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祖萬里西行的背後,蘊藏著道教成真成聖的大意義

道教之音 發佈 2020-01-07T11:52:15+00:00

道教,乃是以大道為教化,此大道本合於天道,而非人世間飽雜了個人情感和私慾的是非曲直。

道教,乃是以大道為教化,此大道本合於天道,而非人世間飽雜了個人情感和私慾的是非曲直。南華真人早在《齊物論》的開篇就論述過天籟、地籟和人籟的差別,其提到人籟猶如參差不齊的比竹,因為認知和境界有高低,所以看到的景象與得出來的結論都只能代表一己成見,充其量是以我為核心的人道(或曰我道、小道),與聖真之道相去甚遠。

《逍遙遊》篇章中用了很大篇幅在講述大小之辯,那「槍榆枋而止」「三餐而反」的小鳥,如果達不到大鵬鳥的高度,又如何才能明白「風斯在下矣」的景象是什麼呢?很顯然,人們對道的認知是與自身所處之高下是有必然關聯的。

以邱祖不遠萬裡面見成吉思汗的西行事跡為例:西行之前,身為宋人的邱處機並沒有接受大宋王朝的邀請,他第一位朝見的皇王竟然是金世宗。後因金世宗病逝,邱祖又從陝西返回山東繼續修行,最終接到來自大漠的邀請而不顧古稀之年萬里西行。若從民族大義和忠孝邏輯上講,邱處機的行為不但不可理解,甚至還容易被扣上政治投機的帽子。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當不同的言論甚囂塵上,即已經說明人世間的視角觀點是多樣且不等同的,這便容易造就人心上的不和諧、不同一。於是,就有必要去辨證道教入世(或曰度世)所應站立的角度問題。

關於元太祖召見丘處機,一言止殺救蒼生的崇高舉動,長春門下,對於此事很是推崇,因為這給全真教的發展帶來了許多便利,邱處機從成吉思汗那裡得到掌管道教、自由收徒布道、敕免賦稅的權利,全真教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發展,並隨著元朝占領南方在全國傳播開來。對於宗教的發展,這是客觀上的利好之處。但邱祖的功行遠遠非止於教門本身。《元史》有記載:「時國兵(元兵)踐蹂中原,河南、河北尤甚,民罹俘虜,無所逃命。處機還燕,使其徒持牒(度牒)招求於戰伐之餘,由是為人奴者得復為良,與瀕死而更生者,毋慮二三萬人。中州之人自今稱道之。」邱祖借著元朝給的權利救濟了不少中州百姓,元統治者也因邱祖教化而改變了屠城的政策,這無疑對漢族是有著巨大益處的,對漢文明的傳承是利益千秋的!邱祖之所以受到萬世敬仰,與此關係極大。

《文始真經》中講到了一個故事:有人把一件東西放在盂盆之下,讓他人猜放的是什麼物件。上智者猜想是金玉、中智者猜想是角羽、下智者猜想是瓦石。從客觀層面來看,三人都不知道盂盆覆蓋的具體是什麼,那麼此時他們的猜測也都是符合正常的邏輯推理的,即是按照既有的經驗認知去做出適當的推斷,這正是南華所曰之「人籟」,也是我們這個世間的眾生相。但因為每個人的立場不同,所以彼此之間才會有所爭辯。若皆視自我之名為天下大道之正名,名多而亂出,必會導致世道雜亂。大道泯然,人世紛紛,這大抵也是老君當初出關而隱世的緣由。以此再反觀邱祖西行的事跡,則會明白眾人對邱祖的評述實則也不過是一場人籟上的是非爭辯。以人籟而去斷地籟、天籟的是非曲直,豈不是僭越了本分?這就已經背道而馳了!

從邱祖西行之後的結果看,在元王朝特殊的統治政策下,邱祖以一人之力使天下漢人多有歸附,表面上看是奉道人數的大發展,實則是在特殊的民族政策下而為漢文明的延續保留了文化血統。是也?非也?站在不同的立場總會得出不同的論斷。能夠合於道真的聖人並不會在乎普羅大眾的紛紛議論,其自有「以百姓為芻狗」的境界,這與大鵬鳥在九霄之上視下而得到的蒼茫視野是一致的。

道家崇奉的聖人,其出入世間的目的和意義早已經超越了對自身名利榮譽的追求,而是可以以一己之力而牽動天下蒼生命運的流轉。至於究竟是功還是過,紅塵人間的評說不過也都是生前身後名,仍只是人間道罷了。做了人間道的功,轉身拂袖而去以忘忘,才是道人的逍遙本真。

此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道教是一個保持著神仙信仰的宗教,其信奉的仙真多是歷代修行得道的祖師,唯有那些在生時為百姓做出了大貢獻、大功行的修行者才會受到萬世香火供養。宗教之作用,在於強調以歷代仙真為宗法學習的對象,以祖師言行舉止為教化的楷模,使後人可以學習之、嚮往之並成就之,最終化育普通百姓、息卻貪嗔痴念,使人際關係和合共生,使立志修真者能循前人指路而早日衝破魔考、以待功成。

這裡既有入世的意義,又有出世的情懷,二者相合,才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道教、道人形象。

本文作者 | 高璟

道教之音原創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

關鍵字: