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紅蛋白總是居高不下,到底哪裡出了錯?

北京中醫醫院 發佈 2020-01-02T06:20:13+00:00

拿到複查的化驗單,劉大媽卻皺起了眉頭,空腹血糖正常,但糖化血紅蛋白不達標,血糖控制不理想。③控制進餐速度, 細嚼慢咽,調整進餐順序。

劉大媽一年前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經過治療,制定了個體化的降糖方案,醫生叮囑要定期監測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HbA1C)。拿到複查的化驗單,劉大媽卻皺起了眉頭,空腹血糖正常,但糖化血紅蛋白不達標,血糖控制不理想。可能不少糖尿病患者也遇到過這樣的困惑,糖化血紅蛋白總是居高不下,到底哪裡出了錯?


糖化血紅蛋白反映患者近期2-3月內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臨床評價糖尿病控制情況的金指標,受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的共同影響,控制空腹血糖的前提下,良好的餐後血糖可以降低HbA1C。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是合理控制餐後血糖的重要措施。六字金句「管住嘴,邁開腿」在餐後血糖的管理中同樣適用。

「管住嘴」:飲食與餐後血糖


「管住嘴」並非簡單的控制飲食攝入量,餐後血糖與飲食習慣關係密切,包括進食量、食用的食物種類以及進食次數等諸多因素。科學控制餐後血糖,飲食上要注意以下方面:

飲食規律,進餐定時定量。糖尿病患者應制定個體化的能量和營養素的攝入量,再結合自身病情、運動、飲食習慣等,合理安排餐次和每餐進食量。

食物粗細搭配,種類多樣,選擇低GI食物。粗糧是相對於人們日常吃的精米精面等細糧而言的,其富含膳食纖維,可延緩葡萄糖在腸道的吸收,降低餐後血糖。

控制進餐速度, 細嚼慢咽,調整進餐順序。以大米為例,研究顯示,食用大米後的血糖變化,與咀嚼次數呈正相關, 與進餐時間呈負相關。按照蔬菜-肉類-主食的順序進餐,可降低餐後血糖波動。長期堅持,還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餐後血糖及HbA1c水平顯著降低。

「吃干不吃稀」,減少食用多次加工的食物。稀粥、爛麵條或隔餐飯,食物軟爛易吸收,食用後使餐後血糖升高明顯;餛飩、餃子等帶餡食品以及反覆加工的食物,與軟爛食物類似,也容易使餐後血糖升高。

「邁開腿」:運動與餐後血糖


餐後適量運動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減少心血管危險因素,減輕體重,提升幸福感。相關研究顯示,規律運動8周以上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HbA1C。餐後運動也有技巧,2型糖尿病患者運動時應遵守以下原則:

運動時間要適宜。飯後1小時左右開始運動,空腹時不運動。每周3-5次,每次30-60min,每周≥150min。

運動強度要適量。建議進行中等強度的運動,即運動時略用力,心跳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運動,可根據自身感覺來掌握,做到周身發熱、微微汗出,避免短時間較劇烈運動或能引起明顯興奮的運動。

運動方式可多樣。糖尿病患者可以根據自身年齡、身體情況、愛好和環境條件等選擇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中等強度的運動包括:快走、打太極拳、騎車、桌球、羽毛球和高爾夫球。較大強度的運動包括快節奏舞蹈、有氧健身操、慢跑、游泳、騎車上坡、足球、籃球等。

規律運動,持之以恆。運動應該循序漸進,從小運動量開始逐漸增加,持之以恆。

專業指導,監測血糖。運動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進行,運動前對心肺功能和運動功能進行醫學評估。運動前後要加強血糖監測,運動量大或激烈運動時應建議患者臨時調整飲食及藥物治療方案,避免發生低血糖。

運動並非適合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對於空腹血糖值>16.7mmol/L,反覆低血糖或血糖波動較大,有急性代謝併發症,合併急性感染,嚴重的視網膜病變,嚴重腎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等情況的患者禁忌運動,可待病情穩定後逐步恢復運動。

 此外,科學控制餐後血糖,除了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預,藥物治療也很重要,規律服藥,定期複查,血糖控制不佳時要及時就診調整降糖方案。

(營養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