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的戰爭

六爺阿旦 發佈 2020-01-19T04:20:10+00:00

我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奠基人竺可楨,在1972 年發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結合史學、物候、方誌和儀器觀測,將過去 5000 年的氣候變化大致劃分為4 個溫暖期和4個寒冷期。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誰掌握了貨幣發行權,誰就掌握了世界。


糧食關係到一個國家的穩定,尤其是我們回顧歷史的時候,發現歷史上的朝代更迭,很多時候都跟糧食生產和氣候密切相關。


我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奠基人竺可楨,在 1972 年發表的《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中,結合史學、物候、方誌和儀器觀測,將過去 5000 年的氣候變化大致劃分為4 個溫暖期和4個寒冷期。



然後人們再根據我國的朝代更替時間,結合氣候的變化周期,大致能發現這樣一個規律:當歷史氣候進入冷期的時候,社會矛盾就比較嚴重,朝代更替也比較頻繁。相反,當歷史氣候進入暖期時,則比較容易出現盛世和治世。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我國的漢唐盛世都出現在暖期,而三國兩晉、五胡十六國、宋金對峙等亂世都出現在寒冷期。而尤其是在氣溫急劇變冷的時期,會導致氣候異常,自然災害頻仍,而過去我們又是農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完全依賴於氣候的配合,一旦出現這樣自然災害造成糧食減產歉收,往往會動搖整個社會的根基。


我過去認為,依照現在的科技發展水平,尤其是我們早已不再是農業社會,而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化國家,理論上不應該再擔心意外情況的發生。就算遭遇自然災害糧食減產,還有庫存儲備可以救急,或者國際上採購。第二年補種上就可以了。就算第二年再遭災,大家都節約點,也能挺過去。畢竟我們的糧食生產能力還是世界第一。


但直到我看到了歷史上的崇禎大旱,我就不再這麼認為了。大家都知道崇禎是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最後國破家亡自縊於景山。歷史上也說崇禎格外的勤奮努力,想挽大明狂瀾於既倒,很多人說了他改革不徹底,用人不行的問題,但真正最關鍵的原因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持續多年的旱災。災情嚴重到什麼程度呢?從崇禎元年起,中國北方大地遭受大旱,據《漢南續郡志》記載:「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西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按百度百科,崇禎大旱指發生在1637~1643年間的一場特大旱災。其持續時間之長、受旱範圍之大,為近五百年所未見。中國南、北方23個省(區)相繼遭受嚴重旱災。乾旱少雨的主要區域在華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這些地區都連旱5年以上,旱區中心所在的河南省,連旱7年之久。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史書記載的人相食,易子相食。這都是我們如今無法想像的事,但只要記住一句,民以食為天,這是我們民族幾千年下來血淚的總結。所以我們國家一直強調,糧食安全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麼我們的糧食安全線,到底怎麼樣呢?


看看2018年的糧食生產數據:


2018年全國穀物產量12204億斤,比上年減少100億斤,下降0.8%。其中,稻穀產量4243億斤,減少11億斤,下降0.3%;小麥產量2629億斤,減少58億斤,下降2.2%;玉米產量5147億斤,減少35億斤,下降0.7%。豆類產量383億斤,比上年增產15億斤,增長3.9%,其中,大豆產量320億斤,增產15億斤,增長4.8%;薯類產量571億斤,比上年增產12億斤,增長2.1%。


可以看到這十幾年我們的糧食總產量一直在增長,但增幅在逐漸趨緩,2018年甚至略有下降,但是最近幾年一直都維持在6.5億噸左右。從糧食生產的結構看,基本上以穀物,也就是以口糧為主。


我們的糧食總產量早已經是世界第一,但由於我們人口也是世界第一,消費量也是世界第一,在這樣持續高產的情況下,跟持續增長的消費量比起來,還是有缺口,我們依然還需要大量進口糧食。


自從2015年我們的糧食進口量突破1億噸以後,這幾年基本都保持在一億噸以上。


其中2017年我國糧食累計進口13062萬噸,較2016年增加13.9%。分品種進口情況為:大豆9553萬噸,小麥442萬噸,稻米403萬噸,玉米283萬噸。高粱505.7萬噸,大麥886萬噸。


2018年全年我國糧食累計進口11555萬噸,同比減少11.5%,主要是由於大豆進口量減少。分品種進口情況為:大豆8803萬噸,小麥310萬噸,稻米進口308萬噸,玉米352萬噸。高粱進口364.98萬噸,大麥進口681.54萬噸。


從小麥、玉米、大米這三類穀物,也就是口糧的情況看,進口來源國都比較集中。除大米主要來自於我們周邊的東南亞國家之外,小麥玉米基本是集中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烏克蘭。


2018年我們從美國進口的一些農產品受到了影響,但是從上面可以看到,我們主要的進口來源國還是很集中。而根據發改委2019 年糧食進口關稅配額量為:小麥 963.6 萬噸,玉米 720 萬噸,大米 532 萬噸。三者合計,總關稅進口配額總量為2215萬噸,與2018年度持平。再加上大豆預計進口9000萬噸,這幾項加起來就超過1.1億噸。也就是說在全球的貿易糾紛加劇的情況下,我們的糧食進口是絕對的剛需,彈性不大。


由於小麥玉米和大米這三種穀物是實行進口配額管理制度,所以每年進口數量有限,更多是對國內生產的一種調節,畢竟進口的價格會比較便宜。而且這三項的進口量跟我們的糧食總產量6.6億噸比起來,一千萬噸左右的占比還是很小的,基本不會危及到我們的糧食安全。即便完全不進口,影響還是在可控範圍內。但是我們也不能輕視這個問題,因為即便是相對量較小,但是我們的絕對數量已經是很大了。口糧不同於其他農產品,一旦發生短缺後果都很嚴重。


總的來看,基本上可以確定我們國家,以大米,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為主的口糧安全是完全自主可靠有保障的。這也是我們戰略上一直在追求並明確要確保的主糧安全目標,雖然形勢還是比較嚴峻,但是基本安全。


但是我們要注意到另一點,就是最近幾年我們的大麥和高粱進口數量飆升,兩者合計已經超過一千萬噸。而進口大量的大麥和高粱是用來幹什麼呢,其實除了釀酒,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用作飼料。



從上面的這幾年糧食進口數據中,我們大致也能看出來,糧食進口的部分最主要的還是大豆,最近幾年每年約9000萬噸,占據糧食進口量的80%以上,是最大頭的一個品種。

大豆進口占糧食總進口量超過80%。

而大豆由於我們國內自己的產量大概只占到需求量的百分之十,實際上我們是無法控制供應的安全的。


我們為什麼不能自己種植大豆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個是成本。美國大豆大約有93%以上為轉基因大豆。轉基因作物可以減少蟲害造成損失,因此得以增產。中國大豆為非轉基因大豆,單位面積大豆產量較低。2017年中國每公頃種植面積,大豆產量為1865.38公斤,畝產為124公斤。美國2017年平均每公頃種植面積,大豆產量為3285.33公頃,畝產為219公斤。中國單位面積大豆產能僅為美國的56.62%。此外轉基因大豆的出油率比非轉基因大約還要高2-3%。


另一個方面是耕地面積。如果我們的大豆自給率要達到80%,需要增加7500萬噸的產量,按我們現在的畝產水平需要6億畝的耕地,可我們的耕地總共只有20億畝左右,這麼多年一直強調要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顯然不可能拿出這麼多耕地去種大豆。即便全部種上高產的轉基因大豆,也需要3.4億畝,我們也拿不出這麼多耕地面積來。網絡上一直有一個說法,就是我們過去錯誤的農業政策摧毀了自己的大豆產業,但從糧食安全的角度講,耕地面積就這麼多,種什麼必然要有取捨,以我們的糧食消費量看,抓住口糧安全還是要放在第一位。


那我們進口這麼多大豆是為什麼呢?跟大部分普通老百姓的認知不一樣的是,大豆並不主要就是榨油,大豆的加工大約按照2:8的油粕比,更多的是加工成豆粕,因為豆粕里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豆粕主要加工成飼料給牲畜,家禽和水產養殖業使用,其中養豬大約占40%,禽類水產大約占50%,其他占10%。而不同行業的飼料配比會有變化,但豆粕基本都是主要的配料之一,大約占20%左右。實際上我們進口的大豆除了榨油,生產豆粕主要就是用來製作飼料,養殖生產我們日常所需的肉蛋奶。


也就是說,不管是大量進口的大豆,還是近幾年快速增長的高粱、大麥,這些都是為了生產飼料,提供給養殖業。我們平常吃的豬牛羊、雞鴨魚,還有牛奶雞蛋,加起來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消費量。


我國的豬肉生產量世界第一。據統計2018年全國生豬出欄6.94億頭,豬肉產量5404萬噸。大概齊就是中國產量和消費量跟其他所有國家的全加起來大致相當。


我國的水產產量和消費量都是世界第一。

我國的雞肉產量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巴西。2018年我國生產雞肉1170萬噸,約占全球總產量的12.25%。,消費量世界第二,占12.38%。


按照國家統計局數據,在2016年我國豬肉產量5299萬噸,牛肉產量717萬噸,羊肉產量459萬噸,禽肉產量1888萬噸,禽蛋產量3095萬噸,牛奶產量3602萬噸。而這些肉蛋奶作為我們老百姓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基本都是以養殖為主。這都需要大量的飼料。其中每生產1公斤豬肉,植物蛋白消耗大約要0.45公斤。而除了豬肉,我們大量消耗的雞肉,魚,雞蛋,牛奶這些我們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其養殖業的基礎都是大量的飼料,肉蛋奶的大量低價供應,源於養殖業的規模化發展,而飼料則占到養殖業成本的60-70%,飼料價格的低廉是肉蛋奶價格低廉的最重要的保障。


按統計在2018年,全球飼料總產量11.034億噸,中國1.879億噸,排第一,占總產量的17%。其中豬料產量7036.38萬噸,蛋禽料產量3133.06萬噸,肉禽料產量5210.09萬噸,水產料產量1549.08萬噸,反芻料產量800.60萬噸,其他料產量402.38萬噸。


我們每年除了進口約9000萬噸大豆,還有1000萬噸左右的大麥高粱,1000萬多噸左右的油菜籽木薯玉米酒糟,這些加起來有1.1億噸,此外還有我們國內生產的大量玉米,最主要的用途都是用來製作飼料,提供給我們的養殖業,最後成為我們日常所需的肉蛋奶。所以總的來看,我們國家的口糧安全沒有問題,稻穀玉米小麥都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其他很多蔬菜,水果很多品類也基本都是世界第一的產量。但是我們的飼料糧,在肉蛋奶這些高蛋白的營養來源食物上,我們高度依賴於進口,尤其是大豆,而且在未來的趨勢還會繼續增加。


自從中國開始進口大豆以來,豆粕和豆油的消費量都大幅增長。據美國農業部的供需平衡表估計,1990年中國豆粕和豆油的平均使用量各為100萬噸。2016年至2017年,豆粕使用量增長至6860萬噸,豆油使用量增長至1640萬噸。美國農業部估計,從2007年到2017年,中國豆粕使用量增加了近4000萬噸,豆油使用量增加了770萬噸。隨著消費者收入的不斷增加和城市化進程改變了傳統的消費習慣,預計消費將繼續增長。美國農業部對2028年的預測顯示,未來10年,中國的消費量預計將增長2640萬噸,增速低於前10年的4000萬噸。同樣,美國農業部預測,從2018年到2028年,中國的豆油消費量將增加670萬噸,低於2007年至2007年期間770萬噸的增幅。



具體來看,我們的進口大豆主要來源於美國和巴西。


美國和巴西占了世界大豆出口增長的大部分。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是大豆的主要出口國。上世紀90年代末,美國和巴西的出口都增加了,以滿足中國不斷增長的需求,但巴西的出口增長最快。從2000年到2016年,美國大豆出口從2700萬噸增加了一倍多,達到5900萬噸,但巴西的出口增長了四倍,從1500萬噸增加到6300萬噸。在2017/18年期間,巴西的出口增長到7900萬噸,因為美國的出口被中國的關稅削減,而阿根廷的出口由於嚴重乾旱而下降。假設中國的關稅不變,美國農業部(2019)預計,到2028年,美國大豆出口將增至6140萬噸,巴西的出口將增至9610萬噸。


上世紀90年代,中國大豆進口的50%以上來自美國。巴西的份額第一次與美國相當是在2002年,當時每個國家都為中國提供了約35%的大豆進口。從2002年到2011年,每個國家在中國大豆進口中的份額在35%到50%之間波動。2012年至2016年,巴西的市場份額升至近50%,而美國的市場份額則降至不到40%。由於中國對美國大豆徵收關稅,2017年美國的份額降至30%。由於關稅原因在中國2018/19市場年度的前5個月,巴西的份額上升到77%,而美國的份額下降到4%。

我們的飼料作物進口來源國,主要是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加拿大。這讓我們對自己的糧食安全不得不保持警惕。除此之外,整個世界的糧食生產加工與貿易流通,還高度壟斷在ABCD四大糧商手中,即:美國ADM、美國邦吉、美國嘉吉、法國路易達孚。他們大約壟斷了全球糧食80%以上的貿易量,尤其是美國這三家公司,在整個美洲,從加拿大,美國到巴西,阿根廷都已經深耕細作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可以說是根深蒂固,而且他們都非常低調,背景深厚,與美國的政界金融界有著盤根錯節的關係,這也是他們可以順利的在全世界開拓業務,併購對手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國家過去一直有很多人呼籲要抓住機會對國外的礦產資源和一些像半導體這樣的戰略產業進行收購,卻很少有人呼籲對農產品的全產業鏈進行收購,甚至有些人還鼓吹通過市場化來解決糧食短缺,可能確實錯過了一些機會。我們在農化行業的收購還是最近這幾年才開始多起來,像中化對瑞士先正達的收購,中糧收購荷蘭Nidera ,收購來寶農業這都是近幾年的事。一方面是資本積累不夠,另一方面還有很大的原因是難以形成政治上的保障。最近幾年我們在非洲,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都有進行大量的農業合作,搞土地承包規模化種植,有不錯的效果,但還遠遠達不到可以保障糧食安全的程度。


而反觀美國,每年糧食產量超過5億噸,是世界上僅次於我們的第二大糧食生產國。其中超過1億噸用來出口,是世界第一大糧食出口國,出口占比全球糧食貿易量超過25%。而從耕地面積來看,美國依然還有很大的潛力,但是基於目前的供求關係,他們並沒有全部開發,而是依靠國家強力補貼,對土地進行輪作休耕,保持地力,控制產量。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的進口來源國從上面的圖表里看,可以挑得出就那麼幾個,前十的除了中國自己,印度,印尼,尼日尼亞都是人口大國,養活自己也就差不多勉強還有點富裕,有的也還要依靠進口,能向中國提供大量糧食進口或者有巨大潛力的還是那麼幾個國家:美國,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烏克蘭。而從大豆的種植加工生產運輸整個產業鏈來講,美國和巴西基本上是不可替代的。而從根本上講,除了國家的因素,還要考慮資本的因素,歸根結底,我們的飼料糧,完全離不開美國和美國資本。在今後很長的時間裡,也不可能有別的國家可以替代和分擔。


去年國家一方面把進口大力轉向巴西,一方面制定了新的飼料配方,希望降低飼料中豆粕的使用比例,以減少大豆的消費。但實際上這些調整帶來的實際作用很有限。我覺得在今後最主要的,一方面可以對大家改變飲食習慣加強宣傳和引導,通過增加素食與粗糧來降低肉蛋奶的消費量;另一方面要加強飲食節約觀念教育;還有一方面要對過去地方上環保政策矯枉過正的部分做些修正,允許和鼓勵老百姓自養家禽家畜,因為老百姓自己飼養往往都是剩飯剩菜和陳糧野菜為主,一般都不會用飼料,這也是一種藏肉於民的方式。


很多人會用市場主義來分析糧食問題,我覺得也有一定道理,一般情況下國家間的博弈還不至於用糧食來作為武器,歷史上美蘇冷戰時期蘇聯還大量進口美國糧食,我想美國也不會隨隨便便就對糧食進行斷供,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兩個最近的例子。


一是冷戰期間,蘇聯入侵阿富汗之後,美國是曾聯合盟友發起過糧食禁運的,只是後來被蘇聯化解了。那時候蘇聯的進口量是3000萬噸左右,而現在我們的進口量是一億噸以上,這個數量級別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就大豆一項,現在的生產而言,美國和美國資本高度集中,其協調難度遠低於冷戰時期。


二是在2007-2008年,美國出現嚴重乾旱,糧食減產,導致世界糧食價格暴漲,小麥價格上漲超過一倍,很多糧食出口國發布糧食出口禁令,導致中東北非一些依靠進口糧食的國家食物價格暴漲,供應出現短缺,從而發生騷亂,引發糧食危機。而今後會不會出現自然災害,貿易壟斷性糧商會不會藉機哄抬價格,我們能否承受得住,這是我們要仔細掂量的問題。


也許在國家之間的博弈,直接斷供可能性變小,但是由於某些因素藉機漲價,導致我們的進口成本上升,從而推升肉蛋奶這些基礎食物價格,導致通貨膨脹的可能性肯定還是存在,而且不容忽視。。。。。。。。。。。。最怕的就是惡性通貨膨脹,尤其是石油和糧食價格暴漲帶來的輸入型通脹。所以,在糧食戰爭中,你想的可能是大不了不吃肉也餓不死,但國家層面怕的不一定是你吃不吃肉,怕的是被別人砸鍋的問題。


我們國家在糧食生產上,近幾年幾乎已經是達到了極限,不光是耕地面積有限的問題,華北地區的水資源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現在還在發展海水稻,想把鹽鹼地灘涂都利用起來,但這些都只能保障我們的口糧安全,不能保證我們的飼料糧和肉蛋奶消費安全。如果我們希望將來的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並有可靠的保障,一方面我們必須大幅提高大豆產量,另一方面儘可能多元化大豆進口來源,如果糧食價格劇烈上漲,將帶給我們怎樣的挑戰,是我們最需要關心的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