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通識回望傳統中國|陳引馳:中國文學的精神世界

中國青年報 發佈 2020-01-02T05:15:39+00:00

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在《三松堂自序》中回憶,他早年在北大哲學系讀書,教「中國哲學史」的老師是從三皇五帝、開天闢地講起,講了一個學期才講到周公。

大約100多年前,胡適在北京大學開設 「中國哲學史」的課程,課程開始時,他直接從西周的周公開始講。這種上課方式讓學生非常驚訝。學生為什麼驚訝呢?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在《三松堂自序》中回憶,他早年在北大哲學系讀書,教「中國哲學史」的老師是從三皇五帝、開天闢地講起,講了一個學期才講到周公。同學們問這位老師:您這樣講哲學史要講到什麼時候?老師回答說,哲學真理說起來就是一句話,要說,一句話也就說完了;如果不說完,就可以永遠說不完。同學們可以想像一下,在那樣的學習氛圍里,胡適突然跳過之前的時代都不講,直接從周公講起,肯定讓學生們目瞪口呆了。大家問理由,胡適就說,西周開始有《詩經》,我們對那個時代有了歷史的了解和歷史的把握,這樣才可以開始講哲學;三皇五帝的時代沒有這樣的歷史文獻,所以沒辦法談哲學。同學們可以看到,胡適的哲學史的課程得依靠《詩經》。《詩經》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儒家經典,也被認為是一部重要的文學典籍。但胡適之所以提到《詩經》,是因為他把《詩經》作為歷史材料來用。這樣,《詩經》同時被奉為文、史、哲的經典。

由於時間有限,我今天要講的「中國文學的精神」,只能簡單講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與我剛才提到的胡適的例子有關,那就是中國文學的現實面向。將中國文學和西方文學比較,西方文學很大程度上是從神、英雄非凡的表現開始的,相比中國最初的文學,它有更多超凡、誇飾的成分。20世紀加拿大著名文學批評家諾思•羅普弗萊用人類學的觀念來談文學,他認為西方文學傳統里,讀者閱讀文學作品時與主人公的關係,從古到今是從仰視、到平視、再到俯視的過程。最開始是神和英雄,19、20世紀以後,我們可以看到文學作品中有很多卑微的小人物。

相較而言,中國文學一開始並非沒有對神的稱頌,但整體而言有很強的現實性,尤其是我們今天還在吟誦的《詩經•國風》,這從剛開始提到的胡適的故事中就可以看到——在「中國哲學史」課上他把《詩經》這部最初的中國文學總集當作歷史史料來看,而不是當作文學來講。這也是一個很常見、悠久的傳統,清代學者章學誠說「六經皆史」,也是把古代的文獻都作為史料來看的。

我們讀到的中國很多詩、文作品——學者認為這構成了中國古代文學的主流——都以個體的時代經驗作為表現對象。以唐詩為例。如果今天有位朋友突然說他要開始做一名詩人,那他是在做一件與眾不同的事情。但是在詩歌創作巔峰的唐代,寫詩是非常日常的、屬於生活經驗的事情。遇友、考試、落第、邂逅,都可以寫一首詩。我們熟讀成誦的很多作品,其實都基於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經驗。一個有意思的例子是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李白是個浪漫的詩人,這首詩里也包含很多誇飾、想像的部分,最後他寫道:「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有非常濃的《楚辭•九歌》的味道。但是接下來他寫道:「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這個夢最終是醒來了。《夢遊天姥吟留別》寫了許多迷離恍惚、超凡、非人間、充滿想像的場景,但是最後李白還是告訴人們——這是在做夢。所以說,他的立場還是現實的。

中國文學的精神,第一要重視的還是面向現實的特點。西方學術界有學者提出,中國文學是非虛構的——這當然有很大的爭議,不能說中國文學沒有虛構的部分,後來的戲劇小說當然有很多虛構,早期詩文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例子,但是絕大部分呈現出很強的現實性。這種情況不需要做太多解釋——因為中國文學和中國傳統中尤其以儒家為主導的觀念、再具體到儒家的文學觀念,有很強的聯繫,它基本上是一種現實的精神。

第二個方面是美善兼備。這與我前面提到的現實精神、文化是聯繫在一起的,中國文學所表現出來的強烈的社會性、倫理性和政治性,這是它的一種基本關懷。大家都知道的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文學觀念中所謂的「興觀群怨」——這四個方面都是孔子提到的——基本都是從人群的關係上來講的,「興」是興起,鼓動大家;「觀」是可以觀察、觀風;「群」是讓大家團結起來。「怨」當然是抒發怨憤,但是怨憤的是誰呢?一個人很難抒發怨憤,抒發怨憤實際上是在群體中抒發,即使你抒發的是個人怨憤,也是在群體的環境中得到疏導的。漢代的儒生說《詩經》的功能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它們都認為文學有社會的和倫理的意義。

「美善兼備」這個概念非常重要。《論語•八佾篇》里就提到,孔子說《韶》樂「盡美矣,又盡善也」,這就是今天「盡善盡美」這個成語的來歷。說《武》樂「盡美矣,未盡善也」,所以《韶》樂是比《武》樂更高的,《韶》是關於堯舜禹的舜,《武》是關於周武王的。為什麼《武》有問題?盡美矣,但未盡善。原因非常簡單,在儒家觀念中,孔子那個時代的認知非常清晰——武王伐紂,雖然是伐無道,但無論如何有虧於上下秩序。所以伯夷、叔齊要阻攔周武王的軍隊,在周推翻商以後,不食周粟而餓死了。司馬遷在《史記》裡面把《伯夷叔齊列傳》列為第一篇,多少也是這樣的一種觀念的呈現。但是舜不一樣,堯、舜、禹三位是完美無缺的古代聖人。簡單地說,中國傳統里美和倫理同時達到頂峰才算完美,這才是極致的美的感動和倫理的實現,如果有衝突,就是一種缺憾。孔子之所以會說《武》「盡美矣,未盡善也」,就是說它在倫理上、在政治秩序上還是有一定問題的。

中國詩人當中,最偉大的詩人當屬杜甫,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看錢鍾書一篇著名的文章,題目是《中國詩與中國畫》,他講到中國畫的最高標準和中國詩的最高標準是不一樣的。中國畫的最高標準是從王維開始的文人畫的傳統,但是中國詩有詩佛、詩仙、詩鬼,其中成就最高的,毫無疑問是詩聖杜甫。杜甫每飯不忘君王、對人間的疾苦有關懷,而他的詩歌藝術也是晚年「漸於詩律細」,成就包孕古今,在倫理和美兩方面都達到完美的境界。

但這其中也有片面的地方,如果對善惡或者說所謂世間價值、世間秩序過度尊重和遵守的話,往往會導致詩人「美」「刺」二元簡單化的姿態。「美」「刺」是漢儒的說法,用來講《詩經》作者的態度,「美」當然就是頌美,「刺」當然有一定的諷義。近代梁啓超曾說漢儒有時候把詩人都當成蜜蜂,總是在刺……這可能導致一個作家的態度簡單化,文學作品也可能類型化、兩極化。最典型的例子,《三國演義》里諸葛亮是智慧的象徵,曹操就是奸雄。比較《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前者的人物更豐富一些,後者的人物就更加類型化。很大程度上,可能因為《水滸傳》表現的是一個江湖,一個邊緣社會,多少和這個社會所制定的價值有距離,它能夠將多元性呈現出來;而《三國演義》努力要呈現一個有秩序的社會,推重正統的觀念,包括忠孝節義等等,所以顯得兩極對立。

第三個方面是多元雅俗。我們今天講的內容很多都與儒家有關,中國文學的主體精神中,儒家當然是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但是我們不能將這種說法簡單化——中國文化傳統、包括文學傳統,本身就是一個多元的傳統,比如儒家有「美善兼備」的觀點,道家、道教的影響也不能忽略。比如說,中國文學傳統中很早就出現且延綿不絕的神仙世界,它超越了現實,在現實世界之上另建造了一個境界,於是便有了所謂的「仙」和「凡」的分離,這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道家、道教的「神仙」觀念,由空間的維度打開了現實世界外的另一個世界。後來,佛教帶來了所謂「三世輪迴」的觀念,在時間的維度上打破了儒家關注此一生的界限。儒家觀念里,孔子講「未知生、焉知死」,他面對的是此一世。中國人當然也會想像過去和未來,但可能都不是他最關注或者給予較多考慮的方面。但是佛教引入後,講「三世輪迴」,講前世、來世,就打破了時間的限制。從這個方面來說,道家與道教、佛教其實拓展了整個中國文學的空間。

我講的多元性,不僅僅是儒、道、釋的參與,還有一個重要維度是「雅與俗」的區別。所謂的世俗,不僅指文學呈現的世俗社會的實際狀況,而是指那種民間性的、代表了一般歷史情感和觀念的方面。世俗文學往往非常有活力,但未必有方向性;它蘊含力量,但是四處橫溢與衝決,是在非常清楚、有自覺傳承意識的大傳統之外的小傳統。小傳統關注的方面與精英傳統不盡相同。我們觀察中國文學傳統時要注意,我們今天所認同的、非常熟悉的古詩文,基本屬於精英傳統,世俗傳統與我們的理解非常不同,需要區別對待與理解。比如《三國》《水滸》,雖然寫的似乎是歷史,但都是歷史的影子,《三國》「七分史實,三分虛構」,但它最重要的部分是其中那些英雄人物。不過,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每個英雄人物都是定型的,是化身——有的是智慧化身、有的是奸雄化身、有的是中庸化身,這個趣味不是歷史的關注,而是對人的關注。《金瓶梅》當然也是市井世情的作品,講的是西門慶之興衰,核心就是「財」和「色」。民間的或者我講的世俗的文學,絕大部分內容實際上不是作者本人創造的,這裡面所包含的價值,既是普通的、也是多元的,總體上褒揚忠孝節義,批判貪財、好色。

第四個方面是虛實相應。雖然前面講中國文學注重現實、強調人間性,但這並不代表它沒有深度的關懷。中國文化非常強調事理的結合,講理不是抽象的講理,而是事中言理、借事表理,事理是相即相容的,在具體文學表達和文學呈現中,在人物故事和整個文學世界中來呈現意義和關懷。

另外我們都愛講主客渾融(心物交融)的取向與情景交融的詩學。很早,老師就教大家理解詩歌的一個套路是:情景交融,意象生動。「情」是主觀的方面, 「景」是呈現出來的文學的圖景或者文學的表現——所以,寄寓了情意的物象(「意象」)或者物象的世界(「意境」),是詩歌中非常重要的表現方面。中國小說也是這樣,中國小說很少脫離人物的具體言行、抽象地挖掘人物內心或思想活動,這都是同樣的傳統脈絡。

比如這首大家都耳熟能詳、我也非常喜歡的陶淵明的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我想,唐代詩人看到陶淵明這首詩,可能會認為最後一句詩是蛇足,「此中有真意」——詩句告訴我們這裡面有意思,但又說不出來,或者不想說出來,這不是廢話嗎?可能後來唐人就不這樣想了——詩里表現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自我形象,表現了「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那樣的黃昏時分、倦鳥知歸的景象,已經包含了「此中真意」。雖然陶淵明最後又加了這兩句詩,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意思也已經包含在其中了。其中基本的意思很簡單:在中古很多詩歌里,鳥是一種自然、自由的象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鳥按照自然節律行動;陶淵明自己則是「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他和鳥的節奏是一樣的——通過寫鳥的節律、自己的生活,表現了他與自然的感應、與環境的感應,他自己的情、意都已經在詩中表達出來了,這種結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虛-實關係、主-客關係、意-象關係或者情-景關係,相關的兩者之間的對應,形成了它們相互間的一個同構關係,它們基本都是在這樣的「虛-實」結構中展開的。

前面我提到中國精神傳統的多元性,儒家更強調實的方面,在道家的視野中,更突顯文學不僅是實的,還有蹈虛的一面,以實映虛,以虛馭實,比如繪畫中的「留白」、音樂中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文學理論中的「虛靜」說等等。當一個作家進行創作的時候,要寧靜自己的心神,要把自己掏空,然後才能夠表現。蘇軾有一句詩說:「靜故了群動,空固納萬有。」只有空,才能把所有的都表達出來。這是中國比較特別的說法,實際上也是一種虛實結合。從詩人的創作過程到文學作品的表現都強調這樣一種關係。

第五個方面是中和之美。總體來說,中國人是平和的,追求中和之美。錢鍾書在《中國詩與中國畫》里提到,西方評論家認為「中國古詩抒情,從不明說,全憑暗示,不激動,不狂熱,很少詞藻、形容詞和比喻。」又說,我們自己覺得中國詩色彩斑斕、五光十色,但外國人看中國詩都很灰黯,就像暗夜看貓或貓看世界(貓是色盲),都是灰色。中國文學講求「哀而不傷,樂而不淫」,情感上強調的是「要發乎情、止乎禮義」。文學不能沒有感情,但是任憑感情的發泄或者盡情舒展,其實不是中國文學所認為的好的方面。

最後一個方面是賡續傳統。中國文學對於傳統高度尊重。中國的文人一再回到古典中去尋找靈感,從文學的構思、想像,到精神的源頭、開拓的支持,以復古為旗幟的文學運動歷來未曾斷絕。簡單舉一個例子,《詩經》是第一部文學總集,歷來特別受到重視。第一篇《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還有《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請大家注意詩句中提到的「水」,「水」是非常有意思的存在,在很多古詩里都是阻隔的象徵。漢代古詩《迢迢牽牛星》講的天上即後來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裡指的不是地上的隔膜,而是天河的隔膜。宋代李之儀也有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詞里說:「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一江水。」這裡的「水」也是一種間隔,長江從空間上把我們間隔開來,但是在間隔當中又有一種貫通,「共飲一江水」。可以看到,這是中國文學裡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傳統——「水」在文學中的表現,水對情感的隔礙與溝通。

古代很多形容方式和修辭一直延續到今天的語言中,「楊柳依依」就是出自《詩經》。中國成語非常多,這是為什麼呢?成語也是一種文學延展的方式,是一種對傳統的尊重的表現。此外還有典故。讀古典作品典故也許是最麻煩的一件事情,需要具備有相應知識和了解。

「推重傳統」成為中國文學非常重要的特徵,甚至形成了中國文學中很重要的一種模式,即關於文學史逐漸下落的一種觀照模式。就像魯迅在《阿Q正傳》里提到「九斤老太」的事情,「一代不如一代」,最好的是《詩經》《楚辭》的時代,漢魏古詩其次,之後是唐詩。宋人經常講宋代是不行的,如果要寫好詩,要把盛唐那幾家詩好好讀一讀,不斷回到傳統當中去。從詩、騷到漢魏古詩,一直到唐詩、宋詞,變成一個逐層下降的詩歌歷程。當然,在這裡我們不是評判這一觀念的對或錯,而是說這樣一種觀照和理解模式,實際上是對傳統持續關注的結果,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一種對於歷史進程的負面的認知角度。

我前面提到,中國文學復古傳統未曾斷絕。比如韓愈、柳宗元發起「古文運動」時,就說古文是好的,晚期、近代的都不好。他們這個方式用過去的講法是「遠交近攻」,隔著遠的都是朋友,時代相近的都是要打倒的對象。其實直到現代也還是這樣,胡適等人開始「白話運動」時,提到要復古,但是他們視野更寬廣,不是要復韓愈、柳宗元之古,而是學歐洲近代的復古——文藝復興時代,但丁、彼特拉克採用義大利的方言、而不是拉丁文進行創作。中國文學的復古傳統,即使是創新,也以復古為目標和途徑,這也成為一種延續到今天的基本範式。這也需要我們進行反思:一方面是客觀平情地了解這種範式,另一方面是分析它的利弊得失。

本文源自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閱讀更多精彩資訊,請下載中國青年報客戶端(http://app.cyol.com)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