。然欲使其既不前傾又不後仰,為平衡地置於頸椎之上,要非使頸前肌與頸後肌一齊收縮為相反的作用不可。此所謂肌肉之拮抗作用,即頭頂項鉤之意,極合於物理學上第一種槓桿作用之原理也。

然拳術上有所謂「左顧右盼」者,即頭項之運動可以左右迴轉。考頭部迴轉之原因,乃基於胸鎖乳肌之伸縮作用。及第一頸椎與第二頸椎的樞軸關節,原夫第一頸椎僅有脊髓弧,並無椎體,令首便於低昂。而第二頸椎上方有一齒狀突起嵌入第一頸椎,令首便於左右。胸鎖乳突肌跨於頸前及側面,起自胸骨與鎖骨,止於顳骨及枕骨,當一側作用時,能使頭部迴轉。故左側者收縮,則頭左轉,視線隨而左,是為左顧。如右側者收縮,則頭右回,視線亦隨之右,是為右盼。夫攻人之術,妙在指左打右,聲前擊後,務使虛實進退變化莫測。以此制敵,必操勝算。是以頭頸迴轉之運用實刻不容緩也。

吾人內耳之三半規管,專司保護頭部之位置,維持身體之均衡。因三半規管內之淋巴液當頭部運動時,亦隨之流動,而刺激管內感覺細胞。該細胞受刺激亦隨流動之方向產生相同之感覺。故身體各種不當之姿勢,必影響於頭部。頭部受此影響必反影響於身體。故人對於頭部豈可不加意乎?

乙:軀幹。「身法不可前栽後仰,左歪右斜」。此身體端正之姿勢也。然練拳者每犯腆胸、凸腹、傴背、拱腰諸弊。凡物體之重心低降,且其垂直線在支持面之中心者,恆較安定。吾人平時全體之重心實在胸部,重心既高,稍受外力之撞擊,極易跌蹶。練拳時架式一站,軀幹端正,重心自能降低,身體無論進退轉動必安穩自若。彼腆胸抽腹者,每使臀部掀起,胸廓前移,是以重心提高,氣浮於上。如與敵角,跌蹶必然。至於凸其腹而傴其背者,皆足使體腔內臟或受重力之壓迫,或變自然之位置,習之既久則遺害無窮。不可不慎也。

然欲達身體姿勢端正之目的,須賴軀幹上下前後左右之肌肉收縮,互相牽制以保持平勻,更須賴肌感與觸神經糾正之。久之自能養成良好之習慣。夫軀幹為全身之基礎,腰腹為發力之樞紐,軀幹端正,腰腹乃能充實,再使意力由脊背達於肩而下止於胯,由肩胯運至四肢,而達梢節,此所謂「拳打通臂之力」,又謂「肩摧肘,肘摧手,胯摧膝,膝摧足」者是也。拳術動作之目的,在謀全體肌肉一致之發達,故每動作,全體肌肉即同時為協和之伸縮,四肢百骸即同時為聯絡之運動,彼不正當及矯枉過正之姿勢皆由專注意局部用力之所致也。

丙:腿足。腿與足為支持體重,並為移動位置之工具。故其姿勢之確否大有考究之必要。形意拳中之步法,前腳之足尖向前,而後足跟應與前足尖在一直線上,更使後足尖向外,務與前足所引之直線成45--60度,則支持面成三角形。然後,屈膝關節,使成所謂雞腿之形勢。如此則重心必低,且由重心所引之垂直線落於支持面之中央,其為安定平衡,不易跌蹶也明矣。且此種步法因與自然之步相合,鑽進反轉極為靈便,拳術中名之為「行步」不亦宜乎?須注意之事即「合膝」、「裹胯」二則。在大腿上之縫匠肌,由大腿前之上外方跨於下內方,起自腓骨而附於脛骨之內側結節。其收縮時可以內旋下腿,拳術中之所謂「合膝」即為兩縫匠肌之作用。兩膝若有相合之意胯亦自能裹住,足亦自能扣住。所謂「足扣」即兩足內緣里扣之意,腳心有上提之勢,庶乎趾能抓地,足乃穹窿,令足仍保持其彈力,俾為捷迅之動作,不易震動受傷,且進退亦顯輕妙也。

二.關於呼吸方面

甲:舌頂上顎。人之舌下有兩奇穴,曰金津、玉液。是為分泌唾液之穴竅。人果能舌頂上顎,唾腺受舌之牽制,唾液分泌量必然增加。唾液乃人體之精微物質,為歷代修道之人所重視,丹家名下咽唾液為「金液還丹」。人身得此「金液」之澆灌,行功日久,則衰返壯,老返童矣。且因舌之向上方運動,使喉門蓋(即會厭軟骨)開張,空氣則自由出入於聲門,呼吸氣順,胸內必感清快,無悶閉之虞矣。

乙:垂胸扣肩。練拳之時,若過分用力,兩肩必然高聳,胸廊上提,則氣力浮而重心高,有礙於身體之安定矣。欲去此弊,務使胸廓下垂,兩肩下扣。然肩之扣也,不宜向前,前扣久則成傴僂之姿勢;亦不宜過用力向下,過用力向下則壓迫胸廓,令人呼吸不暢。二者均使肋骨活動失靈,胸圍縮小,阻礙胸部之發達,且肺臟亦受其壓迫,氣之不舒,莫此為甚。吾人於此應知所警惕,是胸之下垂,肩之下扣,要取乎自然而已。

丙:氣沉丹田。吾人體腔之中有橫隔膜一分體腔為胸腹兩腔。心臟、肺臟存於胸腔以內,肝脾胃腸位於腹腔之中。然橫隔膜為肌肉質,並向上穹窿,呈傘蓋狀。如橫隔膜收縮,則減其穹窿之度而下降,胸腔之底部增深,胸腔之容積增大。此時肺臟藉自己之彈力向下膨脹,肺內之容量必大,則吸入之氣體必多,吾人之呼吸量以增。因此,氧氣之攝入量及碳氣之排出量遠大於尋常,於是促進血液之循環,而得良好之營養。

因橫隔膜之下降以壓腹腔之內臟,內臟既受壓迫則必壓迫腹壁,腰腹諸肌肉群恐其凸出因之緊張而用力支撐,以保持內臟自然之位置。此時,內臟之壓力遂向下面沉於小腹。在小腹上,此種壓力所及之點,實合於重心之垂直線上,身體因之而安定平衡也無疑也。小腹即丹田也。然則所謂氣沉丹田者,實為橫隔膜之收縮作用,使氣注於肺底,使力達於小腹也。又腹內之壓力既增,則內臟中之血液必從腹內向四外分散以返於心臟而周流於全身。且腹腔內臟因互相擠壓位置安定,當進退旋轉之際,庶不至受若何震盪,則心神安定。至於腰腹肌肉用力而發達亦理之當然。氣沉丹田之利益,概如上述,則橫隔膜之收縮厥功甚偉。至於技擊中之腹打(以腹打人)乃藉橫隔膜收縮時所生腹髒壓力之應用耳。

三.關於神經方面

甲:隨意作用。凡分布於感覺器官之神經末梢受有刺激,於是感覺神經先將此種刺激傳之於脊髓上,於是腦爰生知覺。腦髓乃發命令,傳於脊髓,從運動神經面及於肌肉,使之收縮。此種運動乃受腦之命令而起者,謂之隨意作用。在技擊術中所謂「心意」即指腦髓所發之命令而言。吾人對於耳之所聞,目之所視及皮膚之所觸,欲為相當之動作,加之適當之處理時,必須使腦髓所發命令,迅速傳達,而肌肉之收縮乃能靈敏。所謂意動即一動渾身俱動,意止即一靜渾身俱靜者是也。然各種動作,如有適宜,有藉肌肉或關節之感覺傳之大腦,而大腦即命令運動神經以糾正之。習拳時步法、手法及姿勢,有賴於肌感覺及運動神經之糾正者甚多,拳術中所謂運氣,其實是運力,所謂運力毋寧謂為運意。而所謂運意即藉運動神經,以傳達大腦之命令使肌肉以為運動耳。

乙:反射作用。有時感覺器官所受之刺激,雖可藉知覺神經而傳於脊髓,但並不報告於大腦,脊髓乃直接激動運動神經而達於肌肉,使其收縮,是謂之反射作用。因所受之刺激並不報告於腦髓,且此種動作又為脊髓直接所引起者,故反射作用實較隨意作用更為敏速。在生活中反射運動於生命之存在甚關重要,須臾缺乏即有性命之憂。反射作用實為應付或避免極危迫事件之一種最敏捷運動也。如閃光忽映目前不知不覺眼瞼自閉,針刺指端,未覺疼痛已退避三舍。在技擊中後發先至之手法即為反射作用。所謂「拳打激神」者是也。譬如搏擊中敵人之拳似粘我身,而實未到我身時,我無意中即行退避。避敵之實而蹈敵之虛,發毒手而制其命,非用激神不可。

然技擊術中,各種激神的作用(即反射作用)皆由漸習而成。凡隨意之運動都能為反射作用,即純粹之有意運動若反覆久習之,即無庸意志之管轄。故初學時,關於各種姿勢及動作,因出於勉強總覺艱苦,所費之精神既多,故腦力愈用而愈靈。不稍間斷,努力鍛鍊,積久自化難為易,肌肉愈用而愈活,興趣必日漸濃厚,終成反射作用,是為習慣成自然,而無所用其精神,腦力可賴以休養。拳譜云:「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又云:「拳打激神,遍身是法。」斯之謂歟。

觀於以上所論數端,則技擊一道,實有生理學之根據。誠足以使姿勢正確、體格健全、氣力充實而心機靈敏。得自衛之能力,乃有奮鬥之勇氣;養浩然正氣,乃有大無畏之精神。以此攻城,何城不克,以此制敵,何敵不摧?強種救國,實出於此。然所以能達到奧妙無窮之境地,而得最大之收穫者,決非偶然。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吾人應知所適從而加勉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