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陽明的「心即理」?

王陽明心學智慧 發佈 2020-01-02T09:43:38+00:00

|01王陽明的生平背景明成化八年,王陽明出生在浙江餘姚的一個官宦之家,他的父親王華在他9歲的時候中了狀元,在京城做官,後來做到南京吏部尚書。17歲時,王陽明和江西省布政司參議諸養和的女兒成親。用現在話說,王陽明的父輩都是省部級官員,他自幼聰明過人,按正常來說,王陽明讀書走仕途,應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王陽明

陽明心學包含3大理念,其中最難理解的就是「心即理」,如果弄懂了「心即理」就把握住了陽明心學的精髓。

當然水有源樹有根,任何一種哲學思想都不是憑空產生的,王陽明的「心即理」也是一樣。其實從孔孟開始,就對「心」特別重視,比如說,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一篇中就提到了「本心」,意思是人的「天性」。「心即理」這個提法也不是王陽明第一個提出來的,在他前面,南宋有個叫陸九淵的人,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心即理」這個概念。王陽明是繼承了和發展了陸九淵的「心即理」,創立了陽明心學。

我們常說,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所以說,想要徹底理解王陽明的「心即理」,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他生活的那個時代。

|01王陽明的生平背景

明成化八年(1472年),王陽明出生在浙江餘姚的一個官宦之家,他的父親王華在他9歲的時候中了狀元,在京城做官,後來做到南京吏部尚書。17歲時,王陽明和江西省布政司參議諸養和的女兒成親。用現在話說,王陽明的父輩都是省部級官員,他自幼聰明過人,按正常來說,王陽明讀書走仕途,應該說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可是王陽明不喜歡讀書,因為當時科舉制度,讀的都是朱熹的那套東西,王陽明覺得沒意思。他喜歡當俠客,喜歡騎馬射箭,喜歡作詩作賦,還喜歡研究佛教和道教。因為他認為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當官,而是「做聖人」。

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是一個開明的有識之士。他沒有限制王陽明的各種愛好,而是讓王陽明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後來王陽明因為幫戴銑求情,被劉瑾迫害差點丟掉性命時,王華不但沒有悲痛,反而欣慰大笑,認為王陽明做得對。在這樣的家庭長大,是王陽明後來敢於質疑和挑戰朱子學,開創陽明心學的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是當時明朝朱子學、陸九淵的心學、佛教、道教都很流行,雖然官方沿用朱子學作為科考的教材,但是並不像漢武帝時期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並不排斥其他學說和宗教,所以很多官員、文人墨客都熱心於佛教、道教修行。這種百家爭鳴的學術背景也是陽明心學產生的一個條件。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明朝內憂外患,正在逐漸走向衰敗。老皇帝年老昏庸,執政不利,國內盜匪猖獗,叛亂不斷,邊境時常遭到外族入侵,官軍節節敗退。這更讓王陽明覺得朱子學有很多弊端:推崇朱子學,國家都淪落到這個樣子了,不能再死抱著朱子學了,應該有新的更好的學說來取代。

我們認為,陽明心學是實踐的哲學,這個學說的創立和王陽明的經歷密不可分。首先是他思想轉變的經歷,三十一歲之後,王陽明意識到佛教和道教有不足之處,所以他轉變思想篤信儒學。其次是三十五歲那年,因為替戴銑求情入獄,後來被貶謫到貴州龍場。就在這裡,他經歷了「龍場頓悟」,悟出 「心即理」,並提出「知行合一」說。此外,王陽明的仕途經歷也是他不斷探索和驗證「心即理」的過程,他三十九歲出任廬陵知縣,然後做過南贛巡撫、南京兵部尚書等。在這期間,他先平定了南方的叛亂,四十八歲時又平定了寧王叛亂。四十九歲時創立「致良知」說,最終成為一代大儒。

|02對朱子學的質疑

朱子學就是朱熹的學說,朱熹是南宋理學家,他的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官方哲學。他的《四書章句集注》是官方指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標準。

朱熹認為「理」在「物」中,如果要得到「理」,需要「格物致知」。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天地萬物都包含著「理」,求理需要和天地萬物「格鬥」,才能找到其中的「理」。

王陽明曾經也是按照朱熹的說法去求理,他日夜盯著竹子看,希望把竹子「鬥敗」,從中得到至理。7天之後王陽明病倒了,由此他也對朱熹的觀點產生了質疑:格竹子都這麼難,如果按朱熹的說法,今天格一物,明天格一物,最後才能「格物窮理」,那恐怕一輩子也格不完,當然也無法得到「理」了。因此他認為朱熹的觀點不正確,開始探尋其他學說。

這時,他關注到了理學的另一分支——心學,是由南宋的陸九淵最早提出來的,核心思想就是「心即理」。

陸九淵說:「人心至靈﹐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他認為「心」和「理」都是老天給的﹐是永恆不變的,學習的目的就是要「盡此心﹐窮此理。」

|03 王陽明的「心即理」

王陽明通過研究,發現陸九淵這個心學比朱熹的好,他就越發喜歡,一方面不斷學習,一方面在實踐中驗證,最後,王陽明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心學體系,並對「心即理」有了新的理解。

王陽明認為「心」是身的主宰,「理」是「心」的本體,從「心」中發出來的東西叫做「意」,「意」所存留的地方就是物,天下萬物都不在「心」的外面,而且「心」和「理」是合二為一,不可分離的。

王陽明在龍場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聖人之道原來以為只是一種存在,原來一直就在每個人的心中,修行的目的就是去發現它。如果你發現了它並讓它顯現出來,你就是聖人。王陽明還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事」,這比陸九淵的「心外無理」更進了一步。到了明朝中期以後,「心學」幾乎取代了朱子學,成為當時的主流學說。

|04山中花開

什麼叫「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我們一起來看山中花開的故事。

故事出自《傳習錄》下卷《錢德洪錄》。

說王陽明喜歡在遊山玩水中陶冶情操、尋找靈感。弟子們自然願意陪著老師一起遊覽,在欣賞美景的同時談論學問,向老師請教。

有一天,王陽明和幾個弟子一起到會稽山遊玩。會稽山上風景秀麗,大家興致很高。到了南鎮這個地方,看到映山紅正在盛花期,開得特別艷麗,不由得停下來欣賞讚嘆。

這時,一個弟子問王陽明:「先生經常說無心外之物,可那山崖上的花,開在那裡,只是在山中自開自落。」這個弟子的言下之意是什麼呢?言下之意就是在質疑「心外無物」,花在山中自開自落,明明在我的心外,怎麼會在我的心內了呢?

這個故事之所以有名,我想一來是因為王陽明的名氣,另外就是故事本身的畫面感和趣味性,還有就是,弟子用開得正艷的映山紅提問,非常巧妙、生動,又很有意境。

然而這還沒完,更為美妙的是王陽明接下來的回答:「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則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意思是說,你沒有來看這個花的時候,這個山中的花和你的心同歸於寂。當你來看這個花的時候,花在你的心中便一時明白起來,所以你就可以知道:這個花其實不在你的心外。

這就是「山中花開」的故事,問得巧,答得妙,詩情畫意,妙到毫巔。

|05「心即理」的未來發展

從明末開始,王陽明的心學開始式微,新興起的東林學派成為主流,代表人物是顧憲成和高攀龍。他們引儒入禪,恢復了程朱理學,並一直延續到清朝。

從全球的範圍來看,以物理學為基礎的世界觀發生了兩次範式轉變,先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取代了牛頓的經典力學理論,現在量子理論提出「心物一元論」取代了唯物論。二十一世紀科學的發展,正在探索「心決定物」的研究高潮,這樣看來,王陽明的「心即理」,應該有重新登上歷史舞台,成為這個時代的濟世哲學,才能拯救這個技術理性過度膨脹的時代文化。就像陳寅恪先生說的:「華夏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後漸衰微,終必復振。」

作者:李向金,管理顧問,陽明心學研究者和實踐者,三力方程式(人生成功=心力X毅力X能力)創始人,通過諮詢、教練和培訓,為組織和個人提供心力提升服務,助力更多人成長。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