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畫欣賞:趙孟頫,唐伯虎,鄭板橋 作品選

中外繪畫藝術 發佈 2020-01-19T04:20:43+00:00

趙孟頫,,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2],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


趙孟頫,(1254年10月20日[1] —1322年7月30日[1] ),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2] ,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其父趙與訔曾任南宋戶部侍郎兼知臨安府浙西安撫使。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鉅夫「奉詔搜訪遺逸於江南」,將趙孟頫引見於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讚賞其才貌,兩年後任集賢直學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元貞元年(1295年),回京修《世祖實錄》。鑒於元廷內部矛盾重重,趙孟頫便借病乞歸。累官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名滿天下。至治二年(1322年)卒,年六十九,追贈江浙中書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諡號「文敏」,故稱「趙文敏」。著有《松雪齋文集》等。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元 趙孟頫 將軍狩獵圖

趙孟頫力追晉唐和北宋風貌,其工筆重彩人物鞍馬, 取唐人風範, 法度嚴謹, 風格古樸。此作繪一執弓荷箭蒙古將軍策馬而行,似在狩獵。畫面用線絲絲不苟而氣韻生動,人物、鞍馬分別施以不同色彩,豐富濃郁而又清麗,做到了色不掩筆。用筆精細,色調濃潤,風格清新秀麗。馬的結構除了線條之外,主要運用渲染的方法,繼承了唐代的鞍馬畫風。畫上有鮮于樞題詩一首,書法精絕。

元 趙孟頫 白鸚鵡圖

趙孟頫有著深厚的學養和功力,不僅提出「作畫貴有古意」的主張,並且還把它和「不求形似」的士大夫畫相結合,再融以「師法自然」,就此奠定了元代文人畫的理論基礎。明人王世貞曾說:「文人畫起自東坡,至松雪敞開大門。」這句話基本上客觀地道出了趙孟頫在中國繪畫史上的地位。唐宋繪畫的意趣在於以文學化造境,但元以後的繪畫意趣則更多地體現在書法化的寫意上。而這之間,趙孟頫起到了橋樑作用。元以前的文人畫運動主要表現為理論上的準備,元以後的文人畫以其成功的實踐逐步成為畫壇的主流。而引發這個變化的人物就是趙孟頫。

趙孟頫在人物、山水、花鳥、竹石、馬獸諸畫科皆有成就,並全面實踐他的文人畫主張。其花鳥畫相對較為工細,曾畫過杏花、葵花、秋菊、梅花、鴛鴦、游魚等,但傳世的並不多見。




此圖畫一隻戴勝鳥棲於幽篁之上。戴勝鳥以工筆的手法繪成,勾染結合,局部運用絲毛法。其顏色以淡墨色為主,背部罩以淡赭黃,局部重色的翎毛染以花青。整隻鳥羽毛豐滿,神采奕奕。鳥後的竹枝及竹葉均以雙鉤畫成。用筆密而不亂,工中帶寫;筆法精緻而富有變化,頗見功力。竹枝挺秀繁密,筆筆見力,富有彈性。整幅畫筆法工整細緻,畫風嚴謹細膩,工而不艷,細而不拘,既無南宋花鳥畫的濃艷之弊,又無北宋以來士夫畫逸筆墨戲之陋。趙孟頫在強調文人畫重神情的同時,又擯棄了文人畫忽視形象的遊戲態度,充分展示了其藝術追求。

—————————————————————————————


明· 唐伯虎行書《七言絕句四條屏》


杏花春雨晚晴天.篙檝沖煙放釣船。恰有一壺寒食酒.卻邀同局話新年。吳郡唐寅。

俯看流泉仰看松,泉聲松韻合笙鏞。如何不把瑤琴和,為是今無人姓鍾。唐寅。

翁乎家在水雲居,不弄綸竿便讀書。四海五湖風月好,清高誰是笠蓑漁。吳郡唐寅。

清驢仙客到詩家,會賞臨溪好杏花。山佃馱柴出換酒,鄰翁陪坐自撈蝦。唐寅。


——————————————————————————————————


鄭板橋(1693-1765),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年)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政績顯著,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板橋書七言詩軸

釋文:

日落西南澹有星,暮山紅影數堆青。

故人訪我荒寒寺,苦茗閒談破草亭。

應廬更無官里仆,插花聊借酒家瓶。

贈言落落清如許,直是疏梅老更馨。

小詩奉和藥溪社長兄先生

板橋弟鄭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