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翽創辦西北大學

隨心所欲雲起時 發佈 2020-01-02T09:34:52+00:00

作為辛亥革命後陝西省第一任督軍,張鳳翽大概不會想到,在將近百年後,他的名字屢屢被人提及,並非因為自己那曾叱吒風雲的歷史,而是因為自己曾經力主創辦的一所大學。

歷史總是那麼令人難以捉摸,誰也無法預知歲月的長河會在哪一個轉彎處給世人帶來驚喜。作為辛亥革命後陝西省第一任督軍,張鳳翽大概不會想到,在將近百年後,他的名字屢屢被人提及,並非因為自己那曾叱吒風雲的歷史,而是因為自己曾經力主創辦的一所大學。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10月22日,錢鼎、張鍅等同盟會會員公推張鳳翽為首領,領導了西安起義。次日,西安城光復。11月22日,武昌中華民國軍政府任命張鳳翽為中華民國軍政府秦省都督,12月9日改稱中華民國秦軍政分府大都督。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已經一步步淪為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國家,民不聊生、餓殍遍地是當時中國社會最逼真的寫照。辛亥革命的隆隆炮聲敲響了清王朝的喪鐘,帶給了國人新的生機和希望,中國社會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剛屆而立之年就執掌了一省的軍政大權,張鳳翽自然躊躇滿志,想要開創一番前無古人、足以彪炳千秋的偉業。但是,年輕的都督環視這曾經的漢唐勝地,心裡明鏡樣清楚,連年的戰亂和災荒讓陝西失卻了昔日的昌盛和繁華,長安城當年的風光早已不再。文化落後、交通閉塞、百業凋敝,是陝西的嚴酷現實。就說眼前的西安城,也是城牆破敗殘缺、街市狹窄混亂、百姓生活困頓……陝西乃至整個西北地區的經濟文化建設,無疑落後於東南諸省。

身為一省大都督,張鳳翽絕非一介武夫。其為人頗有氣度,又有膽識。早年他曾留學日本,是陝西省首批官費留學生。因為喝過東洋的墨水,接受過新式的教育,張鳳翽充分認識到培養人才的重要性。

在西安起義爆發後5天,即10月27日,張鳳翽就以秦隴復漢軍大統領的名義將司令部移駐陝西高等學堂,召開大會,宣布成立「秦隴復漢軍政府」。 高等學堂的不少師生也投身革命。學堂兵學教習宋元愷還親自前往兵裝局,將彈藥發給學生。新政府成立後,陝西大學堂的一些畢業生擔任了重要職務。其中,崔雲松任財政部長(後任都督府秘書長)、郗朝俊任副部長、曹澍任教育部長、錢鴻鈞為司法部副部長、宋元愷任外交部部長。「政體改良而後,無論立法、行政,非有高等學識者斷難勝任而愉快。」張鳳翽明白,這些新式教育培養的人才,在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日後更是一支重要的建設力量。

「自統一政府成立之而後,服務中央者,西鄙之人,乃落落如晨星,非勇於破壞,不懈於建設,人才難得,無可如何,不得不諉卸於東南諸賢,使之獨任之艱巨,國民責任之謂何,無以對國家,尤無以對東南諸省。」張鳳翽關注的不僅僅陝西一省的建設,而是遼闊的西北地區的發展,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安危和繁盛。他一再發問:「西北不競,豈國之福?」

西北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青年外出求學,路途遙遠,多有不便;艱苦的環境又阻擋了外省人士前來的腳步。對此,張鳳翽憂心忡忡:「西北閉塞日久,若不早為培植,恐愈趨愈下,將來文武法官之考試,西北必少合格人才。」 得到優秀人才的唯一途徑,只有興辦教育。

新式教育當時在中國起步不久,在大西北更沒有一所真正意義上的高等學府。甚至新疆以一省之大,連一所中學也不具備。在陝西,雖然有陝西高等學校(由陝西高等學堂改稱)、關中政法大學(原陝西法政學堂)、三秦公學等幾所學校,但是這也顯然無法滿足辛亥革命後西北建設所需要的大量人才。

「交通便利之省分,設立大學尚可暫行緩圖,若西北則地方如此遼闊,關係如此重大,人才如此缺乏,內觀外顧,憂心如焚,急起直追,猶虞不及。」雖然軍政要務纏身,面對百廢待興、各行各業都急需籌劃、建設的局面,張鳳翽仍然把相當的精力和心血投注在教育上。

1912年3月,在張鳳翽的極力主張下,陝西高等學校、關中法政大學、原陝西農業學堂、原陝西實業學堂、原陝西客籍學堂幾所學校經過重組,於當年創設了西北大學。「西北大學」四個字第一次出現在中國近現代教育歷史的舞台上。

「西北大學」這四個字折射了辦學者的西北情結。籌備之初,學校曾擬定名為「關中大學」,後改為「西北大學」,這一更改,賦予了這所學校領導西北文化建設的光榮使命,更展示了學校建設西北,振興中華的宏大情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