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點音頻|鬍子說史:南北方小年為啥差一天?小年為啥熱捧關東糖

齊魯壹點 發佈 2020-01-19T03:28:52+00:00

記者翟恆水主播 翟恆水編輯 凌文秀後期 凌文秀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今天是臘月二十四,咱還要說說小年。為啥呀?不是昨天臘月二十三就過完小年了嗎?今天怎麼還要說小年呢?

其實,昨天,臘月二十三,是北方人的小年,而今天,臘月二十四,是南方人的小年。

那麼,南北方的小年為啥差了一天呢?這裡面到底有什麼講究和故事呢?

其實這個差別與清朝中後期的皇室有關。

在清朝中期之前,至少在乾隆時期,傳統的小年都是在臘月二十四,而不是臘月二十三。

晉代《風土記》記載:「臘月二十四日夜,祭灶,謂灶神翌日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祭之。」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詩》有這麼兩句:「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這些記載都說明,正宗的傳統小年應該是臘月二十四。

那麼,什麼時候北方人改小年為臘月二十三了呢?

從清朝中後期開始,帝王家於臘月二十三舉行祭天大典,為了「節省開支」,順便把灶王爺也給拜了,因此,上行下效,北方地區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有長江之隔,且距離北京較遠,受此影響較小,所以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

如此看來,正宗的小年應該在臘月二十四,也就是今天。

關於小年,還有一種說法是「官三民四」,就是說皇家和官衙是臘月二十三祭灶祈福,而一般老百姓不敢與皇家同步,所以就晚一天祭灶,改為臘月二十四。

對於小年,各地有不同的祭祀習俗。

人們一般都會在灶王像前擺放供品,供品包括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的料。而最重要的是第一項「糖果」,無論各地的祭品有啥不同,但糖果是必備的。而且最受青睞的是關東糖。

為什麼偏偏關東糖最受青睞呢?因為關東糖受熱後最黏!

祭灶時,人們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抹在灶王爺的嘴上。

這樣做有兩層意思,一是把他的嘴給黏上,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人間的壞話了;二是讓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說些「甜言蜜語」,來年給人間帶來好運。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祭灶儀式日趨消亡,但「糖瓜」作為過年的第一信號,以及它所傳達出的美好寓意依然被保留了下來。

好啦,今天的鬍子說史就講到這裡啦。謝謝您的收聽和關注。

鬍子主播祝南方的聽眾們小年快樂!

記者 翟恆水

主播 翟恆水

編輯 凌文秀

後期 凌文秀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