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鄭和下西洋事件,新看鄭和的宗教信仰,以及在航海中起到的作用

無韻之離騷 發佈 2020-01-07T10:48:27+00:00

鄭和下西洋這一事件,從我們小時就或多或少的有過些許理解,雖然年幼時的我們尚且不懂出使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但是無疑都對英雄鄭和產生了崇拜之心和仰慕之情。鄭和下西洋這一事件不僅是中國航海史上的一次壯舉,還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勇於拼搏、不懼磨難,敢為天下先的傳統精神。



鄭和下西洋這一事件,從我們小時就或多或少的有過些許理解,雖然年幼時的我們尚且不懂出使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但是無疑都對英雄鄭和產生了崇拜之心和仰慕之情。



鄭和下西洋這一事件不僅是中國航海史上的一次壯舉,還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勇於拼搏、不懼磨難,敢為天下先的傳統精神。

鄭和一生中成功地出使西洋七次,緊密地聯繫了我國同世界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的交流與貿易往來, 增進了我國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這一做法與我國現如今仍在秉承的國策也是相吻合的。

然而鄭和下西洋的活動又是與宗教活動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從出海前的每一次祭典活動,到出海平安歸來後的感謝神靈庇佑的活動,都是極為的虔誠且隆重。

下文我們就聊聊鄭和下西洋這一事件和鄭和本人宗教信仰之間的聯繫;各位看官不妨置上一杯酒、或一盞茶,且看筆者對這件事的看法。

鄭和信仰伊斯蘭教

鄭和信仰伊斯蘭教,這與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鄭和原本姓馬,是雲南昆陽人,回族。

據《鄭和家世資料》記載:故公字哈只,姓馬氏,世為雲南昆陽州人;祖顏,祖妣馬氏;父哈只,母溫氏。

鄭和的祖父和父親都親自到過天方(今麥加),所以都被尊稱為「馬哈只」伊斯蘭教徒以朝見「天方」(麥加)為榮,凡到「天方」朝見到教主者,即尊稱為「哈只」。



因此到伊斯蘭教的發源地「天方」去朝聖,並得到「哈只」的稱號,就成為了鄭和終身追求的目標和理想;因此伊斯蘭教也就成為了鄭和終身信仰的聖教,也是鄭和之後完成遠赴西洋任務的精神支柱。

明成祖為了「臨御天下、宣揚國威」,決定任命鄭和為下西洋的正使,由他率領龐大的船隊下西洋,之所以選定鄭和為使團的領導人物,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鄭和下西洋所到的四十四個國家與地區中,崇奉伊斯蘭教的就達二十三個國家,其餘一些則是崇奉佛教的國家。

伊斯蘭教從公元七世紀起就向世界各國謀求擴展,並傳播到中國來;他們中的許多教徒都有豐富的航海經驗,宋末提舉泉州市舶使蒲壽庚之侄蒲和日,就因為熟知海外事,又熱心奉行伊斯蘭教,因此得以隨鄭和「奉詔敕往西域」的第七次下西洋。

穆罕默德門徒、阿拉伯人三賢、四賢曾在公元618年-626年期間來泉州傳播伊斯蘭教,他們死後葬在了泉州的靈山,被稱為伊斯蘭聖墓。



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鄭和在接到皇帝第五次出使西洋的命令之後,專門來到泉州靈山伊斯蘭聖墓上香祭祀。

隨行人員蒲和日立碑刻石記錄了這件事:欽差總兵太監鄭和前往西洋魯謨廝等國公幹,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於此行香,望聖靈庇佑,鎮撫蒲和日記立。

從這裡我們就可以得出,鄭和行香的目的是為了「望伊斯蘭教聖靈庇佑」,從而完成新的海上西洋旅程。

這種對伊斯蘭教的信仰,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對鄭和使團成員們增加了戰勝海上風險的勇氣,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鄭和及其隨行的人員中的穆斯林,既信奉伊斯蘭教,又精通於阿拉伯國家的語言和文字,在出使到這些國家時,就可以避免因為語言及文字不通發生的誤會和衝突,並且還可以因為相同的宗教信仰從而獲得這些國家政權的信任。



據《端古勞》記載:公元一四三零年,三寶太監(三寶即鄭和小名或是皇帝賞賜名號)已經成功地在爪哇奠下宣揚回教的基礎,並在杜板、巨港等地區建立了華人回教徒社區。

鄭和對伊斯蘭教的執著,以及他在出使西洋的過程中對伊斯蘭教思想的廣泛傳播,使他訪問亞洲穆斯林國家獲得成功,特別是對發展中國與阿拉伯伊斯蘭教國家的友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鄭和崇信佛教

鄭和不僅尊崇伊斯蘭教,同時他還崇信佛教,這一宗教信仰也與他的身世有著深刻的淵源,11歲的鄭和就在明政府圍剿元朝餘孽的戰爭中被俘虜,隨後遭到閹割。

鄭和遭到閹割以後,在明軍隊中做起了秀童,多年輾轉各地,直至19歲時才被挑到北京的燕王府,來到了當時還為燕王的朱棣身邊。

並且逐漸得到朱棣的信任;在「靖難之役」時,鄭和在燕王朱棣的上位活動中立下了功勞,被成為皇帝的朱棣提拔成內宮監太監。



自幼在宮中的生活,使得鄭和從少年時代起,就深受內宮崇奉佛教的薰陶,特別是以他太監的身份,肉體和精神上所受的創傷,使他只能從宗教上尋找依託。

他雖然一生沒有削髮為僧,但他受過菩薩戒,還被授予法名:速南叻釋。寓意福吉祥,這也說明了鄭和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

永樂元年,鄭和自掏腰包令工部印刷佛教《摩利支天經》,並且在《伏婆塞戒經》中又自稱為:大明國奉佛信官太監鄭和,法名速南叻釋,即福吉祥。

鄭和第二次下西洋時,在永樂七年二月曾布施金銀供器等於錫蘭山國佛寺,並刊立石碑以記其事,主要是頌揚佛世尊的功德,陳敘了大明皇帝祈求佛祖保佑的心愿。



據《施印大藏經發願文》記載,鄭和認為自己屢次下西洋都能獲得成功的原因,是因為他虔誠的信奉佛教,從而得到了佛主的保佑。

原文:凡奉命於四方,經涉海洋,常叼恩於三寶(這裡所說的「三寶」,乃佛家之語,佛教以佛、潔、僧為三寶)。

自永樂五年到宣德五年,鄭和施捨給福建南山、雲南五華寺、鎮江金山禪寺以及北京皇后寺等名寺的大藏尊經共計一十藏。

鄭和第—次下西洋時行至錫蘭,曾勸國王阿烈苦奈兒要信奉正統佛教,遠離歪門邪道;鄭和第二次下西洋再次行至錫蘭時,還專門到立佛寺廟布施,供奉金銀絲帛,並立碑紀念。



可以說鄭和除了自己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外,還積極利用自己的信仰從事外交活動,當他發現有的國家崇祀不宜信奉的信仰時,就力勸他們放棄舊時的信仰,接受佛家的教義,敬崇佛祖釋迦牟尼,藉以統一各小國的思想,增進國家的穩定,以維護上邦大國與藩屬之國間的關係。

此外對於佛教國家來說尊重他們的信仰本身,就具有極大的感召力,鄭和通過獻香奉禮的佛事活動,無疑更增進了這些佛教國家對明朝的崇拜和敬重,加強了明朝與這些國家的友好往來。

鄭和信奉道教

鄭和同樣也信奉道教,尤其是對天妃的敬仰,對他的航海事業,還具有一種特殊的意義。

天妃之神,從宋代起就成為中國航海者唯一信奉的海神,天妃又被稱作天后;宋代以後,經過各朝累加封號,至鄭和下西洋時,已敕封其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之神。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每次出發之前,都要禱告海神天妃,祈求平安;鄭和使團撰寫的《婁東劉家港天妃宮石刻通番事跡碑》和《天妃之神靈應記》, 就是鄭和使團信奉、祭祀道家天妃的記錄

永樂元年差太監鄭和等往暹羅國,在廣州臨近海域時遭遇到海上足以翻船的強風浪,於是鄭和與隨行以及船員為了平安,一起紛紛海神天妃,據《天妃之神靈應記》記載:

和奉使出使外邦,忽風濤危險,身固不足惜,恐無以報天子,且數百人之命,懸於呼吸,望神妃救之......奉旨遣官整理祠廟。

鄭和曾次修建天妃宮,甚至於親自督建過天妃宮,在福建的泉州、惠安、郡武等地的天妃宮,在永樂年間都進行過修葺,並且還留下了鄭和及所屬船員的足跡。

天妃海神,原屬道教所崇奉膜拜的虛無飄渺,奇異紛繁的神仙世界裡的一個女神,由於道教最初產生於民間,道教的神話傳說被民間百姓熟知,無所不有神,無事不由神掌管的思想深入人心。



再加上沿海的船員、舵手也都十分信奉天妃,每次出海前都要禱告天妃祈求保佑;本來這種多神教與鄭和信奉的伊斯蘭教的教義「唯一真主」是違背的。

但是鄭和作為出使的統帥,為了順應人心、籠絡三軍,才不得不信奉天妃女神的靈應,也只有這樣才有利於眾人齊心完成下西洋的使命,但是鄭和並非是真心信奉道教。

結語

伊斯蘭教、佛教、道教,是中國歷史上最為主流的三大宗教,由於古時人們對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弱,在自然災害面前,人類的力量渺小無疑,平民百姓能做的就是祈禱神靈庇佑,以求安定祥和。

又因為海洋航行,海洋的力量不可抗拒,當危險出現時,眾人心中必定會出現慌亂,使其出使航行之心發生動搖,而有信仰可以使人堅定航海信念,所以鄭和的每一次出使西洋,都要帶著大量的伊斯蘭教、佛教和道教徒。



從上文我們可以得知,鄭和對宗教的信仰既有自願的信仰,也有出自為航海目的服務的信仰;這些宗教信仰,為他航海事業上的成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所以鄭和既尊崇穆罕默德、又尊崇釋迦牟尼和天妃,在海航大西洋的前提下,將三種宗教信仰集於一身,形成了鄭和多神合一的宗教信仰。

正式這樣的宗教信仰,促使了鄭和在中國航海史乃至世界航海史上取得輝煌成就,也促進了明王朝與世界各國之間的和平友好共處。

本文由@無韻之離騷原創,感謝大家的閱讀。

參考文獻:《佛教抑或伊斯蘭教?——也論鄭和的宗教信仰》——何孝榮

《從明代鄭和《發心愿》泥金寫經論鄭和宗教信仰的特殊性》——鄭寬濤

《鄭和下西洋與鄭和的宗教觀》——閆明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