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蘇洵《六國論》:秦朝的大一統,歷史輪迴的第一聲喟嘆

芹齋先生 發佈 2020-01-19T03:54:56+00:00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張鋒編撰 己亥深冬寫於啟東翠彧軒作者相關文章參閱連結:春秋戰國,老子與孔子誕生,中國進入「百家爭鳴」時代大秦帝國,在秦人五百年的努力奮鬥之後,瞬間轟然倒塌淺談解讀歷史的方法與意義淺論兩千年的專制制度演變: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

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北宋·蘇洵《六國論》

六國被秦滅亡的教訓,兩千餘年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史家關注的話題。僅「三蘇」就每人寫了一篇《六國論》。蘇軾的《六國論》,針對六國久存而秦速亡的對比分析,突出強調了「士」的作用。蘇軾認為,六國諸侯卿相皆爭養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養起來,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帶頭人了,國家就可以安定了。

蘇轍的《六國論》則是針對六國不免於滅亡的史實,指出他們相繼滅亡的原因是不能團結一致,共同抗戰,滅國是咎由自取。

蘇洵的這篇《六國論》不同於以上兩論。看來,老子還是比兒子的視野要寬邃一些。在上文中,蘇洵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借題發揮。蘇洵寫作目的不在於總結六國滅亡的教訓,而在於警告宋朝統治者勿蹈六國滅亡的覆轍。借古喻今,以談論歷史供皇帝借鑑,這是蘇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從歷史情況看,六國滅亡的原因並不是「賂秦」。六國的失敗,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舊,不重視改革,不能堅持「合縱」政策去對付秦國的「連橫」政策,被秦國遠交近攻的手段各個擊破。

另一方面,自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始,使秦國國力大增,具備了統一中國的實力。加上戰國長期的戰亂,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統一,符合當時人們的客觀願望。

秦統一中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蘇洵對此並非不知,他在文中也承認這一點:「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然而作者用意不在此,他的意圖是點明賂秦是六國滅亡的原因,以此警告宋朝統治者,不要用賄賂的方法對待契丹和西夏,要用武力,要抵抗。明代何仲默也曾說過:「老泉論六國賂秦,其實借論宋賂契丹之事,而卒以此亡,可謂深謀先見之識矣。」

宋朝建國後,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鎮割據,尾大不掉以至滅亡的教訓,採取了「重文抑武、虛外實內」的政策,削弱邊關的實力,調集重兵駐守京城。結果造成了邊關的空虛。後遼國乘虛而入,屢犯邊疆。

宋太宗繼位後,曾兩次派兵抗遼,均遭失敗。後宋太宗兩次進攻幽州,企圖奪回幽雲十六州,又遭敗績。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大兵壓境,直逼澶州城下(今河南濮陽),威脅汴京開封。於是,宋與遼簽定了「澶淵之盟」,答應向遼輸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到了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遼再次要挾,宋只得增加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第二年,西夏也來要,又是賜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茶三萬斤。人民的血汗就在這種納賜之中,付之東流。蘇洵對此痛心疾首,他借古喻今,痛陳利弊,對當權者進行規勸,希望其改弦易轍,增強國力與敵鬥爭。

蘇洵的議論雖不無可商榷處,但總的立論是正確的,並且不幸為蘇洵所言中:就在蘇洵死後六十年,終於爆發了「靖康之變」(1126年),北宋重蹈了六國的覆轍,為後起的金所滅,徽、欽二帝被俘,客死異國他鄉。

但是古人世界觀與家國觀的局限性,註定了歷朝歷代重蹈覆轍的歷史必然性,非一兩個當世的醒者可以改變。千古一統自秦始,百代皆用秦制。一句話,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專制制度,決定了中國歷史周而復始的演進。

秦滅六國又稱秦朝統一之戰,戰國末期,七大諸侯國之一的秦國消滅了其它六個諸侯國,完成了中國的統一。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剷除了丞相呂不韋和長信侯嫪毐集團,開始親政。嬴政在李斯、尉繚等人的輔佐下制定了「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策略。具體措施是——籠絡燕齊,穩住魏楚,消滅韓趙;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十年的時間,先後按順序消滅了韓,趙,魏,楚,燕,齊等主要山東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即秦朝。

但是,我們不要簡單的認為秦朝能夠統一中國就是秦始皇的功勞。個人認為,除了「戰國七雄」中的六國自己不爭氣以外,很大程度上,在於嬴政之前的數代秦王和秦國軍民一代代強國富民的歷史積累。

尤其是司馬錯平巴、蜀之戰,白起攻楚之戰與羋八子誘滅義渠,可以說,這三個重要的歷史大事件,一步步先後將秦國推向了強盛的頂端,並且擁有了穩定的戰略後方。

尤其是楚國的衰亡值得一提,楚威王十一年(前329年),楚威王卒,子熊槐立,是為楚懷王。

楚懷王在即位後,開始重用屈原等忠直的大臣,針對主要弊政進行一系列的革新,卻引來楚國貴族一致性的反對。日久,難以抵擋反對聲浪的楚懷王遂心灰意懶,變法終告失敗。秦國東進,韓、魏屈服,秦、齊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雄踞南方的楚國,西鄰秦,東接齊,地域遼闊,地緣位置極其重要,是制約齊、秦爭雄的關鍵力量。商於之地六百里,當在今丹水流域一帶,是秦、楚相接地段,武關在其中,物產富饒,戰略地位十分關鍵。秦國後來準備對齊國發起進攻,但彼時正值楚齊「交善」 。秦惠文王很憂慮,與丞相張儀商量對策。

張儀自告奮勇,前往楚國遊說,以獻商於之地六百里為條件,要楚懷王「閉關絕齊」 ,待楚、齊絕交後,張儀只承認獻地六里。楚懷王見受到欺詐,惱怒至極,舉兵伐秦,結果慘敗,這就是中國古代史上著名的張儀「詐楚」之事。

楚懷王十七年(前312年),楚、秦間的大戰全面展開,秦大勝,斬首八萬。又攻楚之漢中,取地六百里,設置漢中郡。次年,秦又攻楚,攻取了召陵,楚國無力還擊。前299年,楚懷王被秦昭襄王騙去秦國,竟然客死咸陽,楚國國勢從此急轉直下。

楚頃襄王時代,秦國多次伐楚,拔西陵、巫、黔中等地,公元前278年,秦大將白起攻陷楚國國都鄢、郢二城後,楚國被迫遷都於陳地,後又再遷於安徽壽春。都城多次東遷,大大挫傷了楚國士氣民心。到了楚考烈王當政的前後,楚實際上已徒具大國之名,遠遠無法與秦相匹敵。

回望歷史,筆者認為秦朝的強大主要在於秦國在秦孝公時期實施的商鞅變法,但那時候的「法治」非今日之「法制」。簡言之,「霸王道」的做法使秦國迅速崛起,但也埋下速亡的種子。有興趣的讀者朋友可詳閱拙文集《「鋒說」三千年》之相關文章。

最終,秦滅六國也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統一,數百年的戰亂,文化崩潰經濟凋敝民不聊生,秦始皇也僅是在政治、軍事上完成了強權征服。但並沒有與民休息,恢復民生。

實際上,秦始皇稱帝後,民眾所受的奴役和壓迫較春秋戰國時代更甚,光是徵發幾十萬人修建陵墓與長城就已經是「暴政」了。再說,六國後裔也並沒有真心臣服,項羽一起兵就紛紛叛亂了。

從大歷史觀來講,秦始皇開闢了新的皇帝制度,但是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土壤和社會環境還不允許,秦朝依然重用以李斯為代表的法家治國,也更加走向暴虐與極端。

事實上,直至一百年後,到了漢武帝時期,中國才算是真正統一起來。然而,皇權專制制度自秦建立之日起,就已經不可逆轉的走向最終的滅亡了。後續的朝代也皆是如此。一言以蔽之,絕對的權力導致了絕對的腐敗結局,落後的文化屬性決定了落後的、漫長的中國社會發展。

相傳,當年楚國的三閭大夫屈原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沅、湘。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他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在他決定自殺之時,遇到了一個漁夫泛舟江上。屈原嘆道:「舉世皆濁我獨清。」漁夫說:「滄浪之水清的話,可以洗頭;滄浪之水濁的話則可以洗腳。」

春秋戰國數百年的歷史,如今看來絲毫不遜三國之精彩紛呈,各色人等粉墨登場,拜將入相,尤其是蘇秦和張儀,一個身掛六國相印,主張「合縱攻秦」;一個終身輔助秦惠文王,「連橫伐交」,兩人可謂在戰國的中後期大放異彩。再加上後繼之范睢和李斯,終使得秦國一統天下。

然而,我卻覺得漁夫的話才極具大智慧。家國天下數千年,其興也好,亡也罷,其實受苦遭殃的永遠是老百姓。多少江山跌宕,就有多少白骨堆積。「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張鋒編撰 己亥深冬寫於啟東翠彧軒

作者相關文章參閱連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