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文物背後的文化基因

大眾日報 發佈 2020-01-07T10:55:06+00:00

□ 本報記者 孟一 姜國樂 兩根繩、數片竹,穿針引線成古書。2019年12月27日晚,15名小參觀者走進孔子博物館,共同體驗了「穿竹簡 知勤勉——竹簡DIY」社教活動,在指導老師的耐心示範下,孩子們手拿竹片和線繩,專心投入到竹簡製作中。

□ 本報記者 孟一 姜國樂

兩根繩、數片竹,穿針引線成古書。2019年12月27日晚,15名小參觀者走進孔子博物館,共同體驗了「穿竹簡 知勤勉——竹簡DIY」社教活動,在指導老師的耐心示範下,孩子們手拿竹片和線繩,專心投入到竹簡製作中。活動雖然看上去很簡單,但孩子們通過對竹簡由來和「韋編三絕」故事的了解,將一顆傳統文化的種子悄然植入了心田。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博物館是重要載體。2019年9月6日,歷時5年多建設和試運行的孔子博物館正式開館。這座由吳良鏞院士擔綱設計的大型博物館,總建築面積達5.5萬平方米,擁有各類館藏文物近70萬件,其中包括明代以來直至1948年的30多萬件孔府私家文書檔案、宋代以來4萬多冊善本古書、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飾以及大量與祭祀孔子有關的禮樂器等。

孔子博物館的常設展陳分為三個部分,上行空間展線以「孔子的時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與中華文明、孔子與世界文明、永遠的孔子」等六大部分構成,是展示孔子文化的主展線;下行空間展線以展示孔府詩禮傳家的歷史及孔府歷代珍藏為主,是專門體現孔子博物館館藏文物豐富性、獨特性的關鍵展區;特色展廳展陳曲阜著名的碑刻及漢畫像石。同時,博物館還設立孔子聖跡圖大型互動廳、孔子講學堂全息技術體驗廳,並利用現存典籍資源打造世界最全的儒學典籍圖書館——「時習閣」。

「曲阜的文物中有相當一部分無法集中妥善保存,已經館藏的文物和檔案也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無法向公眾開放展示。」中華孔子學會孔子後裔儒學促進委員會會長孔德墉直言,成立博物館以後,對研究孔子以及傳統文化提供了方便,也一定能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儒家文化和傳統文化。

作為一座綜合類大型現代化博物館,展陳方案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央美院等知名專家組成的聯合設計團隊進行設計。展陳內容以孔子文化為核心,以文物為載體,以高科技為手段,以服務大眾特別是青少年學生為主要目標,突出互動體驗與感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項目設計和布展總負責人張烈說:「孔子博物館的設計線索是通過故事、用敘事性的方式表現孔子的思想和精神力量,圍繞『景仰、對話、洗禮』三大板塊,通過夫子問答等互動的加入,讓遊客有更多的體驗感。」

孔子博物館跳脫文物展陳、文字闡釋的傳統模式,設計加入竹簡古書製作、拓印等體驗項目,讓參觀者靠體驗項目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