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東的山水畫,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陳莊水墨畫家 發佈 2020-01-19T03:20:26+00:00

《朔雲橫天高》紙本 136cmx68cm《萬里煙波萬里天》 紙本 136cmx68cm「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析姜東山水畫作品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由唐朝張璪提出,這八個字隨後成為中國山水畫不可動搖的創作法則。

姜東,哈爾濱人,現定居北京。曾就讀:中國美術家協會首屆山水畫高研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江山行"畫家組主持畫家,第五屆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理事,湖北省國畫院特聘研究員。作品被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學會、中央電視台、黑龍江省美術館、河北省畫院、河北省美協、海南省美協、上海東方美術館、湖北省國畫院等三十餘個美術專業機構及眾多國內外友人收藏。作品四十多次參加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的提名展、邀請展、學術展、聯展以及全國性大展並多次獲最高獎、銀獎、銅獎及若干次優秀獎。隨中國藝術考察團赴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韓國、泰國、越南等國交流、考察、展覽。


《朔雲橫天高》 紙本 136cmx68cm


《萬里煙波萬里天》 紙本 136cmx68cm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析姜東山水畫作品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由唐朝張璪提出,這八個字隨後成為中國山水畫不可動搖的創作法則。山水畫史上優秀的作品也都無一例外是這一創作法則的產物。中國山水畫的創作一方面注重對自然的模仿,同時又強調畫家精神的陶養與表現。姜東就是一位嚴格遵循「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創作法則的畫家。在當今山水畫壇嚴重脫離生活,憑空臆造、玩弄筆墨的風氣下,姜東的作品始終給人以來自生活的真切與生動感受。畫家多次深入名山大川,尤其取材於張家界自然景觀。其筆下山水有著真實的生活體驗,畫家「師造化」所得的回報是自然界賜予的無窮的美的源泉,它自然、生動、博大。在姜東的山水畫中,小橋流水人家、茂林掩映、峰迴路轉、峰巒出沒,在平凡中見得深邃,見得天機。可以說張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橋一屋,給了畫家以藝術啟迪,他深切地認識到中國山水畫筆墨符號,是脫胎於自然景觀的藝術形態,是畫家對大自然的重新塑造。畫家不能脫離自然造化,否則創作將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溪山幽居圖》 紙本 136cmx68cm


《雲出溪山清》 紙本 136cmx68cm

在外師造化的同時,畫家注重精神層面的修養。展讀姜東作品,讓人沉迷於那幽深、純凈、涳濛的審美意象。姜東畫面上體現出的豐富、變化微妙而又統一的審美品質,與畫家的性情有著直接的聯繫。姜東那粗獷的東北漢子外表下,有著極其敏感的心。他情感豐富細膩,為人坦誠熱情,惟有這樣的性情,才能感受到造化之美並曲盡其態。他的審美心象,絕不同於當今某些因急功近利而標新立異者,他的畫在平淡、真實中透著一種幽冥、靜寂、安詳。這與他秉性沉著、敦厚樸實有著密切關係,同時這更得益於他對傳統哲學老莊、禪、佛美學思想的修習。姜東是一名佛門弟子,他常言因塵緣未了,不能度入空門,但博大精深的佛教思想給了他陶養,他作畫是在悟道,在其山水畫中處處體現著他對佛教美學思想的體認。佛畫所以悟道者,證空也。《心經》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者即是表象,實境之謂,以般若觀之,則境實而心不染,所謂游於中而悟道。在姜東的山水畫中,常讓人感動於那蒼茫的若有若無,或者說由有到無的境界。雖是小橋流水人家的實境,卻有一種「空」的意境,其間蘊涵著佛教大徹大悟、大悲大喜、大善大美的美學思想。佛學的修養使畫家姜東雖在塵世,卻有一顆虛靜之心,這是作為一個藝術家最珍貴的品質。張庚在《圖畫精意識》中講到:「蓋天機之勃露,然惟靜者能先知之」。畫家在精神層面對物質世界超越的虛靜心態是其能感悟美,創造美的前提。他的作品不是對實境的如實描繪而是超越,他筆下的山水是融合了個人情感和宗教情結的景象,正如石濤所言其作畫是「與山川神遇而跡化也」。姜東帶有真情實感的山水作品為當今工業文明下疲於奔命的人們創造了一個純凈溫馨的精神家園,這也是其作品得到肯定的重要原因。


《中國速度-江寧》 紙本 136cmx68cm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成就了姜東的藝術作品,同時畫家精湛的筆墨功力是作品的技術保證。中國山水畫有著深厚的傳統,千百年來積澱了豐富的繪畫語言,筆墨不僅是造型語言還是畫家抒情達意表現自我的工具,它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內涵,體現了畫家的修養學識,它幾乎成為中國畫的代名詞。姜東對此有著深刻的認同,他非常注重中國傳統筆墨審美價值的體現。在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他自80年代初以來長達20年對傳統孜孜不倦的苦臨苦練,畫家對傳統造型符號有著深層次的理解,畫面上體現了他對傳統山水畫筆墨形式的認識。他的作品風格傾向於南派山水,深密、靈動、丘壑層迭、筆墨蒼潤,同時又兼具北派山水渾厚的氣質。其畫面極盡勾、皴、點、染之能事,用筆樸實自然,在統一中求得變化。值得一提的是,畫家在師法傳統筆墨的過程中並未泥古不化,而是結合寫生靈活運用,創造出具有個人風格和現代感的筆墨語言。



置身於姜東的山水畫前,撲面而來的是生動的氣韻。方薰在《靜居畫論》里說「氣韻生動為第一義。然必以氣為主。氣盛則縱橫揮灑,機無滯礙,其間韻自生動矣。老杜雲,元氣淋漓幛猶濕,是即氣韻生動。」畫家對此有著深刻體會,並在畫面上有著突出表現。在姜東畫面上有一種恍兮惚兮的夢幻美,在其精心設計的相互穿插交錯的林木、流淌的溪澗、漫動的雲氣間,籠罩著氤氳氣象。這種似真似幻的美,有賴於畫家大膽獨到的渲染功力。用水的技法在姜東的山水作品中是一突出的藝術語言,他往往通過大面積肆意的渲染,運用水墨與生宣紙相遇產生的效果,來塑造一個氣韻生動的場景,他善於運用乾濕對比,達到畫面上即對比又統一的藝術效果,同時氤氳間筆墨豐富微妙的變化也增加了畫面的耐讀性。



歷盡人事之升沉得失,而不膠著其間。在人生道路藝術道路上苦苦追求的姜東,漸入佳境,近年來其作品多次入選全國重要展覽並多次獲獎。這些殊榮並未使他放慢追求理想的腳步,作為青年畫家,姜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有極大的發展潛力。我們期待著這位來自黑土地的畫家,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陶安萍(四川大學藝術學院) 2008年初春於中國藝術研究院




註: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