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中)——于謙力挽狂瀾為何被英宗朱祁鎮處死

蘇老師歷史小課堂 發佈 2020-01-02T06:04:19+00:00

土木堡之變英宗朱祁鎮被俘,于謙與群臣力勸孫太后京師另立朱祁鈺為皇帝。同時于謙調遣軍隊,激勵百姓,固守京師。 51歲的于謙身披甲冑親赴軍中督戰,也先挾英宗直抵北京城下,原本以為明軍不堪一擊,北京朝夕可下,沒想到眼前的明軍與在土木堡被自己輕易擊潰的明軍迥然不同,銳氣大為受挫。


土木堡之變英宗朱祁鎮被俘,于謙與群臣力勸孫太后京師另立朱祁鈺為皇帝。同時于謙調遣軍隊,激勵百姓,固守京師。 51歲的于謙身披甲冑親赴軍中督戰,也先挾英宗直抵北京城下,原本以為明軍不堪一擊,北京朝夕可下,沒想到眼前的明軍與在土木堡被自己輕易擊潰的明軍迥然不同,銳氣大為受挫。于謙誘敵深入,在數萬瓦剌騎兵追至之時,命神機營火炮、火銃齊發,同時伏兵四起,前後夾擊,大敗瓦剌軍。


「北京保衛戰」明軍面對危局,迅速備戰,軍民互相配合,依託堅固城防,積極殲敵於城外,確保了京師安全,避免了宋朝南渡悲劇的再次發生,也粉碎了也先圖謀中原的企圖,此後蒙古很難再次組織起大規模的武力入侵行動,因此有學者稱「于謙為明朝續命200年」,于謙力挽狂瀾因此也被稱為「救時宰相」,《明史》評價他:「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于謙是明英宗(朱祁鎮)與明代宗(朱祁鈺)兩朝的功臣,最終被復辟的明英宗處死而未得善終,當然這一結果與其迎立新君有關,這也是歷史的迷人之處,讓後人看盡人性,正義與良知有時背道而馳,這一切都與決斷者所處的位置和利益有關。明英宗朱祁鎮還是一個有良知的人,他知道殺于謙是一個陰謀,所以他還有些猶豫,說:「謙實有功。」但徐有貞一句話最終決定了于謙的命運「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看起來「社稷為重君為輕」適用於臣而非君。

縱觀于謙一生,其力排眾議,堅決拒降,已忠心義烈,然其在皇帝被俘未死之時,提出另立新君更是非常人之舉,他權衡利弊,認為瓦喇是明火執仗的政治訛詐,如果投降,北京不保,國破家亡,明英宗自然難逃一死;如果另立新君,瓦喇便失去了談判的籌碼,明英宗自然安全。群臣唯唯諾諾。


京師安穩之時,于謙完全不顧自身安危,勸說明代宗朱祁鈺:如今帝位已穩,可迎先帝回朝,無礙。明代宗聽其勸說,迎英宗回朝,軟禁別院。一個國家,兩個活著的皇帝,歷史的輪迴何其相似,正如宋朝的「靖康之變」,趙構是不希望岳飛抗金迎歡微、欽二帝的,岳飛的結局大家是看到的。

于謙之悲在於其成為權力之爭的犧牲品?在於弟弟對權力痴迷但沒有殺哥哥?在於哥哥隱忍負重複辟成功?在於弟弟沒有活過哥哥?也許,于謙根本不屑考慮這些問之題,大丈夫死即死矣,何懼之有!後人感嘆國家能有如此忠臣,只可惜「社稷為重君為輕」是理想治世,只是生不逢時。家無餘財、慷慨赴死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於公忠心為國一生最好的詮釋,因為他愛的是國,而不是皇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