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中國美學教育不可或缺的基因

光明網 發佈 2020-01-07T10:58:21+00:00

作者:曾孜榮(中信美術館館長)編者按新年伊始,寒假將至,帶著孩子們走進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來一次「審美之旅」,已成為越來越多家長在假期的選擇。其中,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美,在交流、欣賞、潛移默化中逐漸養成健康積極的審美能力。有人說,美是看不見的競爭力。

作者:曾孜榮(中信美術館館長)

編者按

新年伊始,寒假將至,帶著孩子們走進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來一次「審美之旅」,已成為越來越多家長在假期的選擇。其中,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美,在交流、欣賞、潛移默化中逐漸養成健康積極的審美能力。有人說,美是看不見的競爭力。審美,不單是藝術修養,更是健全人格的組成和現代教育的基本素養。本期,讓我們通過美學與詩詞、美學與生物學等學科的融合,共同感受教材中的美、體會審美這種無形的精神需求,並探究審美教育在激勵個性、提升自信方面的獨特價值。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你能想像,朗讀上面這些古詩詞,同時欣賞對應的美麗中國畫,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嗎?

因為在美術館工作的緣故,我常常受邀去文化活動、藝術機構、中小學校,給讀者們分享中國繪畫與中國詩詞交相輝映的故事。每次演講開始之前,大家最常提出的一個問題就是:直接讀唐詩宋詞里的文字就十分美好了,還有必要同時去看中國繪畫嗎?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蔡各莊小學學生在北戴河區青少年鳥類科普實踐教育基地鳥類知識長廊參觀。新華社發

我則會回復大家,中國是眾所周知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且是其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延續至今數千年中華文明的基石是什麼呢?一方面是漢字,如唐詩宋詞、經史子集等,都是漢字所承載的文化瑰寶;另一方面就是華夏圖像了,這一部分呢,主要傳承在中國繪畫中。

圖像對於歷史的傳承非常重要

傳說華夏文明的起源是「河圖洛書」,《易·繫辭上》記載:「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個聖人指的就是中國人的始祖之一伏羲。據說伏羲時,有龍馬從黃河出現,背負「河圖」;又有神龜從洛水出現,背負「洛書」。伏羲根據這個「圖」與「書」演化出「八卦」等,後來被認為是華夏文化的源頭。

古人還有一個「左圖右史」的傳統,圖像對於歷史的傳承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我們學習歷史和研究考古,圖畫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很多人物與事件,單純用文字記載和表達會顯得過於抽象,但一幅畫的出現,就能讓我們瞬間身臨其境,直觀地理解人物與事件的特徵與概貌,所以圖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清代 孫溫《全本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警幻仙曲演紅樓夢》

學者們早已充分認識到圖畫對於掌握和理解歷史的必要性,因此形成了「左圖右史」的習慣和說法。事實上,很多中國古代的繪畫,都是宮廷畫師或專職畫師的作品,而畫師們所扮演的角色,就類似今天的官方新聞攝影師。在照相機還沒有發明出來的時代,古人,特別是帝王將相、達官貴人,他們想記錄所見、所思、所感的一些事情與畫面,都是通過專職畫師的畫筆留存下來的。

近代以來的教育對圖像的重視程度遠不及文字

無論是「河圖洛書」的文明起源,還是「左圖右史」的文化傳統,都道出了「圖」與「文」自古就相輔相成的現象。毫無疑問,圖畫具有直觀、形象的特性,可以更好地拓展讀者們的閱讀體驗。也只有對圖、文這兩個方面都有所了解和掌握,我們才能夠完整地理解中華文明。就像大家說起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總是會先想起古希臘、古羅馬那些偉大的藝術與建築一樣。

可惜,近代以來的教育系統,其實是格外偏重於文字方面的。今天人們對於圖像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及對文字的重視。甚至,今天的我們要講述某件事情、表達某個觀點的時候,除了用文字語言敘說,還可以怎樣藉助圖像、符號來實現圖文並茂的傳達?大多數人都會感到隔膜與茫然。但如果我們了解中國繪畫,就會知道,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很善於使用圖像和符號來記錄見聞與傳達情感。

詩詞、繪畫與歷史故事結合會帶給孩子不一般的閱讀體驗

每一次分享和講解的過程中,我都能真切感受到,那些美麗的中國古詩文,如果配上好玩、有趣、長知識、有故事的中國畫面之後,讀者們(特別是孩子們)很容易看清楚、讀明白,他們真會兩眼放光……我們之所以要編寫、出版《墨中國文化藝術啟蒙》《顏色里的中國畫》《詩畫共讀》這一系列書,正是希望詩詞的韻律之美、繪畫的圖像之美,再結合有趣的歷史故事,能帶給孩子們「化學反應」一般的閱讀體驗。

在古代中國繪畫中,孩子們可以看見:「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明代 仇英《潯陽琵琶圖》局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

流傳千年的陶淵明《桃花源記》,口口相傳的成語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怡然自樂、「不足為外人道」的世外桃源,在明代四大畫家之一的仇英筆下,終於有了情節清晰、色彩鮮明的圖像版。

至於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究竟是怎樣的場景?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會是如何百轉千回,讓人拍案稱奇而又扼腕嘆息?

蘇東坡的《赤壁賦》中「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與「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又會是怎樣的「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還有「山外青山樓外樓」,「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懶起畫娥眉」,「山月照彈琴」,乃至《紅樓夢》里的「紅消香斷有誰憐」,一幕又一幕,舉凡中國歷史與文學的重要場景與時刻,孩子們都可以看到中國畫繪聲繪色的經典畫面。

我還想特別介紹的一點是,畫家們的創作絕非出於憑空的想像,而是幾乎筆筆皆有出處,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處處隱藏著中國美學的DNA。試看以下畫面的圖文對比,我們就可以一目了然:

一千年前的蘇東坡曾經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今天的詩人們也說:「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我們可以確認,「詩情畫意」自古就是中國美學的一種基因或者說「原始碼」。

我想,讓今天的讀者,特別是孩子們親近中國繪畫和親近唐詩宋詞的意義,其實可以相提並論吧?如果說唐詩宋詞是文字版的美麗中國,那麼中國繪畫就是圖像版的浪漫華夏。希望讀者們重新審視、再次看見中國繪畫時,能夠感受到穿越千年的「詩情畫意」和「史詩一般」的色彩感、畫面感。唐詩宋詞是那麼的美輪美奐,中國繪畫而又是那樣的有趣動人,讓我們同時把它們看得清清楚楚、讀得明明白白。

《光明日報》( 2020年01月07日14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